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66856.1
(22)申请日 2022.07.22
(71)申请人 张进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赵岗路5
号1幢104室
(72)发明人 张进
(74)专利代理 机构 安徽中辰臻远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4175
专利代理师 刘朝琴
(51)Int.Cl.
H02K 11/30(2016.01)
H02K 11/33(2016.01)
H02K 11/26(2016.01)
H02K 11/27(2016.01)
H02K 11/215(2016.01)H02K 7/10(2006.01)
H02K 5/24(2006.01)
H02K 5/18(2006.01)
H05K 7/20(2006.01)
H05K 5/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体化动力单 元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体化动力单元, 涉及永磁无刷
直流同步电机的驱动与控制领域。 该一体化动力
单元, 包括驱动机构和输出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
的一端通过多个隔热垫片与输出机构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 包括驱动器前盖和散热后座, 所述
驱动器前盖和散热后座之间通过多个螺栓固定
连接, 所述散热后座远离驱动器前盖的一端通过
多个螺栓固定设置有散热风扇, 所述驱动器前盖
的内部通过散热绝缘垫和多个螺栓固定设置有
电路板。 公开了一体化动力单元, 该装置综合各
类传统动力系统优势于一身, 打造符合新能源、
AGV小车、 工业机器人各种自动化领域自由应用
的一体化动力单元, 并且连接和拆卸都更加方
便, 安全性和稳定性高, 具有较强的减震效果, 其
使用寿命更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115085483 A
2022.09.20
CN 115085483 A
1.一体化动力单元, 包括驱动 机构(2)、 连接机构(4)和输出机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
驱动机构(2)的一端通过多个隔热垫片(3)与输出机构(1)固定连接, 所述 驱动机构(2)包括
驱动器前盖(201)和散热后座(202), 所述 驱动器前盖(201)和散热后座(202)之间通过多个
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后座(202)远离驱动器前盖(201)的一端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设置有
散热风扇(205), 所述 驱动器前盖(201)的内部通过散热绝缘垫和多个螺栓固定 设置有电路
板(206), 所述电路板(206)与输出机构(1)之间贯穿隔热垫片(3)设置有三个电机线和五根
霍尔信号线(207);
所述连接机构(4)包括上部连接板(401), 所述上部连接板(401)下端面中心处固定设
置有外螺纹加强座(402), 所述外螺纹加强座(402)的下端螺纹套接有内螺纹座(411), 所述
内螺纹座(411)的内壁靠下端处呈等间距状固定 设置有多个橡胶连接座(404), 多个所述橡
胶连接座(404)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减震伸缩杆(407), 多个所述减震伸缩杆(407)的下端
均固定设置有阻尼器(406), 多个所述阻尼器(406)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下部连接座(403), 多
个所述减震伸缩杆(407)的杆身上均活动套设有减震弹簧(40 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动力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机构(1)包括直流无
刷电机(101), 所述直流无刷电机(101)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电机散热后盖(102)和 减速
机构(103), 所述减速机构(103)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输出轴(104), 所述电机散热后盖
(102)和驱动器前盖(201)之间通过隔热垫片(3)设置有预留间隙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动力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206)板身上分别
设置有中央控制器、 电源转换部 分、 三相桥式驱动与输出部 分、 电压、 电流检测、 故障检测与
保护、 通讯电路以及多种连接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动力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风扇(205)设置为选
装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动力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后座(202)远离输出
机构(1)的一侧设置有激光雕刻标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动力单 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风扇(20 5)风向朝外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动力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器前盖(201)上端面
靠前端处和靠后端处分别开设有控制线出线孔(20 3)和主电源出线孔(2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动力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连接板(401)与内螺
纹座(411)之间通过多个连接 螺栓(410)固定连接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动力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连接座(403)的下端
面靠边处开设有多个下连接孔(408), 所述上部连接板(401)的上端面靠边处开设有多个上
连接孔(409)。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085483 A
2一体化动力单元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永磁无刷直 流同步电机的驱动与控制领域, 具体为 一体化动力单 元。
背景技术
[0002]同步电动机是由直流供电的励磁磁场与电枢的旋转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转矩, 以
同步转速旋转的交流电动机。 同步电动机是属于交流电机, 定子绕组与 异步电动机相同, 它
的转子旋转速度与定 子绕组所产生的旋转磁场的速度是一样的, 所以称为同步电动机 。
[0003]现有技术方案分中, 因技术问题, 电控部分与电机和减速机分离, 限制了应用场
景, 使用时需要选择通讯、 控制方式、 控制逻辑参数匹配的驱动控制装置构成控制系统, 给
应用带来很多不便, 同时其电机与其他设备连接时都较为牢固拆卸时不方便, 并且不具备
减震效果, 使得电机在使用时容 易损坏, 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0004](一)解决的技 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体化动力单元, 阻断电机热量向驱动控制
器的传递, 并优化各自的散热结构, 解决了电控部分与电机和减速机分离, 限制了应用场
景, 使用时需要选择通讯、 控制方式、 控制逻辑参数匹配的驱动控制装置构成控制系统, 给
应用带来很多不便, 同时其电机与其他设备连接时都较为牢固拆卸时不方便, 并且不具备
减震效果, 使得电机在使用时容 易损坏, 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 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体化动力单元, 包括驱动
机构和输出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通过多个隔热垫片与输出机构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
机构包括驱动器前盖和散热后座, 所述驱动器前盖和散热后座之间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
接, 所述散热后座远离驱动器前盖的一端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设置有散热风扇, 所述驱动器
前盖的内部通过散热绝缘垫和多个螺栓固定设置有电路板, 所述电路板与输出机构之 间贯
穿隔热垫片设置有三个电机线和五根霍尔信号线;
[0008]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上部连接板, 所述上部连接板下端面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外螺纹
加强座, 所述外螺纹加强座的下端螺纹套接有内螺纹座, 所述内螺纹座的内壁靠下端处呈
等间距状固定 设置有多个橡胶连接座, 多个所述橡胶连接座的下端均固定 设置有减震伸缩
杆, 多个所述减震伸缩杆 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阻尼器, 多个所述阻尼器的下端固定设置有
下部连接座, 多个所述减震伸缩杆的杆身上均活动套设有减震弹簧。
[0009]优选的, 所述输出机构包括直流无刷电机, 所述直流无刷电机 的两端分别固定设
置有电机散热后盖和减速机构, 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输出轴, 所述电机散热
后盖和驱动器前盖之间通过隔热垫片设置有预留间隙空间。
[0010]优选的, 所述电路板板身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电路板板身上分别设置有中央控制
器、 电源转换部分、 三相桥式驱动与输出部分、 电压、 电流检测、 故障检测与保护、 通讯电路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5085483 A
3
专利 一体化动力单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1:47:5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