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896750.X
(22)申请日 2021.11.24
(73)专利权人 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地址 458030 河南省鹤壁市经济技 术开发
区松江路0 03号
(72)发明人 王永安 康金灿 姬和平 王国堂
张红娟 杜艳平 李东强
(74)专利代理 机构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1125
代理人 乔玉萍
(51)Int.Cl.
H01R 13/02(2006.01)
H01R 13/03(2006.01)
H01R 13/18(2006.01)
H01R 31/06(2006.01)H01R 13/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片式端子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片式端子, 用以解
决现有的片式端子接触点较少、 无法承载更大的
功率传输或生产难度高、 端子正压力较大、 易连
接失效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叠片端子组
和支架, 叠片端子组通过固定轴固定在支架内;
所述叠片端子组包括若干个相同且并排叠放设
置的叠片端子, 且叠片端子之间通过固定轴连
接; 支架的两端分别插接有插座端子和线束端端
子, 且插座端子和线束端端子分别与叠片端子的
两端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接触点多、 正压力
稳定、 耐久稳定性好等特点, 既可 以简化产品结
构, 减小体积, 又可以降低重量, 节省成本, 具有
很强的实用性以及较高的推广价 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CN 216085402 U
2022.03.18
CN 216085402 U
1.一种新型片式端子, 其特征在于: 包括叠片端子组和支架 (2) , 叠片端子组通过固定
轴 (3) 固定在支架 (2) 内; 所述叠片端子组包括若干个相同且并排叠放设置的叠片端子 (1) ,
叠片端子 (1) 之间通过固定轴 (3) 连接; 支架 (2) 的两端分别插接有插座端子 (4) 和线束端端
子, 且插座端子 (4) 和线 束端端子分别与叠片端子 (1) 的两端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片式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叠片端子组 的数量设置有两
组, 两组叠片端子组相对设置且均装配在支架 (2) 内, 两组叠片端子组的上端之 间形成与插
座端子 (4) 相匹配的第一接触腔, 两组叠片端子组的下端之间形成与线束端端子相匹配的
第二接触腔, 插座端子 (4) 插接在第一接触腔内, 线 束端端子插接在第二接触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片式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叠片端子 (1) 为片状长条
结构, 叠片端子 (1) 的中部设置有与固定轴 (3) 相匹配的穿孔 (101) , 固定轴 (3) 穿设在穿孔
(101) 内并将叠片端子组中的多个叠片端子 (1) 连接在一 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片式端子, 其特征在于: 叠片端子 (1) 的两端均设置有接
触点 (102) , 接触点 (102) 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 (103) , 接触点 (102) 和第一导向结构
(103) 均与插座端子 (4) 或线 束端端子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新型片式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 (2) 为四方体结
构, 且支架 (2) 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自身结构的固定结构 (202)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片式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 (2) 上一体成型有若干
个与叠片端子 (1) 相匹配的弹片 (201) , 且弹片 (201) 位于 叠片端子 (1) 的外侧。
7.根据权利 要求6所述的新型片式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 (2) 与插座端子 (4) 相连
接的一端设置有封闭结构 (204) , 封闭结构 (204) 上开设有与插座端子 (4) 相匹配的插接口,
插座端子 (4) 通过插接口插 入支架 (2) 内并与叠片端子 (1) 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新型片式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 (2) 与线束端端子相
连接的一端设置有U型槽口 (205) , 线束端端子成90 °方向或180 °方向插入U型槽口 (205) 内
并与叠片端子 (1) 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片式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轴 (3) 的两端均设置有
环形槽 (301) , 支架 (2) 的两侧均设有与环形槽 (301) 相匹配的固定孔 (203) , 且固定孔 (203)
位于U型槽口 (20 5) 的底部; 环形槽 (3 01) 卡在对应的固定孔 (20 3) 内。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085402 U
2一种新型片式端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汽配零部件技 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片式端子 。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大功率传输中, 接触件逐渐由圆柱形连接系统转变为片式端子
连接系统。 由于大功率传输的要求, 需求片型端子连接器中有更多的接触点, 稳定的正压
力, 还需要有更好的耐久稳定性。 现有的片式端子中, 一部分端子接触点较少, 不能承载更
大的功率传输; 一部 分端子使用 “工型”的端子叠片, 这种端子对生产过程要求较高、 且端子
正压力较大, 长期使用会导 致连接器系统镀层磨损, 导 致连接失效。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有必要提供一种接触点多、 正压力稳定、 耐
久稳定性 好的新型片式端子 。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片式端子, 解决现有的片
式端子接触点较少、 无法承载更大的功 率传输或生产难度高、 端子正压力较大、 易连接失效
等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片式端子, 包括叠
片端子组和支架, 叠片端子组通过固定轴固定在支架内; 所述叠片端子组包括若干个相同
且并排叠放设置的叠片端子, 叠片端子之间通过固定轴 连接; 支架的两端分别插接有插座
端子和线 束端端子, 且插座端子和线 束端端子分别与叠片端子的两端相接触。
[0006]所述叠片端子组的数量设置有两组, 两组叠片端子组相对设置且均装配在支架
内, 两组叠片端子组的上端之间形成与插座端子相匹配的第一接触腔, 两组叠片端子组的
下端之间形成与线束端端子相匹配的第二接触腔, 插座端子插接在第一接触腔内, 线束端
端子插接在第二接触腔内。
[0007]所述叠片端子为片状长条结构, 叠片端子 的中部设置有与固定轴相匹配的穿孔,
固定轴穿设在穿 孔内并将叠片端子组中的多个叠片端子连接在一 起。
[0008]叠片端子 的两端均设置有接触点, 接触点的外侧 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 接触点和
第一导向结构均 与插座端子或线 束端端子相匹配。
[0009]所述支架为四方体结构, 且支 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自身结构的固定结构。
[0010]所述支架上一体成型有若干个与叠片端子相匹配的弹片, 且 弹片位于叠片端子的
外侧。
[0011]所述支架与插座端子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封闭结构, 封闭结构上开设有与 插座端
子相匹配的插接口, 插座端子通过插接口插 入支架内并与叠片端子相接触。
[0012]所述支架与线束端端子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U型槽口, 线束端端子成90 °方向或
180°方向插入U型槽口内并与叠片端子相接触。
[0013]所述固定轴 的两端均设置有环形槽, 支架的两侧均设有与环形槽相匹配的固定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085402 U
3
专利 一种新型片式端子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9:19:3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