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17395.4
(22)申请日 2022.06.01
(71)申请人 合众新能源 汽车有限公司
地址 314500 浙江省嘉兴 市桐乡市梧桐街
道同仁路98 8号
(72)发明人 刘洋 方健 李灿 刘业鹏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 1319
专利代理师 苏培华
(51)Int.Cl.
G06F 30/15(2020.01)
G06F 30/20(2020.01)
G06F 111/04(2020.01)
G06F 111/06(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车门分缝线范围的求 解方法及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分缝线范围
的求解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提供的铰
链轴线、 车门外板造型面、 公差、 车门与前端配件
之间的第一安全距离、 车门与铰链之间的第二安
全距离、 铰链的理论开启角度及过开角度, 快速
确定出车门分缝线的后边界及车门分缝线的前
边界, 进而确定出车门分缝线范围, 优化了计算
逻辑, 避免了车门分缝线的设计需要进行大量的
手工断面校核、 设计周 期较长、 工作量巨大的问
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6页
CN 115114720 A
2022.09.27
CN 115114720 A
1.一种车门分缝线范围的求 解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铰链轴线、 车门外板造型面、 公差、 车门与前端配件之间的第一安全距离、 车门与
铰链之间的第二 安全距离、 铰链的理论 开启角度及过开角度;
作所述铰链轴线的法平面, 并在法平面中拟合出第一曲线, 所述第一曲线满足在其上
的每一点作带公差的前端配件和车门的配合断面, 使得绕铰链轴线旋转的车门断面的包络
与前端配件断面之间的距离满足所述第一 安全距离;
将所述第一曲线沿着铰链轴 线拉伸, 并将所述第 一曲线的拉伸曲面与 所述车门外板造
型面的第一相交线确定为车门分缝线的后边界;
将存在干涉风险的铰链翻边面绕着铰链轴 线反向旋转至过开角度, 取所述旋转后的铰
链翻边面与外板造型面的第二相交线中的任一点作铰链轴线垂 直面, 所述铰链轴线垂直面
与车门外板造型面相交得到第二曲线, 在所述第二曲线 上确定第二尖点, 其中, 在所述第二
尖点作带公差的车门断面和旋转后的铰链翻边 面之间的距离满足所述第二 安全距离;
将所述第二相交线平 移至所述第二尖点, 确定车门分缝线的前边界;
根据所述后边界及所述前边界, 确定车门分缝线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在法平面中拟合出第一曲线, 包括:
从所述铰链轴线处开始, 按预设间隔在所述法平面中Y轴方向依次作平行X轴方向的多
条第一直线;
针对每条所述第 一直线, 在所述第 一直线上任取第 一观测点作 出带公差的第 一外板翻
边断面, 并根据分缝线的间隙定义, 作出 前端配件断面;
以铰链轴 线为圆心作 所述第一外板翻边断面的外切圆, 测量外切圆和前端配件断面的
第一距离;
以所述第一观测点与在所述第 一直线上的第 一参考点之间的距离为自变量, 求解出满
足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一 安全距离的所述第一观测点, 作为所述第一尖点;
根据各所述第一 直线对应的所述第一尖点进行拟合, 确定所述第一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曲线上确定第一尖点, 包括:
在所述第二曲线上任取第 二观测点作出带公差的第 二外板翻边断面, 并测量所述第 二
外板翻边断面和旋转后铰链翻边断面的第二距离;
以所述第二观测点与在所述第 二曲线上的第 二参考点之间的距离为自变量, 求解出所
述第二距离等于所述第二 安全距离的所述第二观测点, 作为所述第二尖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第 一观测点在所述第 一直线上的第
一坐标为自变量, 求解出满足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安全距离的所述第一观测 点, 包
括:
利用CATIA知识工程模块的Optimization功能, 以所述第一观测点与在所述第一直线
上的第一参考点之间的距离为自变量, 以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安全距离为约束, 用
模拟退火算法自动计算求解出满足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安全距离的所述第一观测
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第 二观测点与在所述第 二曲线上的
第二参考点之 间的距离为自变量, 求解出所述第二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安全距离的所述第二
观测点, 包括: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114720 A
2利用CATIA知识工程模块的Optimization功能, 以所述第二观测点与在所述第二曲线
上的第二参考点之间的距离为自变量, 以所述第二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安全距离为约束, 用
模拟退火算法自动计算 求解出所述第二距离等于所述第二 安全距离的所述第二观测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根据所述后边界及所述前边界, 确定车
门分缝线范围之后, 所述方法还 包括:
在所述后 边界位于所述前边界之前的情况下, 确定当前布置的所述铰链轴 线和所述车
门造型面 不符合车门开启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门为前车门时, 所述前端配件为
翼子板; 在所述车门为后车门时, 所述前端配件为前 车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取所述旋转后的铰链翻边面与外板造型面
的第二相交线中的任一 点作铰链轴线垂直 面的步骤, 具体包括:
取所述旋转后的铰链翻边 面与外板造型面的第二相交线的中点作铰链轴线垂直 面。
9.一种车门分缝线范围的求 解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装置包括:
输入模块, 用于提供铰链轴线、 车门外板造型面、 公差、 车门与前端配件之间的第一安
全距离、 车门与铰链之间的第二 安全距离、 铰链的理论 开启角度及过开角度;
第一确定模块, 用于作所述铰链轴 线的法平面, 并在法平面中拟合出第 一曲线, 所述第
一曲线满足在其上的每一点作带公差的前端配件和车门的配合断面, 使得绕铰链轴线旋转
的车门断面的包络与前端配件断面之间的距离满足所述第一 安全距离;
拉伸模块, 用于将所述第一曲线沿着铰链轴线拉伸, 并将所述第一曲线的拉伸曲面与
所述车门外 板造型面的第一相交线确定为车门分缝线的后边界;
第二确定模块, 用于将存在干涉风险的铰链翻边面绕着铰链轴线反向旋转至过开角
度, 取所述旋转后的铰链翻边面与外板造型面的第二相交线中点作铰链轴线垂直面, 所述
铰链轴线垂直面与车门外板造型面相交得到第二 曲线, 在所述第二 曲线上确定第二尖点,
其中, 在所述第二尖点作带公差的车门断面和旋转后的铰链翻边面之 间的距离满足所述第
二安全距离;
平移模块, 用于将所述第二相交线平 移至所述第二尖点, 确定车门分缝线的前边界;
第三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后边界及所述前边界, 确定车门分缝线范围。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其特征在于, 该程序被处理器
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分缝线范围的求 解方法中的步骤。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114720 A
3
专利 一种车门分缝线范围的求解方法及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1:49:5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