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CCS B 43 新 4107 乡 市 地 方 标 准 DB4107/T 490—2021 肉鹅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2021 - 04 - 14 发布 2021 - 05 - 14 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07/T 490—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原阳县云波鹅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新乡市牧野区农 业农村局、新乡市畜产品监测检验中心、新乡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韦光辉、陈仕均、魏里朋、刘卫彩、孙芳、李乐、陶云波、魏刚才。 I DB4107/T 490—2021 肉鹅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肉鹅饲养场的环境与饲养管理,包括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引种、饲料、饲养管理、 卫生防疫、出栏、检疫、生产记录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新乡市肉鹅的饲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32148 家禽健康养殖规范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30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5339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家禽产地检疫规程.2010年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要求 场址选择 肉鹅场址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排水良好、有足够和卫生的水源,鹅场周围3 km 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屠宰场等污染源,与其他养殖场的间隔距离至少1 km以上。鹅场还应距离交通 主干线、城市、村庄和城镇居民点一公里以上,交通便利,场区主要路面硬化。不应建在水源保护区上 游和食品加工厂上风方向。不得在传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内新建鹅场。 空气质量 1 DB4107/T 490—2021 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要求。 水质量 养殖场要有稳定的水源,有水质检验报告。鹅的饮水质量应符合NY 5027的要求。 鹅舍环境 舍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满足不同阶段需要;舍内的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88要求;鸡舍应有防 鸟、防鼠设施。 5 引种 所饲养的肉鹅应均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合格种鹅场引种,或由该类场提供种蛋经专业 孵化场孵化合格的健康雏鹅。 6 饲料 鹅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应符合NY 5032和GB 13078要求,建议参考使用饲养品种饲养手册提供的营养 标准。 7 饲养管理 饲养方式 7.1.1 舍饲 舍饲多为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这种管理方式多采用育雏(0~4周龄)和育肥(5~10周龄)的两段式 饲养。除按鹅的营养需要饲喂配合饲料外,还需喂给足量的牧草,任其自由采食。 7.1.2 放牧 放牧饲养方式是以放牧为主,适当补饲精料。一般雏鹅在10~15日龄即开始短时间放牧,逐步过渡 到全日放牧,并适当补饲精料。放牧鹅群的数量可大可小,视放牧地条件而定。 育雏期(0~4 周)的饲养管理 7.2.1 雏鹅的选择 健康雏鹅的外在表现是:羽毛有光泽,颜色应符合品种的标准;脐部应收缩良好,周围无血斑和水 肿,脐带干硬或已脱落;腹部收缩良好,有弹性和柔软的感觉;蹠和蹼应有光泽,颜色鲜明,趾和蹼伸 展自如无弯曲。选择雏鹅的步骤“一看、二听、三摸”,在雏鹅群中按外观选出头部昂起,眼有神,站 立和走动有力的;叫声有力的雏鹅;被抓起时挣扎有力的,最后确定入选。 7.2.2 饮水 2 DB4107/T 490—2021 即出壳后的雏鹅第一次饮水。如果喂水太迟,造成机体失水过多,出现干爪鹅,影响雏鹅的生长发 育,甚至引起雏鹅的死亡。雏鹅的饮水最好使用小型饮水器或浅水盆、水盘,但不宜过大,盘中水深度 不超过1 cm,以雏鹅绒毛不湿为原则。 7.2.3 开食 雏鹅出壳后12 h~24 h内应让其采食,初生雏鹅及时开食,有利于提高雏鹅成活率。可将饲料撒在 浅食盘或塑料布上,让其自由啄食。2日龄后即可逐渐增加青绿饲料或青菜叶的喂量,可以单独饲喂, 但应切成细丝状。 7.2.4 雏鹅的饲养环境 一周龄雏鹅的育雏温度是28℃~32℃,以后每周下降3℃~4℃,直至18℃左右。前两周的相对湿度 为60%~65%,第三周的相对湿度为65%~70%,第四周的相对湿度为70%~75%。每平方中小型鹅的饲养密 度:1周龄为15~20只,2周龄为10~15只,3周龄为6~10只,4周龄为5~6只。每平方大型鹅的饲养密 度:1周龄为12~15只,2周龄为8~10只,3周龄为5~8只,4周龄为5~6只。在育雏期间应注意室内的 通风换气,保持舍内垫料的干燥、新鲜,空气的流通及地面的干燥清洁。 生长-育肥期(29 日龄至上市)的饲养管理 7.3.1 饲料搭配 此阶段的肉用仔鹅生长速度快、采食量大,要注意提供充足的青绿饲料,合理搭配日粮,以降低饲 养成本。 7.3.2 饲养密度与分群饲养 随着日龄增加,鹅体格逐渐增大,应降低饲养密度。中型鹅种一般为每平方4~5只。并按个体大小 和体质强弱分群饲养,以提高群体的整齐度。 7.3.3 短期育肥 生长期鹅饲养至60日龄时应该进行育肥,育肥期一般为10 d~14 d,以增加出栏体重和膘情,可以 迅速增膘长肉、沉积脂肪、增加体重,改善肉的品质。目前较多采用的育肥方法有放牧育肥、舍养育肥 和填饲育肥等。养殖户应根据自己的饲养规模、场地、设备等条件正确地选择育肥方法。 7.3.3.1 放牧育肥 以放牧为主的鹅群,利用作物收割后残留的谷物进行育肥是最经济实惠的育肥方法。此种育肥方法 应当掌握当地作物的收割季节,提前引进雏鹅,并进行育雏。物色好放牧田地后,随着作物收割时间的 早晚顺序一路放牧,到收割结束时,鹅群已育肥,应尽快上市。 7.3.3.2 舍饲育肥 育肥方法以舍饲和自由采食居多,日饲3次,夜间1次。饲料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为主,加一些 蛋白质饲料,也可以使用配合饲料和青绿饲料混喂。育肥后期应先喂精饲料,后喂青绿饲料。育肥期要 限制鹅的活动,控制光照和保证安静,减少外界对鹅的刺激,让其尽量多休息,使体内脂肪迅速沉积。 供给充足的饮水,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同时,还要对场地经常进行清洁和消毒,预防和防止疾病的发 生。 3 DB4107/T 490—2021 7.3.3.3 填饲育肥 将配合好的饲料加水拌成干泥状,放置3 h~4 h,待饲料全部软化后制成直径1.5 cm的条状食条。 然后,夹住鹅的后脑部,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喙分开,用右手将食条强制填人鹅的食道。每填一条,用 手顺着食道轻轻地推动一下,帮助鹅吞下,每天进行3~4次。每次填饲后,将鹅放入安静的鹅舍内歇息, 经过10 d~14 d后,鹅体内脂肪沉积增多,育肥完成。 7.3.4 育肥标准 膘情等级的判断依据是翼下两侧体躯皮下脂肪的发育程度,可分为三个等级。其中皮下摸到脂肪增 厚,有板栗大小,结实,富有弹性的为上等肥度;皮下摸到板栗大小疏松小团快的为中等肥度;皮下摸 不到脂肪团,皮肤可以活动的为下等肥度。下等肥度还需继续育肥几日,待达到中等肥度以上时即可销 售。 8 卫生防疫 环境卫生条件 鹅场的环境卫生条件应符合NY/T 388要求,污水、污物处理应符合GB 18596要求。 8.1.1 鹅舍建筑布局 鹅场的生产区和生活区必须相互隔离,场内人员、动物以及物品的运转应采取单一流向,净道和污 道不交叉,防治污染和疫病传播。 8.1.2 鹅舍设备卫生要求 鹅舍内的饲养管理设备应干净无污染,并且要便于清洗、消毒和检测。 8.1.3 鹅舍卫生要求 鹅舍建筑应符合卫生防疫要求,育雏室内墙表面、地面应光滑平整,并耐酸或耐碱消毒液,墙面不 易脱落,耐磨损,不含有毒有害建筑材质。还应具备良好的防鼠、防虫以及防鸟设施。鹅舍及运动场地 面应有不低于20 cm落差斜坡面。 消毒 8.2.1 原则 所有消毒措施应符合GB/T 16569要求。消毒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防止交叉污染。 8.2.2 消毒剂 所用消毒药物应符合NY 5030要求。 8.2.3 消毒制度 8.2.3.1 环境消毒 4 DB4107/T 490—2021 鹅舍环境每两至三周用2%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一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 一至两个月用百毒杀或消毒威消毒一次。大门口设置消毒池。 8.2.3.2 人员消毒 工作人员在上岗之前需取得健康合格证,并要定期进行体检。进入生产区要经过消毒更衣。 8.2.3.3 鹅舍消毒 进鹅或转群前将鹅舍彻底清理清扫干净,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用消毒药物全面喷洒,最后密闭熏 蒸消毒。 8.2.3.4 带鹅消毒 每周带鹅消毒1~2次。常用药物为0.3 %过氧乙酸、0.1 %次氯酸钠。 8.2.3.5 设备用具消毒 运输雏鹅的车辆要进行清洗消毒;饮水用具、饲喂用具每周消毒1次。 8.2.3.6 鹅舍空置 鹅舍清洗、消毒完毕后至下一批次鹅进舍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应少于两周,鹅舍空置期间,还应密封 鹅舍,防止野鸟和鼠类等进入鹅舍。 对外隔离 鹅场门口应设有消毒池和消毒间,进出人员和车辆必须经过消毒池,消毒池的消毒液可选用2%氢氧 化钠溶液,但需定期更换,保持其有效性。同时鹅场出入口还应设立“谢绝参观”标志。鹅场内不能同 时饲养其他动物。 防疫 鹅场疫病预防应符合NY/T 5339的要求,同时还要结合鹅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疫苗、免疫程 序和方法进行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兽药使用 鹅场兽药的使用应符合NY 5030要求。 疫病的处置 鹅场一旦发生可疑传染病时,将可疑传染病肉鹅隔离,派专人进行饲养管理。对患病肉鹅停留过的 场地以及接触过的所有东西,都要进行消毒处理。当患病肉鹅发生死亡的,应将其尸体完整保存下来。 并做好个人防护。在法定疫病认定人员到来之前,不得随意自行宰杀。患病以及死亡肉鹅的皮、肉、内 脏未经法定检疫人员的检疫不可食用。当发生可疑传染病而且需要封锁时,禁止一切畜禽进出养殖场。 并限制人员的流动。最后,对鹅群实施清群和净化处置,同时,全场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病死或淘汰 鹅尸体的无害化处置。 废弃物的处理 5 DB4107/T 490—2
DB4107-T 490-2021 肉鹅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新乡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3:57:0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