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15 6901.4
(22)申请日 2021.12.15
(73)专利权人 南京比逊弥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1316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经济开发
区双湖路61号
(72)发明人 张维明 张成君 朱建城 张旺
冯先全 张茂林
(74)专利代理 机构 常州国洸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467
专利代理师 沈泓
(51)Int.Cl.
G01N 21/01(2006.01)
G01N 21/9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在线残片视觉检
测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的在线残片视觉检测系统, 包括外壳、 检测装置
主体、 传感头、 连接线、 主控装置主体和辅助装
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内底部设有辅助装
置, 辅助装置内设有用于放置残片 的托板, 托板
外侧与传动机构相接, 传动机构由独立电机驱
动, 驱动下使得内部的带轮组运动, 即可带动托
板在支臂内进行前后位置角度调节, 方便残片角
度调节, 提高检测的效果; 并且在支臂底部的转
动盘底部安装有转动机构, 转动机构经电机驱
动, 可实现内部的间歇组件传动, 可实现平面八
向角度转动, 便于残片进行稳定的平面角度调
节, 利于提高检测效率以及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7006941 U
2022.07.19
CN 217006941 U
1.一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在线残片视觉检测系统, 包括外壳(1), 所述外壳(1)内上
端设有检测装置主体(2), 所述检测装置主体(2)底部设有传感头(3), 所述检测装置主体
(2)右侧通过 连接线(4)与主控 装置主体(5)相接;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辅助装置(6), 所述外壳(1)内下端设有辅助装置(6), 所述辅助装
置(6)包括支座(61)、 转动盘(62)、 支臂(63)、 托板(64)、 传动机构(65)、 第一电机(66)、 转动
机构(67)和第二电机(68), 所述支座(61)底部与外壳(1)内底部进行固定, 所述支座(61)顶
部设有转动盘(62), 所述转动盘(62)顶部两端设有支臂(63), 所述支臂(63)内侧与托板
(64)转动 连接, 所述支臂(63)左侧设有传动机构(65), 所述传动机构(65)左侧下端设有第
一电机(66), 所述支座(61)内上端设有转动机构(67), 所述转动机构(67)底部设有第二电
机(6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在线残片视觉检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65)包括壳体(651)、 主动带轮(652)、 同步带(653)、 从动带轮(654)和驱动轴
(655), 所述壳体(651)内下端设有主动带轮(652), 所述主动带轮(652)内中部与第一电机
(66)输出轴相接, 所述主动带轮(652)外侧通过同步带(653)与从动带轮(654)相接, 所述 从
动带轮(6 54)内中部通过驱动轴(6 55)与托板(64)左侧相接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在线残片视觉检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机构(67)包括箱 体(671)、 转动件(6 72)、 限位件(6 73)、 拨动柱(6 74)、 间歇件(6 75)
和连接轴(676), 所述箱体(671)置于支座(61)内上端, 所述箱体(671)内前端设有转动件
(672), 并且转动件(672)底部与第二电机(68)输出轴相接, 所述转动件(672)顶部固定有限
位件(673), 所述转动件(672)顶部右端设有拨动柱(674), 所述拨动柱(674)外侧与间歇件
(675)相接, 所述间歇件(675)中部设有连接轴(676), 所述连接轴(676)顶部与转动盘(62)
底部相接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在线残片视觉检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61)顶部面积与转动盘(62)底部面积相同, 并且两者接触面 光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在线残片视觉检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板(64)前后两端呈倒圆角状, 并且托板(64)内上端开设有放置 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在线残片视觉检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带(653)内侧设有凸齿, 并且同步带(653)内侧与主动带轮(652)和从动带轮(654)
外侧相互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在线残片视觉检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歇件(675)内开设有八组条形槽(675a), 并且 条形槽(675a)内中部被拨动柱(674)活
动嵌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在线残片视觉检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八组所述条形槽(675a)之间分隔出八组内凹弧形位置, 并且内凹弧形位置与限位件(673)
外侧相贴。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006941 U
2一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在线残片视觉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残片视觉检测相关领域, 具体是一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在线残
片视觉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考古学是研究如何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 以及如何依据这些遗存
来研究人类历史的一 门学科, 在对一些古物残片进行检测时, 需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配合
视觉检测对其进行检测, 则需要用到专用的使用人工智能技 术的在线残片视 觉检测系统。
[0003]在现有的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在线残片视觉检测系统进行实际使用过程中, 残片
都是置于传感位, 需要人工进行调节, 较为耗费人力, 且调节精度较差, 影响检测效率以及
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因此, 为了解决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在线残
片视觉检测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构造一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在线残片视觉检测系
统, 该装置包括外壳, 所述外壳内上端设有检测装置主体, 所述检测装置主体底部 设有传感
头, 所述检测装置主体右侧 通过连接线与主控装置主体相 接, 所述外壳内下端设有辅助装
置, 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支座、 转动盘、 支臂、 托板、 传动机构、 第一电机、 转动机构和第二电
机, 所述支 座底部与外壳内底部进行固定, 所述支 座顶部设有转动盘, 所述转动盘顶部两端
设有支臂, 所述支臂内侧与托板转动连接, 所述支臂左侧设有传动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左侧
下端设有第一电机, 所述支座内上端设有转动机构, 所述 转动机构底部设有第二电机 。
[0006]优选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壳体、 主动带轮、 同步带、 从动带轮和驱动轴, 所述壳体
内下端设有主动带轮, 所述主动带轮内中部与第一电机输出轴相 接, 所述主动带轮外侧 通
过同步带与从动带轮相接, 所述从动带轮内 中部通过驱动轴与托板左侧相接 。
[0007]优选的,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箱体、 转动件、 限位件、 拨动柱、 间歇件和连接轴, 所述
箱体置于支座内上端, 所述箱体内前端设有转动件, 并且转动件底部与第二电机输出轴相
接, 所述转动件顶部固定有限位件, 所述转动件顶部右端设有 拨动柱, 所述拨动柱外侧与间
歇件相接, 所述间歇件中部设有连接轴, 所述连接轴顶部与转动盘底部相接 。
[0008]优选的, 所述支座顶部面积与转动盘底部面积相同, 并且两者接触面 光滑。
[0009]优选的, 所述 托板前后两端呈倒圆角状, 并且托板内上端开设有放置 槽。
[0010]优选的, 所述同步带内侧 设有凸齿, 并且同步带内侧与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外侧
相互啮合。
[0011]优选的, 所述间歇件内开设有八组条 形槽, 并且条 形槽内中部被拨动柱活动嵌入。
[0012]优选的, 八组所述条形槽之间分隔出八组内凹弧形位置, 并且内凹弧形位置与限
位件外侧相贴。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006941 U
3
专利 一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在线残片视觉检测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9:32: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