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3.080.10 CCS P 28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979—2021 预制装配式涵洞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2021 - 12 - 01 发布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63/T 1979—2021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一般规定 .......................................................................... 1 5 预制构件制作 ...................................................................... 2 6 吊装与运输 ........................................................................ 8 7 安装施工 .......................................................................... 8 8 安全与环保 ....................................................................... 12 I DB63/T 1979—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青海省交通建设 管理有限公司、青海交通投资有限公司、青海西互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蔡军、陈忠宇、李小斌、程永志、李金龙、孔令坤、李国全、张磊、马旭、胡 少东、葸生海、邓景辉、袁永顺、薛海方、沈玉、曾鹏、李凌云、黄红照、李潇、张建鹏、王楠、张金 保、王海静、干求学、郑乐琴。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监督实施。 II DB63/T 1979—2021 预制装配式涵洞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预制装配式涵洞的一般规定、预制构件制作、吊装与运输、安装施工、安全与环保等 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新建及改扩建工程预制装配式涵洞(通道)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 50214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JGJ/T 10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TG/T 3365-02 公路涵洞设计规范 JTG/T 36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F90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DB63/T 1978 公路预制装配式涵洞设计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一般规定 4.1 开工前应组织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全面核查设计文件与现场实际的相符性, 核对预制构件的关键构造尺寸,并应及时上报设计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2 施工前应绘制定位详图,再进行放样施工。 4.3 施工方应校核预制构件设计图,并对预制构件施工预埋件进行技术交底。 4.4 施工方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规定,进行结构施工复核及验算,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 计。 4.5 装配式涵洞工程施工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制定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文明施工的实施方案。 4.6 涵洞进出水口与沟谷应顺直,与上下游导流、排水设施的连接应平顺、稳固,并应保证流水顺畅。 4.7 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及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应符合 JTG/T 3650 规定。 4.8 施工方应对施工作业过程实施全面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 上,按照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 4.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有完整的质量控制及验收资料。 4.10 装配式涵洞施工与质量管理宜采用信息化系统。 1 DB63/T 1979—2021 5 预制构件制作 5.1 工艺流程 预制构件制作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构件预制工艺流程 5.2 施工准备 5.2.1 文件编制 施工方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文件,主要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预制场规划设计; b) 混凝土耐久性的施工工艺及控制措施; c)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 d)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及保障措施; e) 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f) 按照设计文件和混凝土验收标准要求,对预制构件所做的具体规定; g) 混凝土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养生等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及质量检验和评定方法; h) 预制构件施工的专项操作细则和质量检验方法。 5.2.2 技术交底 2 DB63/T 1979—2021 5.2.2.1 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内容和批复的施工技术方案,由施工方组织编制各项技术交 底文件,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b) 施工工艺流程和要求; c) 质量、安全、环保保证措施及安全应急预案; d) 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的要求。 5.2.2.2 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应按要求完成技术交底,交底过程应形成书面记录。技术交底主要包括 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各分项工程的首件试预制施工方法、施工工序与工艺管理以及注意事项、安全防控措施等; b) 关键工程的具体部位、构造尺寸、预埋件、接缝构造、预留孔洞的位置和规格; c) 流水和交叉作业施工阶段划分或施工界面划分; d) 钢筋的规格、品种、数量、焊接程序和施工要求; e) 混凝土配合比及拌和; f) 支模方法及拆模时间; g) 构件浇筑及养护方法; h) 质量控制标准。 5.2.3 试验检测 5.2.3.1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应进行原材料的调查和复检。 5.2.3.2 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进行试验和验证。 5.2.4 预制场建设 5.2.4.1 选址应结合工程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预制构件生产数量、施工标段分布情况、 运输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5.2.4.2 规模应结合预制构件的数量、养生方式、预制工期及存储周期,并综合考虑生产、办公、生 活的需求,合理确定用地规模。 5.2.4.3 布局应根据构件浇筑、养生、存放及运输等因素统筹规划,并根据场地条件、工艺流程以及 生活办公合理布局。 5.2.4.4 预制场地基应根据地质条件和使用分区进行硬化处理,构件浇筑区和存放区台座下地基应满 足存放要求。 5.2.4.5 预制台座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 30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光滑、平整,平整度的允许 偏差每2.0 m应不超过2 mm。 5.2.4.6 预制台座基础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场地基础平整、坚实,并采取排水措施;对于软弱地 基的台座,应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5.2.4.7 钢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数量应按预制总量、预制工期、养生方式及存储 周期、模板效率等因素确定。 5.2.4.8 养生及存放面积应按养生方式及存放周期、模板效率、模板数量、用地效率等因素确定。 5.2.5 设备 5.2.5.1 各类机械设备数量、型号规格应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的要求,同时应保证外观整洁、性 能良好。 5.2.5.2 设备安装调试和使用应符合以下规定: 3 DB63/T 1979—2021 a) b) c) 自动喷淋装置、蒸养棚、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应具有检验合格证明及计量检定,其安装、调试、 拆卸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机械设备应在显著位置悬挂操作规程标识牌,标明设备名称、型号、操作方法、保养要求、安 全注意事项等; 施工方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清洗,并建立特种设备使用、检修、维护台账,保证 设备安全可靠、运转正常。 5.2.6 材料 5.2.6.1 水泥、砂石料、水、钢筋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JTG/T 3365-02规定。 5.2.6.2 根据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原材料进场,对进场材料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损坏、变质,存 储数量应满足生产需求。 5.2.6.3 进场原材料应执行材料准入制度,除应检查其外观、标志、出厂质量证书和试验报告单外, 还应由工地试验室进行抽样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应按报验程序完成报批手续,经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 方可使用。 5.2.6.4 各类原材料进场后应按材料性能和用途合理选择存放场地,堆放整齐,并设立标识牌,标明 规格、产地、数量和检验状态等信息。 5.3 首件试预制 5.3.1 装配式涵洞预制应实行首件试预制。 5.3.2 首件试预制前,应完成相应的技术方案审批程序和所有施工准备工作,并进行施工前各项准备 工作的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试预制。 5.3.3 首件试预制数量应不少于3件(包括各结构型式和尺寸型号),应验证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的可 靠性、合理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混凝土配合比; b) 钢筋加工和钢筋骨架绑扎; c) 模板安装及拆除; d) 混凝土拌和、运输、浇筑和振捣、养生; e) 预制构件的养生、吊装、运输; f) 工料机的最佳组合参数与相关工艺参数。 5.3.4 监理工程师应组织对影响安装质量的平接缝、铰接缝构造进行专项评定,评定内容包括:接缝 尺寸和外观质量。施工方应详细记录评定过程的操作程序和相关数据;监理工程师应全程监督操作过程, 并进行抽检。 5.3.5 首件试预制构件完成后7 d内,施工方应进行书面总结,经监理工程师批复后,方可正式生产。 5
DB63-T 1979-2021 预制装配式涵洞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10:13:2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