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30 B 43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660-201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beef cattle performancetest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4-10-17发布 2015-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 2660—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业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全国畜牧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俊雅、高雪、刘海良、孙飞舟、高会江、张路培、袁峰嵘、李姣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NY/T 2660—201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牛主要生产性能测定的性状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肉牛生产与经营中的性能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695.7肉与肉制品总脂肪含量测定 NY/T676牛肉等级规格 NY/T1180肉嫩度的测定剪切力测定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肉牛beef cattle 以肉用为主的牛。 3. 2 性能测定performancetest 对肉牛个体经济性状的表型值进行评定的过程。 3. 3 空腹重emptyweight 早晨未进食前的体重。 3. 4 肌肉脂肪含量intramuscularfatcontent 准信息服务平 眼肌肌肉内脂肪含量百分比。 3.5 饲料转化率feed conversionefficiency 单位增重所消耗的精饲料,通常以料重比表示。 4测定内容 4.1 生长发育性状 初生、6月龄(断奶)、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6月龄等月龄段的体重及体尺性状 4.2肥育性状 育肥始重、育肥终重、育肥期日增重、饲料转化率。 4.3躺体性状 宰前重、体重、体等级、屠宰率、净肉率、骨肉比、眼肌面积、背厚。 4.4肉质性状 1 NY/T2660—2014 肉色、脂肪颜色、大理石花纹、剪切力值、肌肉脂肪含量、pH、滴水损失。 5生长发育性状测定 5.1体尺 5.1.1测定指标及方法 5.1.1.1体高(也称馨甲高) 馨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为厘米(cm)。 5. 1.1.2体斜长 由肩端前缘至同侧臀端的直线距离,单位为厘米(cm)。 5. 1. 1. 3 胸围 肩脚骨后缘处体躯的垂直周径,单位为厘米(cm)。 5.1.1.4腹围 于十字部(髋结节)前缘测量腹部最大处的垂直周径,单位为厘米(cm)。 5.1.1.5管围 绕左前肢管部上1/3最细处的周径,单位为厘米(cm)。 5.1.1.6坐骨端宽 坐骨端外缘的直线距离,单位为厘米(cm)。 5.1.2测定要求 5.1.2.1测量用具 测量体高、体斜长用测杖;测量胸围、管围和腹围用软尺;测量坐骨端宽用盆测器。测量用具在测量 前应加以校正。 5.1.2.2被测牛只姿势 测量体尺时,使牛自然端正地站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头部前伸。 5.2体重 测定6月龄(断奶)、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6月龄等月龄体重时,连续测定空腹重2d,取其平 均值。特牛出生后未吃初乳时测定初生重。测定时,要求用灵敏度<0.1kg的磅秤称量,单位为千克 (kg),保留一位小数。 业标准 6肥育性状测定 6.1育肥始重 预饲期结束,开始正式育肥时,用灵敏度<0.1kg磅秤称量育肥牛的空腹重,记录结果,单位为千克 (kg)),保留一位小数。 6.2育肥终重 育肥期结束时,用灵敏度<0.1kg磅秤称量育肥牛的空腹重,记录结果,单位为千克(kg),保留一位 小数。 6.3育肥期日增重 按式(1)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 n 式中: FDG- 育肥期日增重,单位为千克每天(kg/d); W, 育肥始重,单位为千克(kg); 2 NY/T 2660—2014 W2 育肥终重,单位为千克(kg); 育肥天数,单位为天(d)。 n 6.4饲料转化率 测定开始时,称量被测牛的空腹重;测定期内,每天称量被测牛的精饲料采食量,并记录结果;测定 结束时,称量其空腹重;然后,按式(2)计算。测定时,被测牛应单槽饲喂,粗饲料自由采食;测量用具要 求用灵敏度<0.1kg磅秤,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FCR (2) W.-W. 式中: FCR 饲料转化率: X, 第i天的精料采食量,单位为千克(kg); 测定的天数,单位为天(d); n W. 测定开始时被测牛重,单位为千克(kg); W. 测定结束时被测牛重,单位为干克(kg)。 朋体性状测定 > 7.1宰前重 宰前禁食24h后,用灵敏度<0.1kg磅秤称量牛的活重,记录结果,单位为干克(kg),保留一位小 数。 7.2体重 宰后剥皮、去头、内脏,劈半后、冲洗前,用灵敏度<0.1kg磅秤称量体重量,记录结果,单位为千 克(kg),保留一位小数。 7.3屠宰率 按式(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DP = (3) Ws 式中: DP- 屠宰率,单位为百分率(%); Ws- 宰前重,单位为千克(kg); W。—体重,单位为千克(kg)。 7.4净肉率 体剔骨后,用灵敏度<0.1kg磅秤称量全部肉重,记录结果,单位为千克(kg);然后按式(4)计算,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MP= (4) W, 式中: MP 净肉率,单位为百分率(%); Ws- 宰前重,单位为千克(kg); W,—净肉重,单位为千克(kg)。 7.5肉骨比 体剔骨后,用灵敏度<0.1kg磅秤称量全部骨头重,记录结果,单位为千克(kg);然后按式(5)计 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剔骨时,要求骨头带肉不超过2kg3kg。 3 NY/T 2660—2014 MBR: X 100.. (5) W: 式中: MBR一一肉骨比,单位为百分率(%); W 一骨重,单位为千克(kg)。 7.6眼肌面积 7.6.1宰前 屠宰前,利用超声波活体测仪测定,具体测定方法见附录A。 7.6.2宰后 屠宰后,取左半体,将第12肋~第13肋间处的眼肌垂直切断,用方格透明卡片直接计算出眼肌 面积(每一小格为1cm²),单位为平方厘米(cm²)。 7.7背厚 7.7.1宰前 屠宰前,利用超声波活体测仪测定,具体测定方法见附录A。 7.7.2宰后 屠宰后,取左半体第12肋~第13肋间眼肌横切面,从靠近脊柱一端起,在眼肌长度的3/4处,垂 直于外表面测量背厚度,单位为厘米(cm)。 7.8体等级 按照NY/T676的规定执行。 8肉质性状测定 8.1肉色、脂肪颜色、大理石花纹 测定部位均为第12肋~第13肋间的眼肌横切面,测定方法按照NY/T676的规定执行。 8.2剪切力值 取第12肋~第13肋间眼肌,剔除眼肌周围的脂肪和筋膜,沿平行于眼肌横切面的方向,切厚度为 3cm~4cm整块肉样后,按照NY/T1180的规定执行。 8.3肌肉脂肪含量 8.3.1宰前 屠宰前,利用超声波活体测仪活体测定,具体方法见附录A。 8.3.2宰后 屠宰后,取第12肋~第13肋间眼肌,剔除眼肌周围的脂肪和筋膜,沿平行于眼肌横切面的方向,切 厚度约为0.5cm的肉样2片~3片混合成一份样品,每份样品取样为50g~150g,测定方法按照GB/T 9695.7的规定执行。 8.4 pH 屠宰后45min~60min内,将pH测定仪探头插入躺体四分体第12肋~第13肋间背最长肌内,待 读数稳定5s以上,记录结果。体在0℃~4℃下冷却24h后,再测一次,并记录。 8.5滴水损失 宰后2h,取第12肋~第13肋间处眼肌,剔除眼肌外周的脂肪和筋膜,顺肌纤维走向修成长宽高为 5cm×3cm×2cm的肉条,称重。用细铁丝钩住肉条的一端,使肌纤维垂直向下,悬挂于食品袋中央(避 免肉样与食品袋壁接触);然后用棉线将食品袋口与吊钩一起扎紧,在0℃~4℃条件下吊挂24h后,取 出肉条并用滤纸轻轻拭去肉样表层汁液后称重,并按式(6)计算。 4 NY/T2660—2014 DL = (6) W. 式中: DL—一滴水损失,单位为百分率(%); W。——吊挂前肉条重,单位为千克(kg); W10—吊挂后肉条重,单位为千克(kg)。 性能测定报告 测定结束后,编写测定报告。具体格式见附录B。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5

pdf文档 NY-T 2660-201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2660-201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第 1 页 NY-T 2660-201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第 2 页 NY-T 2660-201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4:0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