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7 ICS 65.020.20 CCS B 61 张 家 口 市 地 方 标 准 DB1307/T 365—2022 阳光玫瑰葡萄设施栽培 结果期管理 2022-01-24 发布 张家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02-24 实施 发 布 DB1307/T 36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标准由张家口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怀来县城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河北省葡萄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林业和草原 科学研究院、张家口翔瑞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春雨、刘俊、李敬川、汉瑞峰、张雪霞、武春会、于庆泉、孟捷、李明亮、 石琳、武慧、封生霞、柯忻。 I DB1307/T 365—2022 阳光玫瑰葡萄设施栽培 结果期管理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阳光玫瑰葡萄设施栽培技术的萌芽前管理、新梢生长期管理、花序分离期管理、花期 管理、幼果期管理、种子发育期管理、果实成熟期管理、温湿度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等 管理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张家口市阳光玫瑰葡萄设施栽培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 1998—2011 水果套袋技术规程鲜食葡萄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萌芽前管理 4.1 促早栽培 4.1.1 升温时间 4.1.1.1 独栋棚和连栋棚栽培条件下,采用单膜促早栽培,以当地露天葡萄萌芽时间为起始,提前 50 d 开始升温。 4.1.1.2 日光温室条件下,树体满足至少 1000 h 需冷量后开始闭棚升温。 4.1.2 催芽管理 待气温升至 10℃~20℃时,向枝干喷水,用 0.5%~3%单氰胺溶液喷施休眠枝条或涂抹休眠芽,然 后浇灌透水;地表干燥后浅耕松土,松土深度 10 cm 以内,覆盖地膜。为提高地温,沿种植行搭建小拱 棚,高度 40 cm~50 cm,跨度覆盖树体每侧至少 60 cm。 4.1.3 升温管理 4.1.3.1 日光温室、独栋棚、连栋棚均采用阶梯式提温法,保证气温、地温同步提升,具体方法见表1。 表1 阶梯式提温法 时间 提温后第一周 提温后第二周 提温后第三周 树体见伤流 设施内空气温度 白天 夜晚 15℃~20℃ 5℃~10℃ 15℃~20℃ 7℃~10℃ 20℃~25℃ 10℃~15℃ <32℃ >10℃ 1 DB1307/T 365—2022 4.1.3.2 设施内空气相对湿度>80%,土壤相对湿度70%~80%,湿度不足则在中午短时间补水,宜采用 喷灌弥雾补充水分;如白天棚内气温超过上限,打开通风口降温。 4.2 非促早栽培 树体零星见伤流后用单氰胺催芽,具体操作同 4.1.2。 5 新梢生长期管理 5.1 抹芽定枝 萌芽后抹除副芽、弱芽和多余的芽,花序完全显露时开始定枝,枝间距 10 cm。优先选留花序质量 好的新梢,同等质量优先留基部或长势强健的新梢。在天气晴好、树上无露水时进行。 6 花序分离期管理 6.1 树势调控 新梢长势良好、花序发育正常时无需摘心。树势弱时在花序上留 2~3 片叶摘心,及时去除新梢上 卷须。 6.2 促进花序分离 花序分离初期,使用 0.136%赤·吲·芸成分 4000 倍~5000 倍、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 4000~5000 倍、海藻精叶面肥 600~800 倍喷施花序,间隔 1 周可再喷 1 次。 6.3 花序整形 在天气晴朗、树上无露水时进行,保留序尖部位 14 个~16 个分支,多余分支或花蕾全部疏除。 7 花期管理 7.1 枝蔓管理 7.1.1 零星见花后,全园枝条进行摘心,不足成熟叶片三分之一的幼嫩叶片全部摘除,树体长势过旺时 花序以上枝条喷施550 mg/L~600 mg/L甲派嗡。 7.1.2 结果枝摘心1周后,花序以下副梢全部去除,花序所在位置及花序上一节,副梢保留2片叶绝后摘 心,其它副梢一律1叶绝后摘心,最顶端副梢不处理。 8 幼果期管理 8.1 保果处理 8.1.1 处理时间 在盛花后 3 d 内进行。 8.1.2 处理方法 使用氯吡脲或噻苯隆 2 mg/L~5 mg/L+赤霉酸 10 mg/L~25 mg/L 蘸穗。赤霉酸在气温接近 30℃时, 浓度不超过 20 mg/L;在 25℃以下时,浓度不超过 25 mg/L。 8.1.3 注意事项 蘸穗处理在每天中午后进行,在蘸穗前喷水提高设施内湿度,蘸穗结束后立即浇透水。 8.2 定穗 在主蔓上单侧 20 cm 留 1 果穗、双侧 10 cm 留 1 果穗。 2 DB1307/T 365—2022 8.3 疏果处理 8.3.1 在保果处理 1 周后进行,在膨果处理前完成。 8.3.2 天气晴朗时进行疏果,果穗最上端 3 个~4 个分枝留 5 粒果;往下 3 个~4 个分支留 3 粒~4 粒果;疏去内膛果,保留外层果。 8.4 膨果处理 保果处理后 12 d~15 d 进行膨果处理,使用 25 mg/L~50 mg/L 赤霉酸+2 mg/L~5 mg/L 氯吡脲 或噻苯隆蘸穗,在每天中午后进行。 8.5 枝叶管理 新梢长至 120 cm 时再次摘心,副梢萌发后留 1 叶绝后摘心。 9 种子发育期管理 9.1 预防日灼、气灼 采用园区生草、松土等措施减少日灼,控制设施内温湿度减少气灼。 9.2 果实套袋 9.2.1 套袋标准 阳光玫瑰的套袋按照 NY/T 1998—2011 的有关规定执行。 9.2.2 套袋时间 果粒开始软化时套袋,晴天在 10:00 前和 16:00 后进行,阴天可全天进行,雨后高温或连续阴雨突 然放晴天气不能套袋,选择红(橙)袋或蓝(绿)袋。 9.2.3 套袋前处理 套袋前对果穗再次进行整形处理,将向内长及明显突出的果粒去掉,保证单层果。选用悬浮剂唑醚 氟酰胺+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蘸或喷透果穗,预防病虫害,晾干后开始套袋。 10 果实成熟期管理 在枝条末端选留 2~3 片新叶,果穗以下叶片摘除,保留叶柄。枝条长势旺盛时对果穗以上枝叶喷 施 600 mg/L 甲派嗡。 11 温湿度管理 阳光玫瑰设施栽培条件下生长关键时期温湿度管理标准见表2。 表2 阳光玫瑰葡萄设施栽培温湿度管理 温湿度 物候期 萌芽后 花序分离期 花期 幼果期 果实发育期 果实成熟期 温度(℃) 白天 20-25 20-28 22-26 25-28 25-28 28-32 湿度(%rh) 夜间 >10 15-18 15-20 20-22 20-22 14-16 土壤 70-80 65 65 70 70 50-60 空气 60 50 50 60-70 60-70 55-65 12 水肥管理 3 DB1307/T 365—2022 施肥原则按照 NY/T 394 的规定执行,具体操作如下: 2 a )12.1 冬剪 1 周后,每 666.7 m 滴灌海藻酸或腐殖酸 1 kg 和高氮型水溶复合肥 3 kg,进行促 根催芽; 2 b )绒球期,每 666.7 m 滴灌腐殖酸 1 kg 和高氮型水溶复合肥 3 kg; 2 c ) 展叶后 4~5 片叶时,每 666.7 m 滴灌高氮腐殖酸 1 kg 和高氮型水溶复合肥 3 kg; d )开花前,每 666.7 m2 滴灌高磷腐殖酸 1 kg 和高磷型水溶复合肥 3 kg; 2 e ) 保花保果处理后,每 666.7 m 每次滴灌高氮型水溶复合肥 5 kg; f ) 膨果处理后,每 666.7 m2 每次滴灌高氮型水溶复合肥 5 kg; 2 g ) 膨果期,每 10 d 交替使用高氮型水溶复合肥和平衡型复合肥,每 666.7 m 每次 5 kg 进行滴 灌; 2 h ) 种子发育期,每 10 d 交替使用高钾型水溶复合肥和平衡型复合肥,每 666.7 m 每次 5 kg 进 行滴灌; 2 i ) 第二次果实膨大期,每 10 d 交替使用高钾型水溶复合肥和磷酸二氢钾,每 666.7 m 每次 5 kg 进行滴灌; j ) 果实成熟前 15 d~20 d,停止施肥; k ) 采果后 15 d~20 d,每 666.7 m2 滴灌平衡型复合肥 5 kg。 13 病虫害防控 13.1 主要病虫害 13.1.1 主要病害包括灰霉病、霜霉病、黑痘病、白粉病、白腐病、穗轴褐枯病等。设施栽培可减轻上 述病害的发生。 13.1.2 主要虫害包括斜纹夜蛾、蓟马、蚧壳虫、绿盲蝽、葡萄螨类等。 13.2 病虫害防治原则 按照 NY/T 393 的规定执行。 13.3 农业防治方法 多用有机肥,少用单一化肥。有机肥应选用充分腐熟的羊粪、牛粪。及时将病枝、病穗、修剪后的 枝条、落叶等清出园区,集中处理,防止病虫害的滋生蔓延。 13.4 物理防治方法 可通过灯诱、色诱、性诱等物理方法防治虫害。 13.5 化学防治 阳光玫瑰生长关键用药时期及方法详见表3。 表3 阳光玫瑰葡萄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方法 生长时期 绒球期 2~3 叶期 防治对象 病原菌和虫卵 各种病原菌、绿盲蝽、蓟 马、葡萄螨类 花序分离期 灰霉病、穗轴褐枯病 开花前 灰霉病、穗轴褐枯病、蓟 马、蚧壳虫 谢花后 灰霉病、红蜘蛛、斜纹夜 蛾 4 防止措施 使用 3~5 °Bé石硫合剂全园喷施,重点细致喷枝条。 使用嘧菌酯预防病原菌的侵染,并根据园区往年病虫害发生情况,配合使用 吡虫啉、啶虫脒等杀虫剂防治绿盲蝽、蓟马、葡萄螨类等虫害。 使用嘧霉胺预防灰霉病和穗轴褐枯病。此期可视园区具体情况使用氯虫苯甲 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物防治斜纹夜蛾。 使用异菌脲、腐霉利等药剂预防灰霉、穗轴褐枯病,配合施用啶虫脒、螺虫 乙酯、乙基多杀菌素等防治蓟马、蚧壳虫。 使用啶酰菌胺、甲基硫菌灵等结合吡唑醚菌酯防治灰霉病,并根据园区具体 情况使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防治红蜘蛛、斜纹夜蛾 等。 DB1307/T 365—2022 续表3 阳光玫瑰葡萄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方法 生长时期 绒球期 套袋前 套袋后到成 熟 采收后到落 叶前 冬剪后 防治对象 病原菌和虫卵 防止措施 使用 3~5 °Bé石硫合剂全园喷施,重点细致喷枝条。 使用烯唑醇预防白粉病;使用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噻嗪酮、螺虫乙酯 白粉病、斜纹夜蛾、蚧壳 等防治斜纹夜蛾、蚧壳虫等。(坐果到套袋前为保护果面,尽量不用乳油和 虫 粉剂。) 使用波尔多液
DB1307-T365-2022 阳光玫瑰葡萄设施栽培 结果期管理 张家口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22:50:4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