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20.99 B 6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363—2013 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rest vegetation monitoring 2013-12-31发布 2014-06-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0363—2013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总则 森林立地类型调查 6 森林植被类型调查 森林结构调查 森林健康调查 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 9 10 森林植被碳储量监测 11 森林植被生态功能评价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森林植被类型 附录B(规范性附录) 线路调查 13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区划调查 附录D(规范性附录) 标准地调查· 16 附录E(规范性附录) 抽样调查 18 附录F(规范性附录) 主要调查因子 20 附录G(规范性附录) 调查因子技术要求· 24 GB/T30363—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森林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小平、闫宏伟、黄国胜、张敏、党永峰、曾伟生、夏朝宗、程志楚、白卫国、 王雪军、陈新云。 SZC I GB/T303632013 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森林植被的类型、分布、结构、健康、生物多样性、碳储量和生态功能等方面的监测指 标、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有关森林植被的调查、监测和评价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721一2010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森林类型 GB/T17296—2009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LY/T1438一1999森林资源代码森林调查 LY/T1681—2006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LY/T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 LY/T18212009 林业地图图式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森林植被 forest vegetation 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构成,面积超过0.0667hm²(含0.0667hm²)的植物群落,包括乔木林 竹林、红树林、灌木林以及疏林地、未成林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等土地上生长的乔木、灌木、草本和地 被物。 3.2 样地 sampleplot 以随机或系统抽样方法抽取的用以推算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地块单元。根据保存时间、调查 方法,样地形状等的不同,样地可划分为不同类型。按保存时间分为固定样地和临时样地,按调查方法 地、菱形样地、圆形样地、角规样地、带状样地和复合样地。 3.3 标准地 standardplot 按规定要求选择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一定面积的地块单元 3.4 图斑 patch 森林植被特征和立地条件基本一致,与相邻地段有明显区别的斑块 1 GB/T30363—2013 3.5 森林立地类型sitetypeof forest 具有相同立地条件的各个森林植被地段的总称,是立地分类的基层单位。具有相似生态条件的立 地类型构成立地类型组。 3.6 森林植被状况监测forestvegetationmonitoring 在设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利用各种信息采集和处理方法,对森林植被的类型、分布、数量、质量、 结构、功能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以揭示其现状和动态变化的过程。 3.7 线路调查 routine investigation 沿一定方向做长距离的踏查、调查,快速获取森林植被概况的调查方法。 3.8 区划调查division survey 以地形图、航空像片或卫星影像为信息源,根据监测目的和任务要求不同,按照一定的划分条件,对 调查区域进行图斑调绘和现地核实,获取森林植被信息的调查方法。 3.9 标准地调查 standardplotsurvey 通过选设有代表性的典型地块进行实测调查,准确获取森林植被的组成和结构信息的调查方法。 3.10 抽样调查 samplinginventory 以一定区域为总体范围,按照抽样精度要求布设一定数量的样地,对样地各类调查因子进行观察测 定和统计分析,用以估计总体森林植被状况的调查方法。 4总则 4.1 森林植被类型划分 依据GB/T14721—2010,森林植被划分为14个森林植被型、81个森林类型组,详见附录A。 4.2 2监测目的 准确掌握森林植被的类型、分布、结构、健康、生物多样性、碳储量和生态功能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为建设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成效,促进森林可持 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3监测方法 森林植被状况监测采取线路调查、区划调查、标准地调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进行。线路调查、区划 调查、标准地调查和抽样调查分别按照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执行。 4.4监测内容 按监测目的和监测对象的不同,其内容包括森林立地类型、森林植被类型及分布、结构、健康、生物 多样性、碳储量和生态功能的调查和评价。主要调查因子的调查记载说明详见附录F。 4.5监测原则 4.5.1科学适用的原则。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内容,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调查因子,科 2
GB-T 30363-2013 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11 17:31:23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9 M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43417-2023 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器的配置.pdf
T-CEC 642—2022 电力5G通信模组通用技术要求.pdf
SY-T 7678-2023 二氧化碳驱油田站内工艺管道施工技术规范.pdf
JR-T 0228—2021 环境权益融资工具.pdf
T-CESA 1220—2022 服务器管理北向接口技术要求.pdf
DB11-T 1537-2018 风机节能监测 北京市.pdf
GB 9706.226-2021 医用电气设备 第2-26部分:脑电图机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pdf
GB-T 7931-2008 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pdf
DB14-T 712-2018 高速公路施工驻地、场站、工地试验室 建设指南 山西省.pdf
T-CEC 691—2022 故障录波及行波测距一体化装置技术规范.pdf
GM-T 0125.3-2022 JSON Web 密码应用语法规范 第3部分:数据加密.pdf
T-CI 175—2022 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技术规范.pdf
GB-T 32124-2015 磷石膏的处理处置规范.pdf
GB-T 7344-2015 交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pdf
DB33-T 2351-2021 数字化改革 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 浙江省.pdf
T-CI 126—2023 高寒草地碳储量及碳汇核算技术导则.pdf
CISP-PTE 知识体系大纲.pdf
T-JSDL 1—2017 高处作业吊篮施工安全管理规程.pdf
GB-T 43632-2024 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供应链韧性的开发 要求及使用指南.pdf
CSA 数据防泄露和数据安全性调查报告.pdf
1
/
3
30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4.9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