(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300691.1
(22)申请日 2021.12.2 2
(73)专利权人 李桦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号
东升大厦A座801A
(72)发明人 李桦 朱宁 游智文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秉文同创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 合伙) 11859
专利代理师 孙富利 张文武
(51)Int.Cl.
H01R 13/42(2006.01)
H01R 13/502(2006.01)
H01R 13/73(2006.01)
H01R 13/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接线仓 外置的插座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仓外置的插座, 包
括插座盒、 与插座盒连通的接线仓; 所述接线仓
与所述插座盒之间通过连接线缆相连通, 或者通
过第一线管及容置于第一线管中的连接线缆相
连通; 所述接线仓包括底座、 与底座相连接的上
盖, 所述底 座上设有用于容置线缆缠绕部分的容
置腔; 外接动力接入线缆和外接动力接出线缆进
入到所述接线仓中后与连接线缆相互缠绕, 线缆
缠绕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的优点, 无需在结构墙上开
凿孔洞且不会增加室内墙体的厚度, 从而减少了
室内墙体对室内空间的挤占, 增加了室内可使用
面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6648675 U
2022.05.31
CN 216648675 U
1.一种接线仓外置的插座, 其特征在于: 包括插座盒(2)、 与插座盒(2)连通的接线仓
(3); 所述接线仓(3)与所述插座盒(2)之间通过连接线缆相连通, 或者通过第一线管(4)及
容置于第一线管(4)中的连接线缆相连通; 所述接线仓(3)包括底座(31)、 与底座(31)相连
接的上盖(32), 所述底座(31)上设有用于容置线缆缠绕部分 的容置腔; 外接动力接入线缆
和外接动力接出线缆进入到所述接线仓(3)中后与连接线缆相互缠绕, 线缆缠绕部分容置
于所述容置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仓外置的插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31)上设有四
个相互平行的容线挡板(311), 所述容线挡板(311)两两 之间形成用于容置线缆缠绕部 分的
容置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线仓外置的插座, 其特征在于: 四个容线挡板(311)中
位于中间的两个容线挡板(31 1)为工字形、 位于 两端的两个容线挡板(31 1)为C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线仓外置的插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32)上设有与
所述容线挡板(31 1)相匹配的卡槽(321), 所述 卡槽(321)卡接 于所述容线挡板(31 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仓外置的插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32)与所述插
座盒(2)相对的侧边上设有连接片(323), 掰断连接片(323)后上盖(32)于所述连接片(323)
处形成的孔洞用于连接线缆和/或第一线管(4)穿设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接线仓外置的插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片(323)与所
述上盖(32)的侧边之间设有刻痕槽(32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接线仓外置的插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32)的与设有
连接片(323)的侧边相对的侧边上设有两个线管孔(322), 两个线管孔(322)分别与两根第
二线管(5)相连接, 外接动力接入线缆 从一根第二线 管(5)中穿入所述接线仓(3), 外接动力
接出线缆从另一 根第二线管(5)中穿出 所述接线仓(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接线仓外置的插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线管(5)包括
相互连接的第二线管本体(51)和第二线管接头(52), 所述第二线管接头(52)与所述线管孔
(322)相连接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仓外置的插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盒(2)设于结
构墙(11)的表面上, 所述接线仓(3)设于结构墙(11)的表面上并位于所述插座盒(2)的下
方, 所述接线仓(3)和所述插座盒(2)之间通过 连接线缆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仓外置的插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盒(2)设于结
构墙(11)的表面上, 所述接线仓(3)设于踢脚线(13)处, 所述接线仓(3)和所述插座盒(2)之
间通过第一线管(4)及容置 于第一线管(4)中的连接线缆相连通。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648675 U
2一种接线仓外置的插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建筑装修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接线仓 外置的插座。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室内装修中, 室内墙体通常包括结构墙、 基层板和饰面板。 当室内墙体过厚时
则会造成室内空间面积的减少 。 而室内墙体过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暗装插座的厚度。 暗
装插座, 是指将插座设置于墙体内, 插座的插接面板 设于墙体表面。 暗装插座包括接线仓和
插座盒两部分, 接线仓用于容置线缆缠绕部 分、 插座盒用于与插头相插接。 暗装插座的接线
仓和插座盒为一体式结构, 这使得暗装插座的整体厚度通常为三点五厘米左右。 之所以需
要如此的厚度, 是 因为暗装插座的接线孔为横向, 外接电线从后部进入到接线孔, 同时由于
外接电线外露墙体部分必须不少于十五厘米, 外接电线与接线孔连接后的剩余部分只能盘
绕于插座中, 从而使得暗装插座的整体厚度过大。 而暗装插座的厚度过大, 则产生了两种可
能的结果, 一是需要在结构 墙上开洞, 如此一方面增加了施工工序, 另一方面还破坏了结构
墙的整体性、 降低了结构墙的承载强度; 二是, 不在结构墙上开洞, 而 是增加基层板和/或饰
面板的厚度, 如此则一方面增 加了施工用料, 另一方面则是减少了室内可使用面积。
[0003]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仓外置 的插座, 通过分体式的插座盒和接线
仓, 并将线缆缠绕部分置于接线仓中, 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或者需要于结构墙上开洞或者
需要增加墙体厚度的技术问题, 进而减少室内墙体对室内空间的挤占以增加室内可使用面
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接线仓外置 的插座,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本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 术问题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接线仓外置的插座, 其改进之处在于: 包括插座盒、 与插座盒连通的接线仓;
所述接线仓与所述插座盒之 间通过连接线缆相连通, 或者通过第一线 管及容置于第一线 管
中的连接线缆相连通; 所述接线仓包括底座、 与 底座相连接的上盖, 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容
置线缆缠绕部 分的容置腔; 外接动力接入线缆和外接动力接出线缆进入到所述接线仓中后
与连接线缆相互 缠绕, 线缆缠绕部分容置 于所述容置腔中。
[0006]优选的, 所述底座上设有四个相互平行的容线挡板, 所述容线挡板两两之间形成
用于容置线缆缠绕部分的容置腔。
[0007]优选的, 四个容线挡板中位于中间的两个容线挡板为工字形、 位于两端的两个容
线挡板为C 字形。
[0008]优选的, 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容线挡板相匹配 的卡槽, 所述卡槽卡接于所述容
线挡板上。
[0009]优选的, 所述上盖与所述插座盒相对的侧边上设有连接片, 掰断连接片后上盖于
所述连接片处形成的孔洞用于连接线缆和/或第一线管穿设其中。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648675 U
3
专利 一种接线仓外置的插座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1:22:3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