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030.10 Z 71 DB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T 1755—2018 煤矸石堆场生态恢复治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reatment of coal guague field 2018 - 12 - 05 发布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2 - 05 实施 发 布 DB14/T 1755—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煤矸石堆场分类及分区 .............................................................. 3 5 治理原则及工作内容 ................................................................ 3 6 煤矸石堆场调查评估 ................................................................ 3 7 煤矸石堆场治理工程 ................................................................ 5 8 施工与验收 ........................................................................ 7 9 后期管理与维护 .................................................................... 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煤矸石堆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内容 .................................. 9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煤矸石堆场调查内容 ............................................. 10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堆体边坡稳定性评估方法 ......................................... 12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自燃煤矸石堆场灭火方法 ......................................... 13 1 DB14/T 1755—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西省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山西省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山西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姣、韩永亮、郭斌、陈友明、袁进、杜世勋、冯蕊、赵亚平、杨凤玲、翟 平全、赵亮、石春宇、董完毛、李晶晶、韩翠花、李瑞云、惠晓梅、郭彦霞。 2 DB14/T 1755—2018 煤矸石堆场生态恢复治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矸石堆场生态恢复治理的术语和定义、煤矸石堆场分类及分区、治理原则及工作内 容、煤矸石堆场调查评估、煤矸石堆场治理工程、施工与验收、后期管理与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历史堆存煤矸石堆场的生态恢复治理。自标准发布之日起已完成生态恢复治理的 除外,正在实施生态恢复治理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5562.2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2042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32864 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 GB/T 34230 煤和煤矸石淋溶试验方法 GB 36600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T 50326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 5033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43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 51018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GB 51214 煤炭工业露天矿边坡工程监测规范 HJ 25.2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651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 TD/T 1036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DB14/T 707 煤矸石场植被建设技术规程 DB14/T 1113 复垦农田土壤肥力评价及提升技术规程 DB14/T 1114 煤矸石填埋造田技术规程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 计建设[1990]1215号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 国环规环评[2017]4号 3 DB14/T 1755—2018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煤矸石 煤矿在开拓掘进、采煤和煤炭洗选等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碳岩石。 3.2 煤矸石堆场 集中堆放煤矸石的场地。 3.3 历史堆存煤矸石堆场 不再继续使用,且未按GB 18599、GB 20426和HJ 651规定要求堆放,应恢复治理的煤矸石堆场。 3.4 煤矸石自燃 煤矸石中的可燃成分在自然条件下氧化发热达到其燃点后发生燃烧的现象。 3.5 非自燃煤矸石堆场 未发生自燃且无自燃倾向性的煤矸石堆场。 3.6 自燃煤矸石堆场 发生自燃或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矸石堆场。 3.7 自燃煤矸石堆场防控区 温度监测<70℃的煤矸石集中堆放区域。 3.8 自燃煤矸石堆场临界区 温度监测<90℃,且≥70℃的煤矸石集中堆放区域。 3.9 自燃煤矸石堆场蓄热区 4 DB14/T 1755—2018 温度监测<230℃,且≥90℃的煤矸石集中堆放区域。 3.10 自燃煤矸石堆场发火区 温度监测≥230℃的煤矸石集中堆放区域。 3.11 回填区 煤矸石堆场在整形、削坡治理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煤矸石回填堆放的空间区域。 3.12 层间覆土 为了防止煤矸石自燃,回填区分层堆矸采取的中间层覆土。 3.13 生态恢复治理 对因煤矸石堆放导致受损的生态系统,采取灭火、挡护及排水治理、生态恢复等人为的促进措施, 恢复为符合生态规律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可持续生态系统的过程。 4 煤矸石堆场分类及分区 4.1 4.2 根据煤矸石堆场的自燃情况,可分为自燃煤矸石堆场和非自燃煤矸石堆场两大类。 自燃煤矸石堆场可根据堆场内温度测点情况划分为:防控区、临界区、蓄热区和发火区。 5 治理原则及工作内容 5.1 治理原则 煤矸石堆场治理应本着安全优先、环保并重、因地制宜、生态协调的原则,科学开展调查评估、规 范实施恢复治理,严格后期管理和维护,防控水土流失,避免二次污染。 5.2 工作内容 煤矸石堆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内容包括调查评估、治理工程、验收、后期管理及维护,参见附录A。 6 煤矸石堆场调查评估 6.1 6.1.1 煤矸石堆场调查 一般规定 拟实施生态恢复治理的煤矸石堆场均应开展调查。明确煤矸石堆场的范围、特征、堆存状态、已采 取措施的有效性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5 DB14/T 1755—2018 6.1.2 调查范围 以煤矸石堆场区域为主要调查对象,必要时可延伸至堆场可能影响的外延区域。 6.1.3 调查方法 应采用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工程勘查、分析监测等综合方法开展调查工作。 6.1.4 调查内容 煤矸石堆场调查内容参见附录B。 6.2 煤矸石堆场评估 6.2.1 自燃倾向性评估 6.2.1.1 拟实施生态恢复治理的煤矸石堆场均应开展自燃倾向性评估。经评估具有自燃倾向性的堆场 应按照自燃煤矸石堆场开展生态恢复治理和管理。 6.2.1.2 自燃倾向性评估应采取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6.2.1.3 历史或现状发生过自燃现象,或者堆体内部温度超过环境温度且呈持续上升趋势的堆场,可 判定具有自燃倾向性。 6.2.2 6.2.2.1 安全稳定性评估 一般规定 经调查,存在不良地质作用或工程地质类比判断存在不稳定因素的堆场,应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 展安全稳定性评估,为场址适宜性评估和后续针对性治理提供依据。评估内容包括:场地稳定性评估、 堆体边坡稳定性评估、防洪排水可行性评估。 6.2.2.2 场地稳定性评估 场地稳定性评估包括:活动断裂、地裂缝、滑坡、泥石流、崩塌、岩溶、采空区、土洞塌陷等不良 地质作用对煤矸石堆场整体稳定性的评估,应按照GB/T 32864、GB 50021开展评估。 6.2.2.3 堆体边坡稳定性评估 6.2.2.3.1 应在模拟煤矸石堆体边坡破坏形式的基础上开展堆体边坡稳定性评估。可选择工程地质类 比法、极限平衡法、图解分析法、有限单元法等进行综合评估。当堆场边界条件不一致时,应分区段分 别评估。 6.2.2.3.2 煤矸石堆体边坡稳定性可划分为:稳定、基本稳定、欠稳定和不稳定四种状态。划分依据 按照附录 C 执行。 6.2.2.4 防洪排水可行性评估 按照GB 51018相关规定开展煤矸石堆场现有防洪排水措施可行性评估。 6.2.3 场址适宜性评估 6.2.3.1 应根据堆场调查和安全稳定性评估结果,综合分析评估堆场场址是否适宜。 6.2.3.2 以下情形场址应判定为不适宜: a) 位于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 6 DB14/T 1755—2018 b) c) d) e) 位于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且无法通过生态恢复治
DB14-T 1755-2018 煤矸石堆场生态恢复治理技术规范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9:52:1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