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抚顺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2019年8月27日抚顺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2021年5月27日辽宁省第 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防御气象灾害,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 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务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辽宁省气 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 例。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气象灾害防御活动,适用 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暴雨、暴雪、雷电、大风、大雾、 霾、低温、霜冻、寒潮、高温、干旱、冰雹、台风、沙尘暴等造成的 灾害。     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植物病虫害、环境污染、流 行疫情等因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适用有 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 1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建设 和维护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 作,支持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技术研究、技术创新以及推广和应用 , 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政 府综合考评体系,并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第四条 市、县(区)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 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人工影响天气 等气象灾害防御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      未设立气象主管机构的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明确承担气 象灾害防御职责的具体工作机构,在市气象主管机构指导下开 展工作。   第五条 气象主管机构及其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完善灾害 性天气预报系统,强化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加强现 代信息技术与气象科学的融合应用,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 的准确率和时效性。     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做好工矿企业、工业园区防御雷电、暴雨 洪涝、风灾等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督促 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和整 改;组织做好气象灾害、森林火灾、生产安全事 故的应急处置和 救援工作。     城乡建设部门应当组织做好城市渍涝预防工作,做好排水 管网疏浚,在桥梁、涵洞和地势低洼区科学标注水位警示线并设 2置警示标识,配备水泵、排水车等临时应急设备,组织做好城市 内涝等的应急处置工作 ;开展对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着物和户 外广告牌匾等防风情况隐患排查和整改监督指导。     农业部门应当组织经营主体做好农作物、农业生产设施等的 风灾、雹灾、暴雨洪涝、寒潮、暴雪等气象灾害及引发的 农作物病 虫害的预防、应急和灾 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探索适应需求的农 业气象灾害保险机制。     交通运输和公安部门应当在霾、大雾等气象灾害 易发路段设 置警示标识,做好气象灾害发生时的交通疏导、调度和管制工作。     水务部门应当做好河道、水库、堤防、闸坝等防洪设施 建设,加固病险水库,定期对堤防等重要险段、水土流失重点预 防区域开展巡查等洪涝灾害预防工作;组织、协调、指导防 汛抗 旱、城市防洪工作和做好暴雨、干旱、山洪等灾害的防御工作。 自然资源部门应当定期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林区开展 巡查,做好洪涝灾害、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气象灾 害防御工作。     第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气象信息服 务站,配备气象助理员,承担气象预警信息 传播工作;气象科 普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咨询工作;气象灾情收集上报工作; 本地自动气象站、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等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和 业务 3平台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本地气象灾害多发易发区域和重点 单位信息搜集上报等工作。     第七条 社区、居(村)民委员会,学校、医院、商场、车站、 工矿企业、建筑工地、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 确定气象信息员,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接收和播发设施的日 常运行维护和故障报告,确保气象灾害应急广 播系统的在线使 用;负责预警信息传递、应急联络、知识宣传、灾情调查和报告 等工作。      第八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会 同有 关部门开展气象灾害普查,按照气象灾害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 险评估,进行气象灾害风 险区域划定。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的气 象灾害防御规划,结合本 辖区气象灾害的特点、风险评估结果以 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编制本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作为 编制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的重要依据。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选址和建设,应当符合气象灾害防御 规划的要求。     第九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行 业主管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工作特性和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等 实际情况,分灾种、分地域确定气象灾害防御 重点单位,并向社 会公布。     4气象主管机构和行 业主管部门应当对气象灾害防御 重点单 位的防御准备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检查。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应当明确气象灾害防御责 任人及其 职责,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 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定防御 重点部位,设置安全标志,巡查气象灾害防御设施, 排查气象 灾害安全隐患,建立关键环节检查制度并建立巡查整改档案, 及时消除气象灾害风险隐患。     第十条 城乡规划、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发展建设规划以及 重 大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等与气候影响密切相关的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强制性评估的要 求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并作为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第十一条 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和烟花爆竹、石 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 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 置的场所,以及雷电风险高且没有防雷标准规范、需要进行特殊 论证的大型项目,其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由县 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未经设 计审核或者设计审核不合格的, 不得施工;未经竣工验收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 用。     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 力、核电、通信等建设工 程的主管部门,负责相应领域内建设工 5程的防雷管理。      雷电防护装置所有人、使用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指定 专人负 责,做好雷电防护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 所的雷电防护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其他雷电防护装置应 当每年检测一次;被检测单位应当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报告及 时报送行业主管部门,对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中发现的防雷安全 隐患及时整改。     从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资质,并 按照相关行业标准实施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工作,接受雷电防护 装置检测业务所在地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在本行政区域内开展雷电防护 装 置检测工作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基本信息台 账。     第十二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气象灾害信息共 享平台,气象、生态环境保护、应急管理、 农业、公安、自然资源、 城乡建设、水务、民政、 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应当将气象灾害监 测和气象灾害灾情等 相关信息及时传输至该平台,实现气象灾 害相关信息资源共享。     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气象灾害信息共 享平台的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 有关部门加强气象灾害监测 数据的应用,提高数据信息资源的 使用效率;组织在高森林覆盖城镇、生态旅游景区建设负氧离子 6监测设备和数据采集平台,利用相关指标,开展天然氧吧认证, 促进旅游景区建设;组织在中药材基地、食用菌基地、山野菜种 植基地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气象要素监测设备和数据采集系 统,做好道地药材、食用菌和山野菜等特色产品的气候品质认证。 第十四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 同各行业主管部门做好气 象服务工作以及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指导和 培训。可以开展以下气 象服务:     (一)为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和重点危化企业提供雷电、大风、 冰雹等专项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指导 企业做好防雷、防风、防雹 等措施;     (二)为大型矿山企业和采煤影响区管理单位提供暴雨、暴 雪、大风等专项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指导 企业和有关单位做好防 洪、防涝等措施;     (三)为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型生态恢复项目、 采煤影响区综合治理项目、大伙房水源地保护项目和工业园区提 供专项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指导 做好气候可行性论证等 ; (四)为农业园区、设施农业、粮食产区、林业生产加工企 业提供温度、湿度等精细化气象监测数据,做好低温、冰雹、大 风、暴雨、干旱等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指导经 营主体和农民做 好通风、施肥、用药以及各项防灾减灾等措施。开展农业、林业气 象灾害风险区划,农业、林业气候资源区划;     7(五)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景区等提供温度、 湿度、负氧离子含量等精细化气象监测数据,面向游客提供个性 化气象预报服务;     (六)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和科普基地、气象台站等, 面向 市民和学生等群体开展气象知识科普宣传;     (七)根据实际需要,为其他有关单位和法人提供定制化 气象信息预报预警服务和防灾减灾工作指导。      第十五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防灾减灾的需 要, 建立统一的人工影响天气作 业、指挥和安全管理体系, 配备必需 的设备、设施,适时组织相关机构开展人工增雨(雪)、防雹等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制定人工影响天气 突

.pdf文档 法律法规 抚顺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21-05-27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法律法规 抚顺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21-05-27 第 1 页 法律法规 抚顺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21-05-27 第 2 页 法律法规 抚顺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21-05-27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3-12-24 04:52:5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