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CCS B 23 江 DB4407 门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7/T 68—2020 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potato cultivation 2020 - 12 - 23 发布 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01 - 23 实施 发 布 DB4407/T 68—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恩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官利兰、陈健章、何艺超、冯健超、岑越彪、冯玉环、李水源。 I DB4407/T 68—2020 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江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田块选择、种植技术、施肥、田间管理、病虫 害防治、采收。 本文件适用于江门市恩平市马铃薯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8133-2012 马铃薯种薯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与定义 3.1 脱毒种薯 virus-free seed potato 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或其他技术措施处理,获得在病毒检测后未发现主要病毒的脱毒苗(薯) 后,经脱毒种薯生产体系繁殖的符合GB 18133-2012标准的脱毒一级种薯。 3.2 休眠期 dormant period 新收获的马铃薯块茎在适宜的条件下必须经过一定时期后才能发芽,这一时期为休眠期,这种现象 为休眠。 3.3 催芽 germination 马铃薯在种植之前进行处理,促进种薯发芽。 3.4 黑膜覆盖 black film covering 在垄面上覆盖一层马铃薯专用黑色薄膜,稍压点土。用培土机将沟里面的泥土放在薄膜上面,覆盖 一层 5 厘米左右的碎土,保证将垄面薄膜全部盖住,利用泥土的压力,黑膜与泥土充分接触。 1 DB4407/T 68—2020 4 田块选择 马铃薯种植田块环境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T 5010-2016)规定。选 择土地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结构疏松、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土或壤土。种植田 块应实行水旱轮作,避免与番茄、辣椒等茄科作物轮作。 5 种植技术 5.1 品种和种薯 5.1.1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当地栽培条件、商品性好的各类专用品种。宜采用符 合 GB 18133-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规定的脱毒种薯。 5.1.2 最适宜于广东冬作生产的优良马铃薯品种为早熟菜用型费乌瑞它系列品种(粤引 85-38、荷兰 -7 号和荷兰-15 号等)(从出苗到收获生育期 100~120 天);优质种薯调用具有三证(生产许可证、 检疫合格证和经营许可证)的种薯企业生产的合格脱毒一级种薯。 5.2 种薯切块及处理 经挑选的种薯在自然散射光下打破休眠,催芽至0.3-0.5厘米长时,进行切块,每个切块25-30克, 至少带1个芽;切块过程中,准备3把以上切刀,切到病烂薯后,切刀用75%酒精或0.5%高锰酸钾溶液浸 泡5-10分钟后再用,每切100千克种薯换一次切刀消毒液;种薯切块后半小时内用消毒粉拌种:以72% 农用链霉素+50%烯酰吗啉(或70%甲基托布津)+双飞粉(或滑石粉)(2:6:92)作为种块消毒粉处理 种薯,每100千克种块用2千克消毒粉。 5.3 整地起垄 5.3.1 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犁翻、耙碎和平整,最好保证松土层(耕作层)达20厘米以上。 5.3.2 起垄 按110-130厘米宽包沟起垄,其中垄面高25-30厘米,垄间沟宽30~40厘米,要求土块细碎,垄面平 直。起垄可用机械或人工方式。 5.4 播种覆膜 5.4.1 适宜播种时间为 10 月 20 日~11 月 30 日。在不影响晚稻收获且天气允许的条件下,适时早播, 有利于翌年春天早收,并可避开晚疫病发病的低温阴雨高湿天气,从而减轻晚疫病发病,减少农药使用。 播种密度 5000 株/亩~5500 株/亩。采用垄内双行种植,垄内行距 30 厘米,株距 20 厘米~23 厘米,行 距确定,株距可随播种密度适当调整。可采用沟播或穴播两种方式。将催好芽的薯块采用“品”字形错 株播种。下种时薯块不能直接接触基肥,播种深度以薯块上面覆土 5 厘米~6 厘米为宜。 5.4.2 播种后,用黑色塑料膜(80 厘米宽×0.015 毫米厚)沿垄面覆盖,继而黑膜表面覆土 5 厘米~ 6 厘米厚,以有利于幼苗破膜出土。但是,若播种时高温高湿,则暂缓覆膜,待天气凉爽时再覆膜,减 少烂种。 6 施肥 2 DB4407/T 68—2020 6.1 按照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的规定执行。 6.2 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相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6.3 按每生产 1000 千克鲜薯需吸收纯氮(N)4.14 千克、磷(P2O5)2.34 千克、钾(K2O)8.74 千克计算, 2 依据目标产量法,总施肥方案为优质商品有机肥或含有相当养分的其它优质有机肥 400 千克/666.7m ~ 2 2 600 千克/666.7m +高钾型复合肥 100 千克/666.7m ~120 千克/666.7m2 。 6.4 全部肥料作基肥施用,整地前均匀撒入种植田块而后整地起垄,不进行追肥。 7 田间管理 7.1 灌溉和排水 7.1.1 幼苗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 65%左右;块茎形成至块茎膨大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 75%~ 85%;淀粉积累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 65%~70%;后期水分宜少,否则易造成烂薯,影响产量和品质。 7.1.2 通常广东冬季少雨,土壤过于干旱时,可采用沟灌的办法润土,灌水高度约畦高的 1/3-1/2, 保留数小时,垄中间 8~l0 厘米深处土壤湿润时及时排水,要严防积水造成烂薯,或暴干暴湿造成空心 薯、畸形薯。 7.2 除草 对马铃薯播种后封行前垄沟中长出的杂草,用20%草铵膦200~250倍液定向喷雾,用防护罩罩住喷 头,贴着土面喷施,防止草药飞到其他地方,也可与培土结合进行人工除草。对于垄面上或封行后长出 的恶性杂草应进行人工除草。 8 病虫害防治 8.1 总则 主要防治病害有晚疫病、青枯病、早疫病、灰霉病、枯萎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地下害虫等。预 防为主,综合防治。提倡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2000和NY/T 1276-2007的要求。 8.2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良种,使用脱毒种薯。合理轮作,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增施腐熟有机肥,注意氮、 磷、钾合理搭配施肥,培育健壮植株。加强管理,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清除、深埋。建立病虫害预警系统, 以防为主,尽量少用化学农药。 8.3 生物防治 释放天敌,如捕食螨、寄生蜂、七星瓢虫等。选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 药。 8.4 物理防治 设置诱虫灯、防虫网、诱虫板、银灰色反光膜、性诱剂等驱避、诱杀害虫。 8.5 药剂防治 3 DB4407/T 68—2020 8.5.1 施药原则 农药施用严格执行GB/T 8321和NY/T 1276-2007的规定。对症下药,适期用药,轮换使用不同的适 用药剂,使用适当浓度与药量,合理混配药剂,并确保农药施用的安全间隔期。 8.5.2 地下害虫 2 每667m 用100克/升顺式氯氰菊酯2000倍液50千克~60千克喷洒于地表。 8.5.3 蚜虫、螨害 2 2 每667m 用5%扑虱蚜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兑水50千克~60千克喷雾;每667m 用1%阿维必虫清可湿性粉剂1500倍~2000倍液,或10%芬普宁乳油或15%扫螨净乳油2500倍液兑水50千 2 克~60千克喷雾防治螨类,每隔7天~10天喷药1次,连喷3次~5次。或每667m 用2.5%扑虱蚜可湿性粉 剂20克、杀螨特1000倍兑水50千克~60千克喷雾防治蚜虫和螨害。 8.5.4 青枯病、环腐病、黑胫病 在发病初期选用53.8%可杀得(氢氧化铜)悬浮剂1000倍液或25%青枯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 每株灌药液0.25L~0.50L,每隔7天~10天灌1次,连灌2~3次。 8.5.5 晚疫病 封行后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预防。在发病初期,用金雷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 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天~10天喷1次,连喷2~3次。 8.5.6 早疫病 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 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 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天~10 天喷1次,连喷2~3次。 9 采收 9.1 依据成熟度、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市场、后作农时及气候等因素确定收获时间。 9.2 收获前应将土壤含水量控制在 60%左右,保持土壤通气环境,防止田间积水,避免收获后烂薯, 提高耐贮性。选择晴天或晴间多云天气收获,以免雨天拖泥带水,既不便收获、运输,又影响商品品质, 同时又容易因薯皮损伤而导致病菌入侵,发生腐烂或影响贮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44 07-T 68-2020 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 江门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4 07-T 68-2020 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 江门市 第 1 页 DB44 07-T 68-2020 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 江门市 第 2 页 DB44 07-T 68-2020 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 江门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7:49:1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