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40 3268.4 (22)申请日 2021.12.3 0 (73)专利权人 浙江省常山长盛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324200 浙江省衢州市 常山县青石镇 科盛路5-1号 (72)发明人 余辉 周智慧 郭熙军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专利代理师 沈小青 (51)Int.Cl. B01J 19/28(2006.01) B01F 31/00(2022.01) B08B 9/087(2006.01) C01B 21/09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亚硝基硫酸脱氟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亚硝基硫酸脱氟装置, 属于亚硝基硫酸技术领域, 以解决现有的脱氟装 置多半采用单一方向对脱氟介质与亚硝基硫酸 混合, 使得混合效果不佳, 导致氟不能完全脱除 的问题; 包括装置主体; 所述装置主体顶部安装 有连接装置, 且连接装置内部安装有防护机构; 所述连接装置内侧安装有第一混合装置, 且第一 混合装置内部安装有第二混合装置; 利用锥形齿 轮配合齿环内侧顶部锥形齿结构, 达到了在第一 混合轴转动时, 带动第二混合轴转动的目的, 起 到了同时对混合桶内部液体进行横向和竖向搅 拌的作用, 相比现有的脱氟装置能够更简便的进 行多角度搅拌混合, 保证了脱氟介质与亚硝基硫 酸的混合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217663372 U 2022.10.28 CN 217663372 U 1.一种亚硝 基硫酸脱氟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装置主体(1); 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 支撑柱(101), 支撑柱(101)主体设置为方形机构; 横板(102), 横板(102)固定设置于支撑柱 (101)外侧; 竖轴(103), 竖轴(103)安装于横板(102)内部, 且竖轴(103)底部固定设置有皮 带轮; 皮带轮A(104), 皮带轮A(104)固定设置于电机装置轴端, 且皮带轮A(104)与竖轴 (103)底部皮带轮 之间设置有皮带; 圆盘(105), 圆盘(105)固定设置于竖轴(103)顶部; 驱动 柱(106), 驱动柱(106)固定设置于圆盘(105)顶部外侧; 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安装有连接 装置(2), 且连接装置(2)内部安装有防护机构(3); 所述连接装置(2)内侧安装有第一混合 装置(4), 且第一混合装置(4)内部安装有第二混合装置(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亚硝基硫酸脱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 连 接架(201), 连接架(201)固定设置于支撑柱(101)顶部; 齿条(202), 齿条(202)固定设置于 连接架(201)内部方形槽内侧; 竖板(203), 竖板(203)通过燕尾槽滑动设置于连接架(201) 两侧; 固定板(204), 固定板(204)固定设置于竖板(203)底部, 且固定板(204)位于连接架 (201)底部; 固定 板(204)内侧设置有驱动柱(10 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亚硝基硫酸脱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 防 护杆(301), 防护杆(301)滑动设置于连接架(201)两侧内部, 且防护杆(301)后端与连接架 (201)外侧之间设置有弹簧件; 防护板(302), 防护板(302)固定设置于防护杆(301)前端; 防 护板(302)数量设置为两组, 且防护板(302)两组之间呈对称设置; 连接板(303), 连接板 (303)固定设置 于防护杆(3 01)后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亚硝基硫酸脱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混合装置(4)包 括: 混合桶(401), 混合桶(401)固定设置于两组竖板(203)内侧之间, 且混合桶(401)底部与 连接架(201)内侧相贴合; 桶盖(402), 桶盖(402)固定设置于混合桶(401)顶部; 第一进液管 (403), 第一进液管(403)安装于桶盖(402)内部; 第二进液管(404), 第二进液管(404)安装 于桶盖(402)内部; 出 液管(405), 出液管(405)安装于混合桶(401)底侧内部 。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亚硝基硫酸脱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混合装置(4)还 包括: 第一混合轴(406), 第一混合轴(406)安装于混合桶(401)内部; 连接齿轮(407), 连接 齿轮(407)固定设置于第一混合轴(406)底部, 且连接齿轮(407)与齿条(202)相啮合; 第一 混合板(408), 第一混合板(408)固定设置于第一混合轴(406)外侧; 辅助架(409), 辅助架 (409)固定设置于第一混合轴(406)底部与顶部, 且辅助 架(409)外侧与混合桶(401)内侧相 贴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亚硝基硫酸脱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混合装置(5)包 括: 第二混合轴(501), 第二混合轴(501)安装于第一混合轴(406)内部; 锥形齿轮(502), 锥 形齿轮(502)固定设置于第二混合轴(501)两端; 齿环(503), 齿环(503)固定设置于混合桶 (401)内部, 且齿环(503)内侧顶部设置有锥形齿结构; 齿环(503)内侧锥形齿结构与锥形齿 轮(502)相啮合; 第二混合板(5 04), 第二混合板(5 04)固定设置 于第二混合轴(5 01)外侧。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663372 U 2一种亚硝基硫酸脱氟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亚硝基硫酸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特别涉及一种亚硝基硫酸脱 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亚硝基硫酸(又称亚硝酰硫酸)是一种化学物质, 亚硝基硫酸在化学反应用于提供 NO+离子; 它也可以被看做硫酸和亚硝酸的混合酸酐; NOHSO4在 有机化学用于从胺制备重氮 盐; 氟是一种非金属化学元素,化学性质活泼, 能与大多数的金属及非金属反应形成化合 物, 氟在矿物中分布广泛; 因此, 用硫酸分解矿物得到的硫酸盐溶液中通常含有氟; 在对亚 硝基硫酸进行脱氟时需要对脱氟介质与亚硝基硫酸充分混合, 使得亚硝基硫酸内部的氟与 介质置换反应; 但现有的脱氟装置多半采用单一方向对脱氟介质与亚硝基硫酸混合, 使得 混合效果 不佳, 导致氟不能完全脱除, 降低了脱氟装置的实用性。 [0003]于是, 有鉴于此, 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 提供一种亚硝基硫酸脱氟 装置, 以期达 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 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亚硝基硫酸脱氟装置, 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脱氟装置多半采用单一方向对脱氟介质与亚硝基硫酸混合, 使得 混合效果 不佳, 导致氟不能完全脱除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一种亚硝基硫酸脱氟装置的目的与功效, 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 成: [0006]一种亚硝基硫酸脱氟装置, 包括装置主体; 所述装置主体包括: 支撑柱, 支撑柱主 体设置为方形机构, 且支撑柱数量设置为四组; 横板, 横板固定设置于四组支撑柱之间; 竖 轴, 竖轴安装于横板内部, 且竖轴底部固定设置有皮带轮; 皮带轮A, 皮带轮A固定设置于电 机装置轴端, 且电机装置固定设置于横板底部; 皮带轮A与竖轴底部皮带轮之间设置有皮 带; 圆盘, 圆盘固定 设置于竖轴顶部; 驱动柱, 驱动柱固定 设置于圆盘顶部外侧; 所述装置主 体顶部安装有连接装置, 且连接装置内部安装有防护机构; 所述连接装置内侧 安装有第一 混合装置, 且第一混合装置内部安装有第二混合装置 。 [0007]进一步的,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连接架, 连接架固定设置于支撑柱顶部; 连接架底 侧内部开设有方形槽, 且方形槽完全贯穿连接架; 齿 条, 齿条固定设置于连接架内部方形槽 内侧; 竖板, 竖板通过燕 尾槽滑动设置于连接架两侧; 固定板, 固定板固定 设置于竖板底部, 且固定板位于连接架底部; 固定板内部开设有条形槽, 且固定板内部条形槽内侧设置有驱 动柱。 [0008]进一步的, 所述 防护机构包括: 防护杆, 防护杆滑动设置于连接架两侧内部, 且防 护杆数量设置有四组, 并且防护杆后端与连接架外侧之 间设置有弹簧件; 防护板, 防护板固 定设置于两组防护杆前端之 间; 防护板数量设置为两组, 且防护板两组之 间呈对称设置; 连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7663372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亚硝基硫酸脱氟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亚硝基硫酸脱氟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亚硝基硫酸脱氟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亚硝基硫酸脱氟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45:1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