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 地方标准
DB21/T 1404-2006
容器育苗技术
2006-04-01 发布 2006-05-01 实施
ICS 65.020.20
B 23
备案号: 41979-2014 DB21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1/T 1404 -2006
目 次
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育苗容器及规格 ................................ ................................ ...... 1
4 育苗基质 ................................ ................................ ............ 2
5 容器苗培育技术 ................................ ................................ ...... 3
6 容器苗出圃 ................................ ................................ .......... 5
7 容器育苗技术管理档案 ................................ ................................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容器规格及其适用范围 ................................ ........... 9
附录B(资料性附录)培育容器苗的基质成分及其比例 ................................ ...... 10
附录C(规范性附录)基质消毒药剂及使用方法 ................................ ............ 10
附录D(规范性附录 )容器育苗技术管理档案 ................................ .............. 11
DB21/T 1404 -2006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 C、D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世成、卫茂荣、丁立娜、 段绪志、 于欣元、姚飞、 杜素芝、何
树松、吕俊军、张秀艳、刘玉侠、谭希斌、李淑华、徐宝友、贾雪松、于军、薛占武、刘守忠、张魁颍。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 负责解释。
DB21/T 1404 -2006
1 容器育苗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容器育苗的 育苗容器及规格 、育苗基质 、容器苗培育技术 、容器苗出圃 、建立容器育
苗技术档案。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培育容器苗。在温室、大棚内培育容器苗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LY/T 10000-1991 容器育苗技术
DB21/T 1290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DB21/T 1291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DB21/T 1292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辽宁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
3 育苗容器及规格
3.1 育苗容器的基本条件
育苗容器应有利于育苗作业和苗木生长,保水和排水性能好,不易破损。
3.2 塑料薄膜容器
3.2.1规格为:宽 9 cm×高14cm(压扁后) ,采用厚度为 0.01mm以上的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吹制而成,
重量在0.18克/个以上。在杯壁打 10孔(孔径ф 8mm) ,放平后 5孔对齐,孔位呈“×”形,均匀分布,
下孔距杯底 1.5cm。
3.2.2规格为:宽 18 cm×高21cm(压扁后) ,采用厚度为 0.03mm以上的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吹制或压制
而成,重量在 1.8克/个以上。在杯壁打( 10~12)孔(孔 径ф8mm~10mm) ,放平后 5孔对齐,孔位呈
“×”形或上下分三行分布,每行 2孔,行距 4cm,孔距7cm,下孔距杯底 2cm。
3.3 再生塑料杯容器
3.3.1 采用厚度为 0.05cm~0.08cm再生聚乙烯吹制而成。规格为(φ 13/φ9×12)cm和(ф8/ф5~6
×11)cm。
3.3.2 要求:杯壁均匀;规格为(φ 13/φ9×12)cm的容器杯横向拉力在6 .8MPa以上,纵向拉力在
8 MPa以上;重量在 9克/个以上;杯口横向加力线 5道,纵向 14~16道;杯壁和底打孔径为 10mm的
排水孔, 底部打 3孔, 三角形排列, 杯壁在距杯底 1.5cm~2.5cm处打横向等距 3孔。 规格为 (φ 8/φ5~
DB21/T 1404 -2006
2 6×11)cm的容器杯的横向拉力在 6.5 MPa 以上,纵向拉力在 7.8 MPa 以上;重量在 4克/个以上;杯
口横向加力线 5道,纵向 6~8道;杯壁和底打直径为 8mm的排水孔,底部中间打 1孔,杯壁距底 1cm~
2cm处打横向等距 3孔。
3.4 硬质塑料容器
由高压低密度硬质塑料铸制成的方、圆锥及圆台等不同形状,不同规格的底部有排水孔的容器。
3.5 泥质容器
使用泥炭、陶土、腐熟有机肥、火烧土、原圃土并加适量无机肥料,经拌浆、压制、打 孔等手段加
工成营养块(或叫营养砖) ,或再通过添加一定粘度的土壤等原料加工成营养钵。
3.6 其它容器
纸杯等可降解的材料制作的容器。
3.7 容器适用范围
常用容器的规格与适用范围见附录 A。
4 育苗基质
4.1 基质组成及配制要求
4.1.1 容器育苗的基质要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要求来源广,成本低,具有一定肥力;理化
性状好,保墒、通气、透水;重量轻,没有病原菌、虫卵、杂草种子等。
4.1.2根据培育的树种需要配制基质,一般选用合适比例的质地疏松、通透性好的壤土、黄心土(生黄
土) 、火烧土、腐殖质土 、泥炭土等,也可根据需要添加少量的蛭石、珍珠岩等。
4.1.3 不得选用菜园地及其他污染严重和苗木生长不适应的土壤。
4.1.4 基质中必须添加适量的基肥。添加基肥的类型和数量应根据树种、培育目的、期限、容器大小及
基质的缺肥等情况确定,阔叶树种多施有机肥,针叶适当增加磷钾肥。有机肥以经过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为主,还有河塘淤泥、厩肥、堆肥等。有机肥要经过粉碎过筛后才能使用。无机肥以复合肥、过磷酸钙
或钙镁磷肥为主。培育针叶树时应接种菌根,方法是在基质消毒后用菌根土或菌种接种。菌根土应取自
同种针叶林内根系周围表土,或 从同一树种前茬苗床上取土。菌根土可以混拌于基质中或用于播种后的
覆土材料,培育容器苗的基质成分及其比例见附录 B。
4.2 基质消毒和酸度调节
4.2.1 为预防苗木发生病虫等危害,基质要进行严格消毒,方法见附录 C。
4.2.2 基质配制时必须根据树种特性适当调节酸碱度。阔叶树多喜中性土, PH6~7。针叶树多喜微酸性
土,PH5~6。
DB21/T 1404 -2006
3 5 容器苗培育技术
5.1 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的选择主要考虑苗木的生长和方便运输,应选择在距离造林地近,运输方便,有水源或有浇
灌条件,利于管理的地方。育苗地要平坦,要排水良好。不能 选在种过番茄、暑类等菜地及低洼积水,
易被水冲、沙埋和风口等处。山地育苗要通风良好,阳光较充足的半阴坡和半阳坡。
5.2 整地作床
5.2.1整地
首先清除育苗地上杂草、石块等杂物,然后平整土地,做到土碎、地面平。
5.2.2作床
在平整的土地上区划苗床与步道,苗床一般宽 1m~1.2m,长依地形而定,步道宽 40cm。苗床的高
度一般根据水湿状况的不同,可建成高床、平床和低床三种。气候湿润,雨量较多的地区或灌溉条件较
好的育苗地可以建成高床,即将容器摆放在与步道相平的床面上;干旱地区或灌溉条件差的育苗地,应
采用平床 或低床,即在低于步道的床面上摆放容器,摆好后容器上缘与步道平(平床)或低于步道(低
床) 。育苗地周围要挖排水沟,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淹。
5.3 装填基质和摆放容器
基质在装填前要洒水使其湿润,含水量在 10%~15%;基质须填实,对无底薄膜容器的装填更要注
意把底部压实,使其提袋时不漏土;基质装至离容器上缘 0.5cm~1cm处。装好基质的容器要整齐地摆
放到苗床上,容器上口要整齐一致;苗床周围用土培好,容器间的空隙用土填实。
5.4 播种
5.4.1 种子选择
容器育苗应优先选用良种, 使用其他种子时要求种子品质要 达到DB21/T 1290规定的一级种子标准。
5.4.2 种子消毒和催芽
5.4.2.1 种子在播种前先经过精选、再进行消
DB21-T 1404-2006 容器育苗技术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26 23:39:3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