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227656.8
(22)申请日 2022.10.09
(71)申请人 中国水产科 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
中心
地址 214128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南泉镇
壬港社区薛家里69号
(72)发明人 高建操 徐钢春 聂志娟 邵乃麟
陈德芝 郑尧 孙毅 朱昊俊
杜金梁 曹丽萍 高俊 胡佳雯
车思璐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732
专利代理师 徐健
(51)Int.Cl.
A01K 61/20(2017.01)A01K 63/00(2017.01)
A01K 63/04(2006.01)
C12M 1/107(2006.01)
C12M 1/38(2006.01)
C12M 1/02(2006.01)
C12M 1/00(2006.01)
C12R 1/89(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培养蟹苗活饵的工程化循环水系统构
造及方法
(57)摘要
一种培养蟹苗活饵的工程化循环水系统构
造及方法, 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包括: 仓储系
统和活饵培养系统, 仓储系统包括投料门、 出料
口和出料管; 活饵培养系统包括肥料预混池、 小
球藻培养池、 活饵培养池、 分级过滤池和活饵收
集池五个区域; 沼气为红外线沼气取暖炉提供热
量, 材料发酵后通过出料管到达肥料预混池, 同
时通过水泵B将活饵收集池中的水抽入肥料预混
池, 使水流依次流经活饵培养系统的五个区域,
通过气提水装置使发酵肥进入小球 藻培养池, 发
酵肥以及产生的藻类流向活饵培养池, 轮虫成熟
后, 进入分级过滤池经过滤网筛选, 进入活饵收
集池中的活饵收集网袋; 本发明具有环保高效、
投资成本低、 耗能低、 对环境无污染, 供应稳定安
全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115486393 A
2022.12.20
CN 115486393 A
1.一种培养蟹苗活饵的工程化循环水系统构造,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仓储系统和活饵培
养系统, 所述仓储系统包括仓体(1)、 投料门(6)、 出料口(13)和出料管(15); 所述活饵培养
系统包括红外线沼气取 暖炉(11)、 肥料预混池(17)、 小球藻培养池(18)、 活饵培养池(19)、
分级过滤池(20)、 活饵收集池(21)、 增氧机(22)、 微孔(23)、 气提水装置(24)、 水泥涵管
(25)、 大号过 滤网(26)、 小号过 滤网(27)、 堤坝(28)和活饵收集网袋(2 9);
所述投料门(6)开设在仓体(1)的前后 两面, 出料口(13)与仓体(1)连接, 并设置在仓体
(1)的底部, 出料管(15)一侧与出料口(13)连接, 另一侧与肥料预混池(17)连接, 所述增氧
机(22)通过管道与肥料预混池(17)、 小球 藻培养池(18)和活饵培养池(19)中的微孔(23)连
接, 气提水装置(24)安装在肥料预混池(17)与小球藻培养池(18)以及 小球藻培养池(18)与
活饵培养池(19)之间, 用于调节肥力供应, 所述活饵培养池(19)与分级过滤池(20)通过水
泥涵管(25)连通, 堤坝(28)间隔设置在分级过滤池(20)与活饵收集池(21)之间, 所述大号
过滤网(26)与小号过滤网(27)安装在堤坝(28)上, 且大号过滤网(26)套设在小号过滤网
(27)外侧, 所述活饵收集网袋(2 9)预埋在堤坝(28)的中空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蟹苗活饵的工程化循环水系统构造, 其特征在于, 所
述仓储系统还包括沼 气阀接口(8)和沼 气管道(9), 所述活饵培养系统还包括红外线沼 气取
暖炉(11), 沼 气阀接口(8)安装在仓体(1)上侧, 沼气管道(9)一端与沼 气阀接口(8)连接, 另
一端与红外线沼气取暖炉(1 1)连接, 红外线沼气取暖炉(1 1)安装在小球藻培 养池(18)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蟹苗活饵的工程化循环水系统构造, 其特征在于, 所
述仓体(1)四周由墙面(2)组成, 方管(4)安装在墙面(2)顶部, 透明彩钢板(3)安装在方管
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培养蟹苗活饵的工程化循环水系统构造,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透明彩钢板(3)一侧设置有可拆卸式遮阳网(5), 可拆卸式遮阳网(5)安装在墙面(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培养蟹苗活饵的工程化循环水系统构造,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墙面(2)上侧固定安装有机 械型压力阀(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蟹苗活饵的工程化循环水系统构造, 其特征在于, 所
述肥料预混池(17)、 小球藻培 养池(18)和活饵 培养池(19)一侧设置有温棚(1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培养蟹苗活饵的工程化循环水系统构造, 其特征在于, 所
述仓体(1)外侧设置有水泵A(14), 水泵A(14)通过管道与进水阀(12)连接, 进水阀(12)安装
在仓体内部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蟹苗活饵的工程化循环水系统构造,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出料管(15)上设置有出 料阀(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蟹苗活饵的工程化循环水系统构造,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活饵收集池(21)中设置有水泵B(3 0), 水泵B(3 0)上固定安装有浮球(31)。
10.一种培 养蟹苗活饵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待发酵 材料通过投料门(6)放入, 并进行仓体(1)内部的通 风换气;
S2: 发酵材料在发酵期间通过机械型压力阀(7)监控沼气生成进度, 并且定期添加发酵
材料;
S3: 沼气生成后, 打开沼气阀接口(8), 沼气通过沼气管道(9)为红外线沼气取暖炉(11)
提供热量, 提高小球藻培 养池(18)的温度为 早期培养海水小球藻提供免费的清洁能源;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486393 A
2S4: 在进行步骤S3的同时, 仓体(1)中的发酵材料发酵完成, 开启进水阀(12)进水, 打开
出料阀(16), 发酵产物 通过出料口(13)与出料管(15)到达肥料预混池(17), 同时通过水泵B
(30)将活饵收集池(21)中的水快速抽入 肥料预混池(17), 使水流自动依次流经肥料预混池
(17)、 小球藻培养池(18)、 活饵培养池(19)、 分级过滤池(20)、 活饵收集池(21), 在肥料预混
池(17)中通过微孔(23)增氧曝气促进发酵肥稀释水溶, 并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发酵肥中的
一些有害物质氧化分解, 通过气提水装置(24)调节肥力的供应, 使发酵肥进入小球藻培养
池(18), 小球藻培 养池(18)中的小球藻吸 收了发酵 肥后, 促进了增殖;
S5: 小球藻培养池(18)中的发酵肥以及产生的藻类流向活饵培养池(19), 用于培养轮
虫;
S6: 活饵培养池(19)中的轮虫培养成熟后, 通过水泥涵管(25)进入分级过滤池(20), 经
大号过滤网(26)与小号过滤网(27)筛选作为饵料的轮虫, 通过筛选的轮虫进入活饵收集池
(21)中的活饵收集网袋(2 9)。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486393 A
3
专利 一种培养蟹苗活饵的工程化循环水系统构造及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20:0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