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CCS B 23 DB 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261—2022 代替 DB11/T 261—2005 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soybean production 2022 - 03 - 24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261—2022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环境条件........................................................................... 1 5 茬口............................................................................... 1 6 播种............................................................................... 2 7 种植密度........................................................................... 3 8 施肥............................................................................... 3 9 灌溉............................................................................... 3 10 田间管理.......................................................................... 3 11 病虫草害防治...................................................................... 3 12 收获贮存.......................................................................... 3 附录 A(资料性) 大豆主要病害及防治 .................................................. 5 附录 B(资料性) 大豆主要虫害及防治 .................................................. 6 I DB11/T 261—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了 DB11/T 261—2005《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与 DB11/T 261—2005 相比,除编辑性修 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春播大豆”和“夏播大豆”的定义(见 3.1、3.2,2005 年版的 3.1、3.2); b)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间混套作大豆”、“间作大豆”、“套种大豆”、“种子纯度”、“发芽 势”、“发芽率”、“中熟品种”、“晚熟品种”、“大粒型大豆”、“中粒型大豆”、“小 粒型大豆”、“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见 2005 年版 3.3~3.15); c) 更改了环境条件要求(见 4.1,2005 年版的 4.1.1); d) 更改了以玉米为主间作大豆的行数(见 5.2,2005 年版的 4.2.2.); e) 删除了套种方式(见 5.2,2005 年版的 4.2.2); f) 更改了种子质量要求(见 6.1.2,2005 年版的 4.3.1.1); g) 删除了晒种(见 2005 年版的 4.3.1.2); h) 更改了播种土壤湿度要求(见 6.2.1,2005 年版的 4.3.2.2); i) 删除了种子发芽试验(见 2005 年版的 4.3.1.3); j) 更改了春播大豆适宜播期(见 6.2.2,2005 年版的 4.3.2.3); k) 更改了种植密度(见第 7 章,2005 年版的 4.3.4); l) 更改了底肥种类和施肥量(见 8.2,2005 年版的 4.4.2); m) 更改了灌溉方式(见 9.1,2005 年版的 4.5.2); n) 更改了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见第 11 章,2005 年版的 4.6.4); o) 更改了收获标准(见 12.1,2005 年版的 4.7); p) 更改了入库贮藏含水量标准(见 12.3,2005 年版的 4.8.2); q) 删除了常用化学除草剂(见 2005 年版的附录 A); r) 删除了大豆细菌性叶烧病、大豆紫斑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更改了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删 除了简介和发病规律(见附录 A,2005 年版的附录 B); s) 增加了点蜂蝝蝽,删除了豆芫菁、朱砂叶螨和二点叶螨,删除了主要虫害的简介和生活习性, 更改了防治措施(见附录 B,2005 年版的附录 C); t) 删除了国家命令禁止的农药和高毒农药(见 2005 年版的附录 D); u) 删除了绿色食品基地禁用农药表(见 2005 年版的附录 E)。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满、聂紫瑾、李琳、朱莉、赵菲、石颜通、李勋、杨林。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5年首次发布为DB11/T 261—2005;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1/T 261—2022 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豆生产在环境条件、茬口、播种、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 治和收获贮存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地区春播大豆和夏播大豆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春播大豆 spring soybean 5月初至6月初播种的大豆。 3.2 夏播大豆 summer soybean 6 月上旬至 6 月底播种的大豆。 4 环境条件 4.1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相关要求,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相关要求。 4.2 选择生态环境、排灌条件良好,周围无污染源的地块,不宜选择易发生病虫草鼠害或施用农药过 多的地块。 4.3 应注意田间卫生,清除病残体。 5 茬口 1 DB11/T 261—2022 5.1 轮作倒茬 大豆与非豆科作物至少以 3 年为一个轮作周期。 5.2 间作套种 间作套种可选择以下方式: ——以大豆为主间作玉米:可 4~6 行大豆间作 1~2 行玉米,大豆的密度接近单作; ——以玉米为主间作大豆:可 2 行玉米间作 2~3 行大豆,玉米缩小行间的行距和株距或双株留苗, 保证在玉米株数接近单作的前提下,在大行间种植大豆。 6 播种 6.1 种子准备 6.1.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北京地区种植,或通过北京市审定或引种备 案的品种,不应跨区种植。 6.1.2 种子精选 精选种子,籽粒均匀饱满,粒型均匀一致,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2的要求。 6.1.3 种子处理 6.1.3.1 根据需要,对种子采用包衣、拌种或根瘤菌接种处理: ——包衣:利用经过农药登记的种衣剂,对种子进行规范包衣; ——拌种:采用药剂、微肥拌种; ——接种根瘤菌:选用根瘤菌对种子进行处理。 6.1.3.2 在拌种过程中,药剂可与微肥同时使用,不宜与根瘤菌混合使用,微肥与根瘤菌可同时使用。 6.2 播种时期 6.2.1 播种条件 播种条件满足: ——温度:大豆春播时,5 cm~10 cm 土层的温度稳定达到 10℃以上。 ——湿度:幼苗出土的土壤含水量宜为 20%~30%。 6.2.2 播种时间 大豆春播的播种期宜为 5 月中下旬,夏播宜在 6 月 25 日以前。 6.3 播种方法 6.3.1 穴播:按密度要求的株行距开穴、点种、覆土。 6.3.2 条播:边开沟、边点种、边覆土镇压。 6.4 播种深度 2 DB11/T 261—2022 播深宜为 3 cm~5 cm,土质粘重的土壤宜为 2 cm~3 cm,沙土宜为 3.5 cm~5 cm。 7 种植密度 2 2 7.1 春播大豆适宜种植密度为 8 000 株/667m ~12 000 株/667m ,耐密植的品种或晚播时,可适当增 加密度。 2 2 7.2 夏播大豆适宜种植密度为 10 000 株/667m ~16 000 株/667m ,耐密植的品种或晚播时,可适当增 加密度。 8 施肥 8.1 施肥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宜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有机肥全部 作底施,氮肥可 2/3 作底肥,1/3 追施。 2 2 2 8.2 底肥施用量为 1 000 kg/667m 商品有机肥或 5 000 kg/667m ~8 000 kg/667m 自制农家肥、 2 10kg/667m 磷酸二铵。 2 2 2 8.3 在开花结荚期,可叶面喷施尿素 1 kg/66

pdf文档 DB11-T 261-2022 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261-2022 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261-2022 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261-2022 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22:18:5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