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116814.6
(22)申请日 2021.12.10
(73)专利权人 国能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地址 331100 江西省宜 春市丰城市石上
专利权人 济南达能动力技 术有限责任公司
(72)发明人 占阜元 潘喜桂 熊昌勇 邹炜
张小亮 郑鹏 孙奉仲 孙云云
孙文龙
(74)专利代理 机构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
限公司 3710 5
专利代理师 邹丽艳
(51)Int.Cl.
G01N 21/27(2006.01)
G01N 21/01(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大数据预测氨逃逸的检测装置支
撑机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 于大数据预测氨
逃逸的检测装置支撑机构, 涉及氨逃逸气体检测
技术领域。 该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连接
管道, 两个所述连接管道之间转动设置有检测管
道, 所述检测管道内设置有氨逃逸探头; 所述检
测管道上设置有安装部, 所述安装部内设置有与
所述氨逃逸探头电性连接的信号收集模块和信
号传输模块; 所述连接管道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
所述检测管道 转动的驱动组件, 两个所述连接管
道之间通过罩壳过渡 连接。 该支撑机构在氨逃逸
探头进行检测作业时, 可使氨逃逸探头自由旋
转, 对烟道内部的烟气进行全方位检测, 降低烟
气内含有的粉尘对检测结果的影 响, 提高检测精
准度, 同时只需要一个氨逃逸探头即可, 减少成
本投入。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16771494 U
2022.06.17
CN 216771494 U
1.一种用于大数据预测氨逃逸的检测装置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个对称布置
的连接管道, 两个所述连接管道之间转动设置有检测管道, 所述检测管道内设置有氨逃逸
探头; 所述检测管道上设置有安装部, 所述安装部内设置有与所述氨逃逸探头电性连接的
信号收集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 所述连接管道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检测管道转动的驱
动组件, 两个所述连接管道之间通过罩壳过渡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数据预测氨逃逸的检测装置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
于: 所述连接管道的内侧设置有 呈环形结构的凸起部, 所述凸起部内设置有轴承, 所述检测
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轴承转动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数据预测氨逃逸的检测装置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检测管道包括两个半筒状管, 两个所述半筒状管对接形成圆筒状结构的检测管道,
所述半筒状管 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氨逃逸探头中的发射探头和接 收探头的探头安
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数据预测氨逃逸的检测装置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
于: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一个所述连接管道上 的驱动电机, 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
轴配合连接有 主动齿轮, 所述检测管道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相配合的从动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数据预测氨逃逸的检测装置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检测管道的外侧 面设置有第一限位部, 所述从动齿轮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
相配合的限位槽 。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数据预测氨逃逸的检测装置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检测管道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从动齿轮在检测管道的轴向上移动的第二
限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数据预测氨逃逸的检测装置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
于: 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固定座与所述连接管道固定连接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数据预测氨逃逸的检测装置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罩壳为两个可以套设于所述连接管道和所述检测管道外侧的半壳体状结构, 所述
罩壳上设置有第二耳板 部, 两个所述 罩壳之间通过第二耳板 部使用螺 栓固定连接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数据预测氨逃逸的检测装置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
于: 两个所述 罩壳之间设置有密封 垫。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数据预测氨逃逸的检测装置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半筒状管 的两侧还设置有第一耳板部, 两个所述半筒状管之间使用第一耳板部通
过螺栓固定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771494 U
2一种用于大数据预测氨逃逸的检测装 置支撑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氨逃逸气体检测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用于大数据预测氨逃逸的
检测装置支撑 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 截至2020年年底, 我国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
机组约为9.5亿千瓦时, 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8%。 目前, 脱出烟气中NOx最常采用的
技术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 其基本原理为锅炉的尾部烟道喷入NH3, 在320℃~400
℃的温度下, NH3与烟气中的NOx在SCR反应器 中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无害的N2和水, 从而使
烟气中的NOx达 到排放标准。
[0003]由于目前SC R脱硝反应装置多采用高温高尘的布置方式, SC R脱硝反应器通常布置
在空气预热器之前。 由于喷氨调节不当, 流场不均匀和催化剂失活等原因, 烟道中喷入的
NH3难以与NOx完全反应, 未反应的NH3经过SCR反应器出, 称为氨逃逸。 大量逃逸的NH3进入空
气中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 必须要对氨逃逸率实时检测, 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以
内。
[0004]氨逃逸激光分析仪的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是进行氨逃逸检测的常用设备, 由于烟
气内含有较多粉尘, 因此烟气运动过程中, 受粉尘影响, 固定式的氨逃逸检测无法精准的检
测到氨逃逸的平均数值。 使用多个氨逃逸探头进 行多角度检测, 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精准度,
但会大大增加氨逃逸探 头的使用量, 提高成本投入。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数据预测氨逃逸的检测装置支撑机构, 该
支撑机构在氨逃逸探头进行检测作业时, 可使氨逃逸探头自由旋转, 对烟道内部的烟气进
行全方位检测, 降低烟气内含有的粉尘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提高检测精准度, 同时只需要一
个氨逃逸探 头即可, 减少成本投入。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大数据预测氨逃逸的
检测装置支撑机构, 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连接管道, 两个所述连接管道之间转动设置有检
测管道, 所述检测管道内设置有氨逃逸探头; 所述检测管道上设置有安装部, 所述安装部内
设置有与所述氨逃逸探头电性连接的信号收集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 所述连接管道上还设
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检测管道转动的驱动组件, 两个所述连接管道之间通过罩壳过渡连接 。
[0007]优选的, 所述连接管道的内侧 设置有呈环形结构的凸起部, 所述凸起部内设置有
轴承, 所述检测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轴承转动连接 。
[0008]优选的, 所述检测管道包括两个半筒状管, 两个所述半筒状管对接形成圆筒状结
构的检测管道, 所述半筒状管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氨逃逸探头中的发射探头和接收
探头的探头安装部 。
[0009]优选的,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一个所述连接管道上的驱动电机, 所述驱动电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771494 U
3
专利 一种用于大数据预测氨逃逸的检测装置支撑机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9:34:5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