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718542.7 (22)申请日 2022.06.17 (71)申请人 苏州科技大 学 地址 215009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学府路 99号 (72)发明人 李雅婕 孔维康 叶静 梁卓彦  乔佳宜 刘佳杭 孟子怡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210 3 专利代理师 俞春雷 (51)Int.Cl. C12N 1/12(2006.01) C12N 1/38(2006.01) C12M 1/00(2006.01) C12M 1/04(2006.01)C12M 1/08(2006.01) C12M 1/24(2006.01) C12P 7/6463(2022.01) C02F 3/32(2006.01) C12R 1/89(2006.01) C02F 101/34(2006.01) (54)发明名称 产油微藻的培 养方法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产油微藻的培养方法, 包 括如下步骤: 配制含酚培养液, 所述含酚培养液 中的酚浓度为150 ‑200mg/L, pH为7.0 ‑7.1; 将所 述含酚培养液与藻液混合后进行培养, 培养过程 中的温度为26 ‑28℃; 所述藻液中的藻细胞密度 为0.6‑0.7*107cells/mL; 所述培养阶段的初始 光照强度为8.3 ‑9.2μmol ·m‑2S‑1; 当藻细胞生 长达到对数生长末期时, 调节光照强度为10.3 ‑ 15.2μmol ·m‑2S‑1, 继续培养; 监测藻细胞的密 度变化, 并在藻细胞生长开始下滑的时候收集藻 细胞; 培养结束。 本发明中的产油微藻的培养方 法, 采用低浓度的酚类物质对产油微藻的生长进 行胁迫, 在一定酚浓度下增加了乙酰辅酶A羧化 酶的活性, 从而提高了脂肪酸的合成速率, 使藻 细胞体内油脂含量增 加。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4页 CN 115181671 A 2022.10.14 CN 115181671 A 1.一种产油微藻的培 养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配制含酚培 养液, 所述含酚培 养液中的酚浓度为15 0‑200mg/L, pH为7.0 ‑7.1; 将所述含酚培养液与藻液混合后进行培养, 培养过程中的温度为26 ‑28℃; 所述藻液中 的藻细胞密度为0.6 ‑0.7*107cells/mL; 所述培养阶段的初始光照强度为8.3 ‑9.2 μmol·m‑2S‑1; 当藻细胞生长达到对数生长末 期时, 调节光照强度为10.3 ‑15.2 μmol·m‑2S‑1, 继续培养; 监测藻细胞的密度变化, 并在藻细胞生长开始下滑的时候收集藻细胞; 培 养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油微藻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酚培养液中的酚浓 度为150~180m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油微藻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产油微藻为斜生栅 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油微藻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酚培养液为酚类物 质和BG11培养液混合后形成; 所述酚类物质为苯酚、 邻苯二酚, 对苯二酚、 间苯二酚中的一 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油微藻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采用反应器进行产油微藻 的培养; 所述反应器包括容器、 设置在所述容器底部的曝气管、 用于向所述曝气管内送入气 体的导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容器内的第一光板和 第二光板, 所述曝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板 和第二光板之 间的下方位置; 所述第一光板和 第二光板用于将所述容器内的空间分为上升 区和下降区; 所述上升区位于所述第一 光板和第二 光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藻液为将藻种采用BG11培养液以 不断传代的培 养方法进行扩培后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采用HCl溶液和NaOH溶液调节含酚培 养液的pH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培养结束后得到的藻细胞的含油率大 于90%; 油脂的积累量大于 0.1g/L。 9.一种微藻的产油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采用如权利要求1 ‑8任意一项所述的产油微藻的 培养方法对产油微藻进 行培养; 培养结束后, 将收集的藻细胞进 行离心和干燥, 并进 行提取 之后得到油脂 。 10.一种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采用 如权利要求1 ‑8任意一项所述的产油 微藻的培 养方法, 将产油微藻在含酚废水中进行培 养以处理含酚废水。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181671 A 2产油微藻的培养方 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培养和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产油微藻的培养方 法、 该培养方法在微藻产油中的应用以及 在处理含酚废水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 在工业的快速发展下, 废水的产生量迅速增加。 含酚废水作为工业废水, 其来源广泛, 如石油废水、 造纸废水和橡胶废水等。 含酚废水毒性高、 化学性质稳定、 难降 解, 废水中的酚类化合物进入水环境后对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并随着食物链的迁移进入人 体, 使人体细胞中的蛋白质变性, 甚至造成蛋白质凝固, 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 含酚废水中 苯酚不仅毒性最大, 而且含量最高。 在我国含酚废水已被列为最具危害的废水之一。 因此, 含酚废水的处 理迫在眉睫。 [0003]微藻作为第三代产油原料, 与第一代生物柴油原料 ‑大豆、 油菜以及第二代产油原 料‑烟草种子相比, 具有生长周期短、 适应能力强、 固碳能力强、 占地面积小和产油量高等优 点。 [0004]产油微藻中的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是一种光合自养型的单细胞生 物, 可以利用太阳光、 水和CO2在光合作用下将太阳能储存在体内, 并释放出氧气, 该藻的光 合能力高出其他植物数倍。 斜生栅藻属于绿藻门, 绿球藻目, 真集结亚目, 栅藻科, 栅藻属, 该属广泛分布于湖泊、 河流之中。 藻细胞上下细小, 为纺锤状, 细胞壁平滑。 图1为斜生栅藻 在高倍显微镜下放大10 00倍的照片, 照片来自于中国科 学院水生 生物研究所淡水藻种库。 [0005]斜生栅藻具有代谢速度快、 环境耐受性强、 光合效率高等特点, 由于其固碳能力 强, 被广泛应用于烟道气中CO2的去除。 另外, 斜生栅藻在极端环境下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 力, 可在各种温度和pH下生长且生长过程中, 斜生栅藻的细胞表面会分泌大量的胞外聚合 物, 使细胞具有较强的粘附性, 从而附着在水体中的生物群落表面形成藻类生物膜, 吸收水 体中的有机物, 因此 可以被用于 污水处理。 [0006]酚类化合物属 极性、 可离子化、 弱酸性的有机化合物, 具有毒性大、 难降解性等特 点, 是一种原生质毒物, 对一切生命个体都有毒杀作用, 能使蛋白质凝固。 长期饮用被酚污 染的水可引 起慢性积累性中毒, 饮用水中的酚浓度即使只有0.002mg/L, 也会影响人体健 康。 酚对水生生物、 农作物都有一定的毒害, 如水中含酚0.1 ‑0.2mg/L时, 鱼肉即有臭味不能 食用; 浓度增加到1mg/L, 会影 响鱼类产卵; 浓度增加到6.5 ‑9.3mg/L时, 鱼类就会大量死亡。 基于上述原因, 目前还没有出现将产油微藻如斜生栅藻应用于含酚废水处理中的技术方 案。 发明内容 [0007]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油微藻的培养方法, 利用含酚培养液进行 产油微藻的培养, 能够应用于含酚废水 的处理中, 解决了含酚废水 的处理问题的同时提高 产油微藻的生物量和油脂产率。说 明 书 1/10 页 3 CN 115181671 A 3

.PDF文档 专利 产油微藻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产油微藻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第 1 页 专利 产油微藻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第 2 页 专利 产油微藻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9:25:3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