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075068.9 (22)申请日 2022.08.08 (73)专利权人 四方科技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26371 江苏省南 通市通州区兴仁镇 金通公路38 88号 (72)发明人 张建华 曹德云 章波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 合伙) 32235 专利代理师 韩臻臻 (51)Int.Cl. B01D 19/02(2006.01) B01D 19/00(2006.01) B01F 25/43(2022.01) B01F 23/20(2022.01) B01F 35/71(2022.01)B01F 35/75(2022.01) F25B 43/00(2006.01) F25B 45/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带除沫器装置的气液分离 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除沫器装置的气液 分离器, 包括有筒体; 混合集管穿过所述筒体, 并 开设有均布圆孔, 气液混合物 通过所述均布圆孔 均匀喷洒在所述筒体内; 进液集管设置在所述筒 体上, 并开设有落液孔, 制冷剂液体通过所述落 液孔与所述筒体产生冲击; 除沫装置设置在所述 筒体内, 截留细小雾滴, 进行气液分离; 出气口设 置在所述筒体的上部, 向外通气体; 出液口设置 在所述筒体的下部, 向外通液体。 气液混合物从 均布圆孔进入筒体内, 进入筒体内气液混合物有 一个冲击力, 较大的液滴落入筒体底部, 与制冷 剂液体热交换, 细小的液滴由于吸力和冲击后的 反作用力向上运动, 向上运动的液滴经过除沫器 装置, 被除沫装置的丝网拦截, 起到气液分离作 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CN 217854697 U 2022.11.22 CN 217854697 U 1.一种带除沫器装置的气液分离器, 其特 征在于: 包括有 筒体(1); 混合集管(2), 穿过所述筒体(1), 并开设有均布圆孔(23), 气液混合物通过所述均布圆 孔(23)均匀喷洒在所述筒体内; 进液集管(3), 伸进所述筒体(1)内部, 并开设有落液孔(33), 制冷剂液体通过所述落液 孔(33)与所述筒体(1)的内壁产生冲击; 除沫装置(4), 设置在所述筒体(1)内, 截留细小雾滴, 进行气液分离; 出气口(5), 设置在所述筒体(1)的上部, 向外通气体; 出液口(6), 设置在所述筒体(1)的下部, 向外通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除沫器装置的气液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混合集管 (2)的中部设置有隔板(2 2), 气液混合物从所述混合 集管(2)的两端 进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除沫器装置的气液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布圆孔(23) 与所述混合 集管(2)的竖直线的夹角为10 ° ‑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除沫器装置的气液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集管(3) 还包括有从所述筒体(1)一侧穿入的进液管(31)、 设置在所述筒体(1)内部并与所述进液管 (31)连接的出 液管(32), 所述 落液孔(3 3)设置在所述出 液管(3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除沫器装置的气液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落液孔(33)与 所述出液管(32)的竖直线的夹角为3 0° ‑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除沫器装置的气液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沫装置(4) 包括有上层孔板、 下层孔板以及设置在上、 下层孔板之间的丝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除沫器装置的气液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 下层孔 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圆形孔, 所述圆形孔的直径为15 ‑20mm, 两相邻圆形孔的孔距为20 ‑ 3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除沫器装置的气液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沫装置(4) 呈倒V型设置, 两侧之间的夹角为13 0° ‑1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除沫器装置的气液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出气口(5) 上设置有封 板(52), 便 于进行密封测试。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除沫器装置的气液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出液口(6) 内设置有防漩涡装置(7)。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854697 U 2带除沫器装 置的气液分离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气液分离器技 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带除沫器装置的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0002]使用在重力供液系统中的气液分离器, 是一种压力容器, 筒体上有进液口、 气液混 合物进口、 出气口及出液口, 筒体内部空置状态。 当气液混合物进入气液分离器内, 制冷剂 液体依靠自身的重力向下运动, 此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气液分离效果, 通常采用加大筒体直 径设计方法, 充分保证气液混合物(即气态制冷剂与液态制冷剂的混合物)进入筒体后, 气 体的气流速度控制在小于0.8m/s范围内, 这样才 能使气液混合物充分分离, 由于受气流速 度的限制, 此时气液分离器的直径通常做得比较大, 这样一方面增加材料成本, 另一方面容 器大了增加了容器对外跑冷的状况(气液分离器工作时温度能常在0度以下), 最不济的是 系统因此制冷剂的充注量大大增加, 尤其环保与安全放在首位的今天, 制冷剂的低充注设 计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带除沫器装置的气液分离器。 [0004]为完成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除沫器装置的气液分离器, 包括有 [0005]筒体; [0006]混合集管, 穿过所述筒体, 并开设有均布圆孔, 气液混合物通过所述均布圆孔均匀 喷洒在所述筒体内; [0007]进液集管, 伸进所述筒体内部, 并开设有落液孔, 制冷剂液体通过所述落液孔与所 述筒体产生冲击; [0008]除沫装置, 设置在所述筒体内, 截留细小雾滴, 进行气液分离; [0009]出气口, 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上部, 向外通气体; [0010]出液口, 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下部, 向外通液体。 [0011]进一步具体的, 在所述混合集管的中部设置有隔板, 气液混合物从所述混合集管 的两端进入。 [0012]进一步具体的, 所述均布圆孔与所述混合 集管的垂线的夹角为10 ° ‑30°。 [0013]进一步具体的, 所述进液集管还包括有从所述筒体一侧穿入的进液管、 设置在所 述筒体内部并与所述进液 管连接的出 液管, 所述落液孔设置在所述出 液管上。 [0014]进一步具体的, 所述 落液孔与所述出 液管的垂线的夹角为3 0° ‑60°。 [0015]进一步具体的, 所述除沫装置包括有上层孔板、 下层孔板以及设置在上、 下层孔板 之间的丝网。 [0016]进一步具体的, 在所述上、 下层孔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圆形孔, 所述圆形孔的直径 为15‑20mm, 两相邻圆形孔的孔距为20 ‑30mm。 [0017]进一步具体的, 所述除沫装置呈倒V型设置, 两侧之间的夹角为13 0° ‑150°。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7854697 U 3

PDF文档 专利 带除沫器装置的气液分离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带除沫器装置的气液分离器 第 1 页 专利 带除沫器装置的气液分离器 第 2 页 专利 带除沫器装置的气液分离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3 21:36:4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