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11883.6
(22)申请日 2022.07.29
(71)申请人 四川鼎诺泰成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610036 四川省成 都市金牛区金府路
502号
(72)发明人 鄢家兰
(51)Int.Cl.
G06F 30/13(2020.01)
G06T 17/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城市道路模 型建立分析方法、 系统及存
储介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道路模型建立分析方
法、 系统及存储介质, 该城市道路模型建立分析
方法包括: 高架桥设计基本参数信息提取; 高架
桥模型构建设备设置; 高架桥所属桥台建设信息
分析; 高架桥所属支撑架建设信息分析; 高架桥
所属底座建设信息分析; 高架桥所属外观建设信
息分析; 高架桥建设合理性综合评估; 高架桥建
设合理性 综合管理预警; 本发明减少了人工检测
成本, 同时考虑到高架桥的结构特性, 进而避免
了人工高空作业的风险, 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安
全事故的发生率, 并能够发现高架桥存在的细微
建设安全问题, 检测维度具有全面性, 进而减少
了高架桥投入实际运用后的故障发生率, 且有效
保障了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1页
CN 115186361 A
2022.10.14
CN 115186361 A
1.一种城市道路模型建立分析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S1.高架桥设计基本参数信息提取: 依据设计的高架桥三维立体模型, 从中提取高架桥
对应的设计 基本参数信息;
S2.高架桥模型构建设备设置: 将巡航无人机作为模型构建主体设备, 并通过在巡航无
人机中搭建激光雷达扫描仪, 对建设完成后的高架桥进行扫描, 进而构建高架桥三维立体
模型;
S3.高架桥所属桥台建设信息分析: 依据高架桥三维立体模型, 从中识别出高架桥所属
桥台, 提取高架 桥所属桥台的建设总长度, 并将高架 桥所属桥台进 行区域划分, 得到若干个
高架桥所属桥台子区域, 并将其分别编号为1,2,...,i,...,q,进而提取各高架桥所属桥台
子区域对应的建 设宽度, 由此分析 得到高架桥所属桥台的建 设合理性评价系数;
S4.高架桥所属支撑架建设信息分析: 依据高架桥三维立体模型, 从中识别出高架桥所
属各支撑架, 并将其分别编号为1,2,...,m,...,v,进而提取高架桥所属各支撑架对应的建
设放置角度和建 设高度, 由此分析 得到高架桥所属支撑架对应的建 设合理性评价系数;
S5.高架桥所属底座建设信息分析: 依据高架桥三维立体模型, 从中识别出高架桥所属
各底座, 并将其分别编号为1,2,...,k,...,n,进而提取高架桥所属各底座对应的三维图
像, 由此分析 得到高架桥所属底座对应的建 设合理性评价系数;
S6.高架桥所属外观建设信息分析: 依据高架桥三维立体模型, 从中提取出高架桥对应
的建设三维外观图像, 由此分析 得到高架桥所属外观建 设合理性评价系数;
S7.高架桥建设合理性综合评估: 依据高架桥所属桥台的建设合理性评价系数、 高架桥
所属支撑架对应的建设合理性评价系数、 高架 桥所属底座对应的建设合理性评价系数和高
架桥所属外观建 设合理性评价系数, 由此分析 得到高架桥建 设合理性综合评价系数;
S8.高架桥建设合理性综合管理预警: 基于高架桥建设合理性综合评价系数对高架桥
的建设合理性进行综合管理预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城市道路模型建立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架桥对
应的设计基本参数信息包括: 桥台的设计总长度、 桥台的设计宽度、 支撑架的设计放置角
度、 各支撑架的设计高度、 各底座对应各检测 点的设计三维坐标和高架桥的设计三维外观
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模型建立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 中
分析得到高架桥所属桥台的建 设合理性评价系数, 其具体分析 过程为:
S31:将高架桥所属桥台的建设总长度与桥台的设计总长度进行对比, 计算高架桥所属
桥台的总长度建设合理性评价系数,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δ
表示为高架 桥所属桥台的总长度建设合理性评价系数, len ′表示为高架 桥所属桥台的建设
总长度, len0表示为高架桥所属桥台的设计总长度;
S32:将各高架桥所属桥台子区域对应的建设宽度与桥台的设计宽度进行对比, 计算高
架桥所属桥台的宽度建 设合理性评价系数, 其计算公式为:权 利 要 求 书 1/4 页
2
CN 115186361 A
2其中
表示为高架桥所属桥台的宽度建设合理性评价系
数, KD0表示为桥台的设计宽度, kdi表示为第i个高架桥所属桥台子区域对应的建 设宽度;
S33:基于高架桥所属桥台的总长度建设合理性评价系数和高架桥所属桥台的宽度建
设合理性评价系数, 进而计算高架桥所属桥台的建设合理性评价系数,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表示为高架桥所属桥台的建设合理性评价系数, a1和a2分
别表示为设定的高架桥所属桥台的建 设总长度和建 设宽度对应的合理性评价 修正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模型建立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4中
分析得到高架桥所属支撑架对应的建 设合理性评价系数, 其具体分析 过程为:
S41:将高架桥所属各支撑架与底座之间形成的角度记为建 设放置角度;
S42:将高架桥所属各支撑架对应的建设放置角度和支撑架的设计放置角度进行对比,
计算高架桥所属支撑架对应的建 设放置角度合理性评价系数,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表示为高架桥所属支撑架对应的建设放置角度合理
性评价系数, θ0″表示为支撑架的设计 放置角度, θm表示为高架桥 所属第m个支撑架对 应的建
设放置角度;
S43:将高架桥所属各支撑架对应的建设高度和各支撑架的设计 高度进行对比, 计算高
架桥所属支撑架对应的建 设高度合理性评价系数,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η表示为高架桥所属支撑架对应的建设高度合理性评价系
数, H0m表示为第m个支撑架的设计高度, hm′表示为高架桥所属第m个支撑架对应的建设高
度, e表示 为自然常数;
S44:基于高架桥所属支撑架对应的建设放置角度合理性评价系数和高架桥所属支撑
架对应的建设高度合理性评价系数, 进而计算高架 桥所属支撑架对应的建设合理性评价系
数,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μ表示为高架桥所属支撑架对应的建设
合理性评价系数, χ1和 χ2分别表示为设定的高架桥所属支撑架的建设放置角度和建设高度
对应的合理性评价 修正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模型建立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5 中
分析得到高架桥所属底座对应的建 设合理性评价系数, 其具体过程 为:
S51:依据高架桥所属各底座对应的三维图像, 从中勾勒出各底座对应的外形轮廓, 进
而对高架桥所属各底座进行三维坐标系构建;
S52:按照预设的距离间隔对高架桥所属各底座进行检测点布设, 并将各检测点分别编
号为1,2, ...,j,...,r,进而获取高架桥所属各底座对应各检测点的建 设三维坐标;权 利 要 求 书 2/4 页
3
CN 115186361 A
3
专利 一种城市道路模型建立分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46:4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