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 77.150.10 H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5096—2018 锻材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SiC particulate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Forgings 2019-04-01实施 2018-05-14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5096—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工程材料标准化工作组(SAC/SWG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市优越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欧阳求保、张荻、张政、王燕、朱宇宏、李瑞祥、贾建军、崔琦峰、姚强、路通。 GB/T35096—2018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锻材 1范围 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4339 金属材料热膨胀特征参数的测定 GB/T 6519 变形铝、镁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8545 铝及铝合金模锻件的尺寸偏差及加工余量 GB/T23909.3 无损检测射线透视检测,第3部分:金属材料X和伽玛射线透视检测总则 GB/T 31831 LED室内照明应用技术要求 GB/T32496 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体积含量试验方法 图像分析法 GB/T 32498 金属基复合材料拉伸试验室温试验方法 YS/T479 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锻材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锻材SiC particulate reinforced aluminummatrix composites forgings 通过模锻或自由锻等锻造加工工艺,由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热加工制成的各类锻材。其中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采用熔铸复合方法制备,增强体为SiC颗粒,基体为2A14、7A04、6A61等铝 合金,增强体体积分数低于40%。 4 分类与标识 牌号见示例。 示例: SiC颗粒的体积分数为10%、基体为2A14铝合金、热处理状态为T6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表示为: 10%SiC/2A14-T6 热处理状态为T6 铝基体为2A14铝合金 SiC颗粒的体积分数为10% 1 GB/T35096—2018 5技术要求 表面质量 5.1.1 模锻材的表面质量 模锻材的表面质量要求应符合YS/T479的规定。 5.1.2自由锻材的表面质量 自由锻材表面的裂纹应予清除,其他缺陷的深度(包括清除裂纹处)应保证锻材留有三分之一的名 义加工余量。如有特殊要求,按照客户要求进行控制。 5.2尺寸及允许偏差 5.2.1模锻材的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供需双方签订的图样或合同规定,图样中未规定偏差且可直接 测量的尺寸,其尺寸偏差应符合GB/T8545的规定。 5.2.2自由锻材的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供需双方签订的图样或合同规定。 5.3内部质量 5.3.1内部缺陷 内部缺陷可按照GB/T6519和GB/T23909.3的规定分级进行检测,也可双方协商,并在图样或合 同中注明超声波或X射线检验及检验的级别。超声波检测级别按照GB/T6519的规定可分为AAA级、 AA级、A级、B级、C级五个等级,达到A级以上视为合格。X射线的检测按照GB/T23909.3的规定 进行。当超声波检测和X射线检测结果出现分歧时,以X射线检测结果为准。 5.3.2显微组织 SiC颗粒体积含量的测定应按照GB/T3249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样中SiC颗粒应无明显团聚的现 象,组织中不应存在气孔、非金属夹杂等缺陷 5.4性能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锻材的拉伸性能、布氏硬度和线膨胀系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锻材的性能 拉伸性能 布氏硬度 线膨胀系数 规定非比例 (HBW (×10-6/℃) 抗拉强度 弹性模量 断后伸 牌号 延伸强度 Rm/MPa E/GPa 长率/% 10/1500) (室温至300℃) Rv0.2 /MPa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大于 10%SiC/2A14-T6 400 350 85 2 150 20 10%SiC/2A14-T7 360 300 85 2 120 20 15%SiC/2A14-T6 400 350 90 150 18 15%SiC/2A14-T7 360 320 06 120 18 2 GB/T35096—2018 表1 (续) 拉伸性能 布氏硬度 线膨胀系数 规定非比例 抗拉强度 弹性模量 断后伸 (HBW (×10-/℃) 牌号 延伸强度 Rm/MPa E/GPa 长率/% 10/1500) (室温至300℃) Rpo.2 / MPa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大于 20%SiC/2A14-T6 400 350 98 150 17 20%SiC/2A14-T7 360 320 86 120 17 一 25%SiC/2A14-T6 400 350 105 150 15 一 25%SiC/2A14-T7 360 320 105 120 15 10%SiC/7A04-T6 500 450 85 1 150 20 10%SiC/7A04-T7 450 400 85 1 120 20 15%SiC/7A04-T6 500 450 150 18 90 15%SiC/7A04-T7 450 400 06 120 18 500 450 86 150 20%SiC/7A04-T6 17 20%SiC/7A04-T7 450 400 98 120 17 25%SiC/7A04-T6 500 450 105 150 15 25%SiC/7A04-T7 450 400 105 120 15 350 300 2 15%SiC/6A61-T6 06 130 18 15%SiC/6A61-T7 280 90 2 115 18 20%SiC/6A61-T6 400 350 98 130 17 20%SiC/6A61-T7 350 300 98 115 17 6 检验方法 6.1 表面质量检测 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如在灯光下进行检验,可采用2支40W加罩日光灯做光源,光源具体要求按 照GB/T31831的规定,光源距检验台面150cm~180cm,光源之间距离10cm,目视检验表面质量 表面缺陷尺寸采用目视以及相应精度的量具或专用工具进行测量 6.2 尺寸及允许偏差检测 锻材的尺寸及外形采用相应精度的量具或专用工具进行测量,按照GB/T8545的规定进行。 6.3 内部质量检测 6.3.1 内部缺陷检测 锻材的超声波检测按照GB/T6519的规定进行,X射线检测按照GB/T23909.3的规定进行。 3 GB/T35096—2018 6.3.2显微组织检测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复合材料中增强颗粒在基体上的分布及组织进行观察。其中,试样制备、试样研 磨、显微组织检验、显微照相及试验记录等按照GB/T32496的规定进行。 6.4 性能检测 6.4.1拉伸性能 按照GB/T32498的规定制备成圆形截面拉伸试样,进行室温拉伸试验。拉伸弹性模量按 GB/T32498中规定的方法获得。 6.4.2布氏硬度 按GB/T231.1的规定进行。 6.4.3线膨胀系数 按GB/T4339的规定进行。 7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按检验类型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 2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锻材的表面质量、尺寸及允许偏差和拉伸性能。 7.3 型式检验 7.3.1 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包括锻材的表面质量、尺寸及允许偏差、内部质量检测、拉伸性能、布氏硬 度和线膨胀系数。 7.3.2 一般情况下,每一年进行一次,若有以下情况,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正式生产后,若原料、配方、工艺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因任何原因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时。 7.4 4抽样方案 7.4.1 按照炉次抽取试样进行检验。 7.4.2对于表面质量,逐件检测;对于尺寸及允许偏差和内部质量检测,按照检验批次抽取3件 7.4.3对于拉伸性能、布氏硬度和线膨胀系数检测试样,按照检验批次随机抽取锻材1件,在锻材上各 取三个试样进行测试。 7.5 判定规则 若试验结果符合检验项目的技术要求,判断该批产品合格。若存在不合格项目,需要对该批次进行 4 GB/T35096—2018 加倍取样,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复检,若全部合格则判断该批产品合格,若复检仍不合格,判定该批产品 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产品或其包装上应包括: 产品标识; b) 商标或生产厂家标志; c) 生产日期。 包装 8.2 产品可按供需双方商定的形式包装。 8.3 运输 运输时,不同标记产品应分别堆放,防止日晒、雨淋及碰撞。 8.4 贮存 贮存时应防止日晒、雨淋,避免接触腐蚀性物质, 5
GB-T 35096-2018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锻材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1-25 06:01:1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925.0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20122 2024.pdf
ISO 12251 2017 Diesel engines — Clamp mounted CR fuel injectors — Mounting dimensions.pdf
ISO 10924-2 2014 Road vehicles — Circuit breakers — Part 2 User's guide.pdf
ISO IEC IEEE 42010 2022 Software, systems and enterprise — Architecture description.pdf
ISO 17830 2024 Solid biofuels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disintegrated pellets.pdf
ISO 7661 2024 Aerospace fluid systems Clamp blocks for tube lines having axial alignment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qualification testing (metric series).pdf
ISO 69 1998 Cinematography — 16 mm motion-picture and magnetic film — Cutting and perforating dimensions.pdf
ISO 9813 2023 Corrosion of metals and alloys — Performance test method for corrosion inh.pdf
ISO TR 14639-1 2012 Health informatics — Capacity-based eHealth architecture roadmap — Part 1 Overview of national eHealth initiatives.pdf
ISO 30405 2023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Guidelines on recruitment.pdf
GB-T 37361-2019 漆膜厚度的测定 超声波测厚仪法.pdf
GB-T 20224-2006 数码照相机曝光指数、ISO感光度值、标准输出灵敏度和推荐曝光指数的确定.pdf
GB-T 14484-2008 塑料 承载强度的测定.pdf
GB-T 6671-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 纵向回缩率的测定.pdf
GB-T 455-2002 纸和纸板撕裂度的测定.pdf
GB-T 39001-2019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pdf
GB-T 465.2-2008 纸和纸板 浸水后抗张强度的测定.pdf
GB-T 30204-2013 飞机液氧加注接头配合尺寸.pdf
GB-T 17743-2021 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pdf
GB-T 25010-2010 船舶和海上技术 海运、联运和保安数据传输标准.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925.0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