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62246.1
(22)申请日 2022.08.11
(71)申请人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 研究院有限公
司
地址 200000 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410号
5楼
(72)发明人 石俊杰 朱定国 余欣然 赵珏
蔡心怡 吴中正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天翔 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 24
专利代理师 陈骏键
(51)Int.Cl.
G06Q 10/10(2012.01)
G06Q 50/26(2012.01)
G06T 1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BIM数字孪生的智慧水务信息化管
理平台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BIM数字孪生的智慧
水务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括: 支 撑保障体系层, 其
用于采集各类感知监测数据, 并对采集到的各类
感知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 运行基础信息层, 其
用于对各类运行基础信息进行管理; BIM数字孪
生模型层, 其用于对现实物理环 境的真实还原与
数字化映射, 其用于根据业务管理实际需求, 以
BIM数字孪生为底座, 以运行数据为依据, 以业务
流程为牵引, 构建包括运行控制、 设备信息、 隐蔽
工程、 配电回路等在内的数字孪生应用层, 实现
对物理站点的数字化管理。 本发 明实现在数字空
间对现实站点运行全过程的数字化映射和智能
化模拟, 辅助用户快速、 准确、 科 学决策。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15310939 A
2022.11.08
CN 115310939 A
1.一种基于BIM数字 孪生的智慧水务信息化管理平台,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支撑保障体系层, 所述基础支撑保障体系层用于采集各类感知监测数据, 并对采集到
的各类感知监测数据进行 预处理;
运行基础信息层, 所述 运行基础信息层用于对各类运行基础信息进行 管理;
BIM数字孪生模型层, 所述BIM数字孪生模型层用于对现实物 理环境的真实还原与数字
化映射处 理; 以及
数据融合应用层, 所述数据融合应用层用于根据业务管理实际需求, 以BIM数字孪生模
型层为基础, 以运行数据为依据, 以业务流程为牵引, 构建包括运行控制、 设备信息、 隐蔽工
程、 配电回路等在内的数字 孪生应用层, 实现对物理站点的数字化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数字孪生的智慧水务信息化管理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支撑保障体系层包括:
数据感知监测采集系统, 所述数据感知监测采集系统用于对工程站点内的各个设备进
行数据采集;
数据传输网络系统, 所述数据传输网络系统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 至数据中心;
数据引擎系统, 所述数据引擎系统用于对采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管理、 抽取、 转换、 加
载、 计算与分析处 理; 以及
BIM引擎系统, 所述BIM引擎系统用于对BIM数字孪生模型进行快速加载、 友好交互和高
效显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数字孪生的智慧水务信息化管理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
述运行基础数据包括静态属 性信息、 动态监测数据、 业务运行数据、 地理空间数据、 跨部门
共享数据和运维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数字孪生的智慧水务信息化管理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静态属性信息包括建设年代信息、 生产厂家信息、 保修期信息、 技术参数信息等; 所述动
态监测数据包括视频数据、 水位数据、 流量数据、 闸门开度数据、 电压数据、 水质数据、 氨氮
数据、 浊度数据、 气象数据等; 所述业务运行数据包括预报调 度数据、 工程安全分析数据、 生
产运营数据、 会商决策数据等; 所述地理空间数据包括GIS数据、 BIM模型数据、 环境实景影
像数据等; 所述跨部门共享数据包括气象数据、 水文数据、 交通数据等; 所述运维数据包括
设备保养数据、 工单 数据、 预案数据、 物资数据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数字孪生的智慧水务信息化管理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
述BIM数字孪生模 型层包括站点环境模 型、 建筑结构模型、 设备仪表模型、 机电配套模 型、 给
排水模型、 工艺管线模型以及隐蔽工程模型等。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310939 A
2一种基于BIM数字孪生的智慧水务信息 化管理平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水务管理系统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数字孪生的智 慧水务
信息化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0002]对于水闸、 泵站、 水厂等站点工程, 传统信息化管理手段多是采用数据采集与视频
监视控制系统(SCADA)实现站点设备运行和视频信号采集与自动控制, SCADA组态系统布置
简便、 运行可靠, 同时也存在节 点抖动、 遥信误 发漏发、 系统界面单一、 隐藏工程无法监测等
不足。 基于安全和运行效率, 传统设备管理系统多独立于SCADA系统, 存在设备健康及维保
信息不同步、 使用对象少、 使用效率低; 传统视频监控系统多以周界环境监控为主, 无法对
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和报警, 不利于站点实现无 人值守。
[0003]由此可见, 如何实现多系统融合, 在数字空间对站点运行全过程的数字化映射和
智能化模拟、 线上线下同步仿真运行和设备高效管理, 是水务工程智慧化管理面临的一个
技术难题。
[0004]为此, 本申请人经过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下面将要介
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 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BIM数字
孪生的智慧水务信息化管理平台, 该管理平台适用于水闸、 泵站、 水厂等站 点基于BIM结构、
设备和仪表模型, 关联业务流程数据和设备运行数据, 实现对生产过程和设施设备 的可视
化动态管理和展示。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 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 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基于BIM数字 孪生的智慧水务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括:
[0008]支撑保障体系层, 所述基础支撑保障体系层用于采集各类感知监测数据, 并对采
集到的各类感知监测数据进行 预处理;
[0009]运行基础信息层, 所述 运行基础信息层用于对各类运行基础信息进行 管理;
[0010]BIM数字孪生模型层, 所述BIM数字孪生模型层用于对现实物理环境的真实还原与
数字化映射处 理; 以及
[0011]数据融合应用层, 所述数据融合应用层用于根据业务管理实际需求, 以BIM数字孪
生模型层为基础, 以运行数据为依据, 以业务流程为牵引, 构建包括运行控制、 设备信息、 隐
蔽工程、 配电回路等在内的数字 孪生应用层, 实现对物理站点的数字化管理。
[0012]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支撑保障体系层包括:
[0013]数据感知监测采集系统, 所述数据感知监测采集系统用于对工程站点内 的各个设
备进行数据采集;
[0014]数据传输网络系统, 所述数据传输网络系统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中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5310939 A
3
专利 一种基于BIM数字孪生的智慧水务信息化管理平台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41:0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