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32260.X (22)申请日 2022.07.14 (71)申请人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 司 地址 51044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 道北833号 申请人 广州建设工程质量 安全检测中心有 限公司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季璇 胡贺松 陈航 崔皓  (74)专利代理 机构 深圳国海智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 合伙) 44489 专利代理师 刘军锋 (51)Int.Cl. G06F 30/13(2020.01)G06F 30/25(2020.01) G06F 30/28(2020.01) G06F 113/08(2020.01) G06F 119/14(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基坑抗渗流稳定 性计算方法及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基 坑抗渗流稳定性计算方法及系统, 其方法包括, 首先提取和储存Revit平台中的基坑模型的数据 信息, 其次, 根据数学模型和数据信息来验算基 坑模型的基坑抗渗流稳定性, 再次, 将基坑抗渗 流稳定性判定结果进行反馈, 结束基坑抗渗流稳 定性的计算, 其系统包括信息提取模块、 信息分 析模块、 信息反馈模块; 信息提取模块, 提取和储 存Revit平台中的模型的数据信息; 信息分析模 块, 与信息提取模块连接, 用于根据数学模型和 数据信息来验算基坑模型的基坑抗渗流稳定性; 信息反馈模块, 与信息分析模块连接, 用于将验 算结果反馈至用户的终端, 通过本基坑抗渗流稳 定性计算方法和系统来使基坑抗渗流稳定性的 计算智能化和高效化。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 CN 115221585 A 2022.10.21 CN 115221585 A 1.一种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基坑抗渗流稳定性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 骤: 提取和储存Revit平台中的基坑模型的数据信息; 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渗流作用分 项系数、 基坑内外土体的渗流水头、 渗流路径水平段总长度、 渗流路径垂直段总长度、 渗流 路径垂直段换算 成水平段的换算系数、 坑底土颗粒比重、 坑底土的天然孔隙比、 抗渗流分项 系数; 根据数学模型和所述数据信息来验算所述基坑模型的基坑 抗渗流稳定性; 其中, 所述数学模型包括基坑抗渗流稳定性验算模型, 若所述基坑抗渗流稳定性验算 模型成立, 判定基坑抗渗流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 若所述基坑抗渗流稳定性验算模型不成 立, 判定基坑 抗渗流稳定性 不符合设计要求; 所述基坑 抗渗流稳定性验算模型为: 式中: τq为渗流作用分项系数; hy为基坑内外土体的渗流水头; ∑La为渗流路径水平段 总长度; ΣLb为渗流路径垂直段总长度; ms为渗流路径垂直段换算成水平段的换算系数; Gs 为坑底土颗粒比重; e为 坑底土的天然孔隙比; τRq为抗渗流分项系数; 将基坑抗渗流稳定性判定结果进行反馈, 结束基坑 抗渗流稳定性的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evit二 次开发的基坑抗渗流稳定性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数学模型还包括抗承压水稳定性验算模型, 所述数据信息还包括承压含水层顶部 的水压力标准值、 承压含水层顶面至坑底间各土层的重度、 承压含水层顶面至坑底间各土 层的厚度、 抗承压水分项系数, 若基坑开挖面以下存在 承压含水层且其上部存在不透水层,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抗承压水稳定性验算模型和所述数据信息来验算所述基坑模型 的不透水层的抗承压水稳定性, 若所述抗承压水稳定性验算模型成立, 判定基坑抗承压水 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 若所述数 学模型不成立, 判定基坑 抗承压水 稳定性不符合设计要求; 将基坑抗承压水 稳定性判定结果进行反馈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Revit二 次开发的基坑抗渗流稳定性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抗承压水 稳定性验算模型为: 式中: τq为渗流作用分项系数; Qwe为承压含水层顶部的水压力标准值; τi为承压含水层 顶面至坑底间各土层的重度; hi为承压含水层顶面至坑底间各土层的厚度; τRy为抗承压水 分项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基坑抗渗流稳定性计算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渗流作用分项系数为1.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evit二 次开发的基坑抗渗流稳定性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 于, 在单排帷幕幕墙时, 所述渗流路径垂 直段换算 成水平段的换算系数为 1.50, 在多排帷幕 幕墙时, 所述 渗流路径垂直段换算成水平段的换算系数为2.0 。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Revit二 次开发的基坑抗渗流稳定性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221585 A 2于, 所述抗承压水分项系数为1.0 5。 7.一种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基坑抗渗流稳定性的计算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信息提 取模块、 信息分析模块、 信息反馈模块; 所述信息提取模块, 提取和储存Revit平台中的所述模型的数据信息; 其中所述数据信 息包括渗流作用分项系数、 基坑内外土体的渗流水头、 渗流路径水平段总长度、 渗流路径垂 直段总长度、 渗流路径垂直段换算 成水平段的换算系数、 坑底土颗粒比重、 坑底土的天然孔 隙比、 抗渗流分项系数; 所述信息分析模块, 与所述信息提取模块连接, 用于根据数学模型和所述数据信息来 验算所述基坑模型的基坑 抗渗流稳定性; 其中, 所述数学模型包括基坑抗渗流稳定性验算模型, 若所述基坑抗渗流稳定性验算 模型成立, 判定基坑抗渗流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 若所述基坑抗渗流稳定性验算模型不成 立, 判定基坑 抗渗流稳定性 不符合设计要求; 所述基坑 抗渗流稳定性验算模型为: 式中: τq为渗流作用分项系数; hy为基坑内外土体的渗流水头; ΣLa为渗流路径水平段 总长度; ΣLb为渗流路径垂直段总长度; ms为渗流路径垂直段换算成水平段的换算系数; Gs 为坑底土颗粒比重; e为 坑底土的天然孔隙比; τRq为抗渗流分项系数; 所述信息反馈模块, 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连接, 用于将所述验算结果反馈至用户的终 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Revit二 次开发的基坑抗渗流稳定性的计算系统, 其特征 在于, 所述数学模型还包括抗承压水稳定性验算模型, 所述信息提取模块提取 的数据信息 还包括承压含水层顶部的水压力标准值、 承压含水层顶面至坑底间各土层的重度、 承压含 水层顶面至坑底间各土层的厚度、 抗承压水分项系 数, 若基坑开挖面以下存在承压含水层 且其上部存在不透水层, 所述信息 分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抗承压水稳定性验算模型和所 述数据信息来验算所述基坑模型的不透水层的抗承压水稳定性, 若所述抗承压水稳定性验 算模型成立, 判定基坑抗承压水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 若所述数学模 型不成立, 判定基坑抗 承压水稳定性不符合设计要求; 所述信息反馈模块还用于将基坑 抗承压水 稳定性判定结果进行反馈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Revit二 次开发的基坑抗渗流稳定性的计算系统, 其特征 在于, 所述 抗承压水 稳定性验算模型为: 式中: τq为渗流作用分项系数; Qwe为承压含水层顶部的水压力标准值; τi为承压含水层 顶面至坑底间各土层的重度; hi为承压含水层顶面至坑底间各土层的厚度; τRy为抗承压水 分项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基坑抗渗流稳定性的计算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渗流作用分项系数为1.0, 在单排帷幕幕墙时, 所述渗流路径垂直段换算成水 平段的换算系数为1.50, 在多排帷幕幕墙时, 所述渗流路径垂直段换算成水平段的换算系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221585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基坑抗渗流稳定性计算方法及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基坑抗渗流稳定性计算方法及系统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基坑抗渗流稳定性计算方法及系统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基坑抗渗流稳定性计算方法及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46:4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