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17.040.30 J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5095—2018 尺 元 Pi tapes 2018-12-01实施 2018-05-14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5095—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杭州长庚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计量大学、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沈阳佳宇工具有限公司、成都市精 博直径精密测量研究所、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大连市计量检测研究院、四川省(国家)重大技术装备 几何量计量站、浙江时代计量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维、赵军、姜志刚、赵霞、于波、武晓琦、刘娜、石作德、吴小丰、孔明。 1 GB/T 35095—2018 尺 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元尺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检验条件、检验方法、标志与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分度值为0.01mm、0.02mm和0.05mm,直径测量范围为9mm~5000mm的元尺。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163—2008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基本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7163一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元尺pitapes 具有一组(主标尺和副标尺)或多组有序的标尺标记及标尺标数所构成的带状的测量器具,用于测 量圆形被测对象的直径。 3.2 重合度偏差 deviation of coincidence 当副标尺上的“零”标尺标记与主标尺某一标尺标记重合时,副标尺上的“尾”标尺标记与主标尺相 应标尺标记未重合的差值。 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元尺的型式见图1~图3所示。图示仅供图解说明,不表示详细结构。 .2 0 说明: 1副标尺; 一尺带; 3- 一主标尺。 图1条式元尺结构示意图 1 GB/T35095—2018 -- 2 LE 说明: 1 副标尺; 2——尺带; 3——主标尺。 图2 穿孔式元尺结构示意图 说明: 1 副标尺; 2——尺带; 3——主标尺; 4——尺盒。 图3 卷尺式元尺结构示意图 4.2 基本参数 元尺的基本参数见表1的规定 表 1 元尺的基本参数 单位为毫米 主标尺和副标尺处 分度值 直径D测量范围 尺带宽度 的尺带宽度 6.5 50≤D<500 12.5 0.01 500≤D≤900 8.0 12.5 300≤D<500 6.5 12.5 500≤D<900 8.0 12.5 0.02 900≤D<1500 8.0 12.5 1 500≤D<3000 9.5 12.5 3000D5000 12.5 12.5 0.05 9≤D≤115 5.0 10.0 2 GB/T35095—2018 5要求 5.1 外观 元尺上不应有影响使用性能的碰伤、划痕、折损、断线和涂层脱落等缺陷。 5.2材料及硬度 元尺尺带应选择弹簧钢、不锈钢或其他类似性能的材料制造,其硬度应为450HV~620HV。 5.3尺带宽度偏差 尺带宽度偏差应不超过士0.3mm。 5.4标尺标记的宽度及宽度差 主标尺和副标尺的标尺标记(刻线)应均匀清晰,垂直到边,标记宽度应在0.10mm~0.20mm,标 记宽度差不应大于0.03mm。 5.5 标尺标记间距 5.5.1主副尺标尺标记间距的相邻误差不应大于0.02mm。 5.5.2 主标尺的任意标尺标记间距的差值不应大于表2的规定;副标尺的任意标尺标记间距的差值不 应大于0.03mm。 表 2 主标尺的任意标尺标记间距的差值 单位为毫米 分度值 直径D测量范围 任意标尺标记间距的差值 50≤D200 0.12 0.01 200≤D≤900 0.15 300≤D<900 0.15 0.02 900≤D5000 0.18 0.05 9≤D≤115 0.09 5.6 6重合度偏差 副标尺上的“零”“尾”标尺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尺标记应相互重合,其重合度偏差不应大于 0.03 mm. 5.7 尺带侧边的直线度 元尺尺带侧边的直线度不应大于2mm/m。 5.8 3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 元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3 GB/T35095—2018 表3 元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 单位为毫米 分度值 直径D测量范围 最大允许误差 50≤D<500 ±0.05 0.01 500≤D≤900 ±0.06 300≤D<900 ±0.06 900≤D<2100 ±0.08 0.02 2100≤D<3000 ±0.10 3000≤D<3750 ±0.15 3750≤D≤5000 ±0,20 0.05 9≤D≤115 ±0.05 5.9 尺带厚度偏差和厚度差 尺带厚度偏差应不超过士0.01mm。尺带厚度差不应大于0.01mm。 6 检验条件 元尺检验时,室内温度应为20℃士5℃;相对湿度不应大于70%。 检验方法 7.1 外观 目力观察。 7.2 硬度 在维氏硬度计上检测。检测部位为元尺尺带全长上均匀分布的三点。 7.3 3尺带宽度 采用卡尺检测尺带宽度。检测部位为元尺主标尺和副标尺上均匀分布的三处。 7.4 4标尺标记的宽度和宽度差 采用工具显微镜或读数显微镜进行检验。主标尺和副标尺的标尺标记至少各抽检三条 7.5 5标尺标记间距 采用工具显微镜或读数显微镜进行检验。 主标尺和副标尺的相邻标尺标记间距至少各抽检三对,测得的最大差值为标尺标记间距的相邻 误差。 主标尺和副标尺的任意标尺标记间距至少各抽检三个,测得的最大差值为任意标尺标记间距的 差值。 4 GB/T35095—2018 7.6 重合度偏差 否重合,其差值即为重合度偏差。 发生争议时,采用工具显微镜测量。 测量副标尺上“零”标尺标记与“尾”标尺标记间的距离和主标 为重合度偏差。 7.7 尺带侧边的直线度 将被检元尺展开在元尺检定平台(参见附录A)上,目测检测尺带侧边与基准边距离的最大差值,即 尺带侧边的直线度。 7.8 示值误差 主标尺和副标尺的检点不应少于3点,主标尺的检点可参考表4的规定。 表4 主标尺的检点 单位为毫米 直径D测量范围 主标尺的检点 09>6 10 30 50 50 70 100 100 150 100≤D≤200 200 200 200≤D≤350 250 350 350≤D≤500 350 400 500 500 500≤D≤700 600 700 006002 700 800 006 006 900≤D≤1100 1000 1 100 1100≤D≤1300 1 100 1 200 1 300 1 300 1 400 1.500 1300≤D≤1500 1500≤D≤1700 1 500 1 600 1.700 1700≤D≤1900 1.700 1 800 1.900 1900≤D≤2100 1.900 2 000 2100 2100≤D≤2300 2 100 2 200 2 300 2300≤D≤2500 2300 2 400 2500 2500≤D≤2750 2.500 2 600 2.750 2750≤D≤3000 2.750 2 850 3 000 3.000 3000D3250 521C 3 100 3.250 3250≤D≤3500 3 250 3 350 3500 3500 3600 3500D3750 3.750 3750≤D4000 3 750 3 850 4.000 4000≤D≤4250 4000 4 100 4250 4250D4500 4250 4350 4500 4500D≤4750 4.500 4600 4.750 4750D5000 4750 4 850 5000 5
GB-T 35095-2018 π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1-25 06:01:06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1 M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1388-10-1981Ethanol for industrial use. Methods of test. Part 10_Estimation of hydrocarbons cont.pdf
ISO 8566-3 2010 Cranes — Cabins and control stations — Part 3 Tower cranes.pdf
ISO 10544 2024 Cold-reduced steel wire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and the manufacture of welded fabric.pdf
ISO 21573-1 2024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Concrete pumps Part 1 Commercial specifications.pdf
ISO 20333 2017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ding rules for Chinese medicine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pdf
ISO 13318-1 2001 Determination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by centrifugal liquid sedimentation methods —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pdf
ISO 1833-27 2018 Textiles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Part 27 Mixtures of cellulose fibres with certain other fibres (method using aluminium sulfate).pdf
ISO 18434-2 2019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of machine systems Thermography Part 2 Image interpretation and diagnostics.pdf
ISO TR 17465-2 2015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 Cooperative ITS — Part 2 Guidelines for standards documents.pdf
ISO 4917-1 2024 Design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against seismic events — Part 1 Principles.pdf
GB-T 20296-2012 集成电路记忆法与符号.pdf
GB-T 4459.7-2017 机械制图 滚动轴承表示法.pdf
GB-T 41171-2021 失禁用尿吸收辅助器具 空气中可吸入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材料测量 钠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采集盒粉尘的测定.pdf
GB-T 13096-2008 拉挤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pdf
GB-T 30215-2013 飞机电磁继电器和接触器通用要求.pdf
GB-T 29086-2012 钢丝绳 安全 使用和维护.pdf
GB-T 39713-2020 精细陶瓷粉体比表面积试验方法 气体吸附BET法.pdf
GB-T 8350-2008 输送链、附件和链轮.pdf
GB-T 17830-2017 聚乙氧基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聚乙二醇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GB-T 17241.4-1998 带颈平焊和带颈承插焊铸铁管法兰.pdf
1
/
3
9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1.1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