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20.30 ICS J 74 DB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45/T 1751—2018 常压金属储罐底板低频电磁检测规范 Testing Rules for Atmospheric Metal Tank Floor b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2018 - 05 - 10 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6 - 10 实施 发 布 — DB45/T 1751 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要求 .......................................................................... 2 5 检测程序 .......................................................................... 3 6 检测记录和报告 ....................................................................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储罐底板检测试件 ................................................ 6 I — DB45/T 1751 2018 II — DB45/T 1751 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晓斌、郭凯、邓臣权、孙小兵、岑树海、江村、魏玉伟、陈华林、郭方文、 马丽、刘继鹏。 III — DB45/T 1751 2018 常压金属储罐底板低频电磁检测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常压金属储罐底板低频电磁检测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检测规程、检测记录和报 告。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介质为气体或液体、工作压力为常压或小于 0.1 MPa 的低压新制造和在用地上金 属储罐底板(厚度小于 30 mm)母材上表面、下表面腐蚀和存在的机械损伤等体积性缺陷的检测。 本准不适用于储罐底板焊缝以及已饱和磁化的储罐底板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604.5 无损检测 术语 磁粉检测 GB/T 12604.6 无损检测 术语 涡流检测 GB/T 20737 无损检测 通用术语和主义 NB/T 47013.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部分:通用要求 NB/T 47013.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 NB/T 47013.6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6部分:涡流检测 NB/T 47013.1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2部分:漏磁检测 3 术语和定义 件。 GB/T 12604.5、GB/T 12604.6、GB/T 20737和NB/T 4701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 3.1 低频电磁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基于低频交流磁场激励,在被检测体内感应出涡流场,并在缺陷处形成漏磁场,检测频率为5 Hz~ 30 Hz。 3.2 缺陷当量 defect equivalent 与特定或俗成的数值相当的量。本规范特指依据获得的信号特征给出缺陷的量值。 3.3 缺陷量化 defect sizing 依据获得的信号特征给出缺陷的几何尺寸描述。 1 — DB45/T 1751 2018 4 一般要求 4.1 检测人员 从事低频电磁检测的人员应按NB/T 47013.1的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等级证书,同时具备电磁学的 基础知识,方可从事相应资格等级规定的检测工作。 4.2 设备和器材 4.2.1 低频电磁检测系统 低频电磁检测系统应至少包括电源、励磁装置、磁场传感器、扫查装置、信号采集单元、信 号显示(或报警)单元、信号存储单元等,必要时还应有位置记录装置。 4.2.1.2 低频电磁检测系统应具有对发现的缺陷位置和深度进行分析和显示的功能。 4.2.1.1 4.2.2 试件 4.2.2.1 校准试件 按附录A.1规定。 4.2.2.2 对比试件 按附录A.2规定。 4.2.3 垫片 应采用已知厚度的非导磁材料,推荐厚度为0.5 mm的整数倍。 4.2.4 被检工件 被检工件表面应无厚铁锈或污垢等固体残留以及可能影响检测的其他障碍物,如不能满足要 求,应加以清除,清除时不应损坏被检工件表面。 4.2.4.2 考虑被检工件表面的涂层厚度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 4.2.4.1 4.3 检测工艺文件 4.3.1 工艺规程 4.3.1.1 a) b) c) d) 4.3.1.2 a) b) c) d) e) f) 2 工艺规程除满足 NB/T 47013.1 的要求外,至少还应包括: 被检产品信息及检测前的准备要求; 检测技术和检测步骤及工艺的规定; 检测原始数据记录要求; 检测结果的评价及处理方式。 工艺规程应规定以下所列相关因素的具体范围或要求: 设备:型号或制造单位; 检测仪器的检测频率; 系统软件; 扫查方向; 扫查速度和扫查覆盖区域; 重叠区域; — DB45/T 1751 2018 提离高度; h) 被检对象的材料; i) 被检对象厚度和尺寸; j) 表面状态; k) 覆盖层或覆盖层厚度; l) 对比试件的材料; m) 评价准则。 4.3.1.3 相关因素的变化超出规定的范围或要求时,工艺规程应进行修订或重新编制。 g) 4.3.2 操作指导书 操作指导书内容除满足 NB/T47013.1 中的要求外,至少还应包括: 检测对象:几何形状与尺寸、材质、设计与运行参数、涂层类型和厚度、被检件表面状态; 仪器核查状态:传感器、励磁装置、扫查装置、仪器主机、检测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等; 推荐检测频率; 扫查方式; 探头:探头数量及布置方式; 系统核查; 校准试件。 对于每台储罐的底板检测,应按照检测工艺规程制定操作指导书,若同规格设备处于同样工 况,可以共用一个操作指导书。 4.3.2.3 操作指导书在首次使用时要进行验证,验证的方式可采用对比试件或实际检测的对象。 4.3.2.1 a) b) c) d) e) f) g) 4.3.2.2 4.4 检测环境 检测过程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涉及到事故预防、电气安全、高危行业以 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4.4.2 实施检测的环境应符合设备和被检工作的要求。 4.4.3 检测场地附近不应有影响仪器设备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源。 4.4.1 4.5 安全要求 本规范没有完全列出进行检测时所有的安全要求,使用本规范的用户有义务在检测前建立适当 的安全和健康准则。 4.5.2 检测过程中的基本安全要求如下: a) 检测人员应遵守现场的安全要求,根据要求穿戴防护工作服和佩带有关防护设备; b) 检测时,应注意周边电磁场对设备检测电子系统的影响。 4.5.1 5 检测程序 5.1 资料审查 资料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 设备制造文件资料: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竣工图等; b) 设备运行记录资料:开停车情况、运行参数、工作介质、载荷变化情况以及运行中出现的异常 情况等; 3 — 检验资料:历次检验检测报告; 其他资料:修改和改造的文件资料等。 DB45/T 1751 2018 c) d) 5.2 现场勘查 对被检工件周围进行现场勘查,找出并设法排除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同时对被检工件进行定 位标识。 5.3 检测条件确定 检测条件确定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储罐经排空、置换和清洗后的检测环境必须保证检测人员安全; b) 被检储罐底板应无影响检测的障碍物和干扰检测的异物,如积液、厚的铁锈或污垢,如有影响 检测的毛刺和氧化皮等必须清除,以保证检测正常进行; c) 检测提离高度一般不超过 6 mm;如果仪器的灵敏度能得到保证,提离高度也可以大于 6 mm。 5.4 检测设备调试和校准 5.4.1 检测设备调试 检测前应对检测设备进行系统功能性检查和调试。 5.4.2 检测系统校准 检测系统的探头、主机每次实施检测前都要进行校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每次校准 均应记录。检测系统校准包括位置校准和灵敏度校准。 5.4.2.2 在下列情况下,应使用对比试件对检测设备的灵敏度进行检查或校准: a) 每次检测开始前、检测中和结束后; b) 怀疑检测设备运行不正常时; c) 连续检测时,每 2h 检查或校准 1 次; d) 合同各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 5.4.2.1 5.5 检测 5.5.1 扫查方式确定 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被检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扫查方式。 5.5.2 扫查检测过程要求 扫查检测过程要求至少包括内容: a) 扫查速度应尽量保持均匀并在检测设备限定速度之内; b) 扫查检测中应保证相邻扫描带之间的有效重叠(一般不低于 10%,可依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 不引起漏检。 4 — DB45/T 1751 2018 5.6 检测结果确认与处理 5.6.1 检测结果确认 检测时应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需报警的缺陷当量深度,在检测到超过此深度的缺陷信号时,检测设 备应当报警;对于报警的部位,应当随原扫查路线进行来回扫查,以确定是否为真实缺陷;若确定为真 实缺陷,检测人员应将发现的缺陷位置在底板和图纸上分别做出标识确认。 5.6.2 不可接受检测信号的处理 首先采用目视和小锤敲击的方法进行检测,用以分辨不可接受检测信号是位于上表面或下表 面。 5.6.2.2 对于上表面缺陷可采用深度尺直接测量缺陷的深度。 5.6
DB45-T 1751-2018 常压金属储罐底板低频电磁检测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6:59:0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