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097451.6
(22)申请日 2021.12.10
(73)专利权人 湖南宝元汽车部件 有限公司
地址 412200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陶瓷工
业园
(72)发明人 张志秀
(74)专利代理 机构 株洲湘知 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3232
专利代理师 吴志勇
(51)Int.Cl.
B21D 37/04(2006.01)
B21D 37/10(2006.01)
B21D 45/08(2006.01)
B21D 53/8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冲压新能源 汽车车顶加强额板的模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压新能源汽车车
顶加强额板的模具, 包括上模, 下模; 上模包括凹
弧形的上模板和安装上模板的上模架,下模包括
凸弧形的下模板和安装下模板的下模架。 下模架
上设置模床, 模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外向夹
持面, 下模板底面的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内向
夹持面; 下模板周边设有固定脚一, 固定脚一和
模床上均对应设有螺栓孔和用于将固定脚一固
定在模床上的紧固螺栓; 应用时, 下模板通过两
端的内向夹持面卡合在模床两端的外向夹持面
上, 紧固螺栓将固定脚一固定在模床上。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6705651 U
2022.06.10
CN 216705651 U
1.一种冲压新能源汽车车顶加 强额板的模具, 包括下模 (2) , 下模 (2) 包括凸弧形的下
模板 (21) 和安装下模板 (21) 的下模架 (22),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架 (22) 上设置模床
(221) , 所述模床 (221) 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外向夹持面 (2211) , 所述下模板 (21) 底面的
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内向夹持面 (211) ; 所述下模板 (21) 周边设有 固定脚一 (212) , 固定脚
一 (212) 和模床 (221) 上均对应设有螺栓孔和用于将固定脚一 (212) 固定在模床 (221) 上的
紧固螺栓 (213) ; 应用时, 下模板 (21) 通过两端的内向夹持面 (211) 卡合在模床 (221) 两端的
外向夹持面 (2 211) 上, 紧固螺栓 (213) 将固定脚一 (212) 固定在模床 (2 21)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新 能源汽车车顶加强额板的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
脚一 (212) 上设有用于定位加强额板 (4) 坯件的L形的限位件 (3) , 限位件 (3) 包括竖向设置
的限位柱 (31) 和固定脚二 (32) , 固定脚二 (32) 上设有腰形孔 (321) , 由所述的紧固螺栓
(213) 通过腰形孔 (321) 将限位件 (3) 的固定脚二 (32) 紧压在固定脚一 (212) 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新 能源汽车车顶加强额板的模具, 其特征在于: 固定脚一
(212) 上设有朝向加强额板 (4) 坯件的导向槽 (322) , 所述限位件 (3) 的固定脚二 (32) 位于导
向槽 (322) 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新 能源汽车车顶加强额板的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
柱 (31) 包括上段柱 (311) 和下段柱 (312) , 所述上段柱 (311) 和下段柱 (312) 之间在限位柱
(31) 的一侧通过铰轴 (33) 铰接连接, 上段柱 (311) 能够通过铰轴 (33) 向下翻转至垂向向下;
应用时, 垂向 向下的下 段柱 (312) 朝下的端部位于加强额板 (4) 坯件上 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新 能源汽车车顶加强额板的模具,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上
模 (1) , 所述上模 (1) 具有上模架 (12) , 所述上模架 (12) 上设有与下模 (2) 上的限位柱 (31) 对
应的过柱孔 (121)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705651 U
2一种冲压新能源汽车 车顶加强额板的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新能源汽车车顶加强额板的模具, 属于汽车模具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0002]新能源汽车车顶加强额板是车顶与前挡风玻璃 之间的一块加强连接板, 要求外形
流畅美观且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这给冲压加工加强额板的模具设计带来了很高的要求, 尤
其是在车顶加强额板的周围设置 了加强凹槽后, 还需要考虑然后顺利脱模的问题。
[0003]按照上述要求, 现有汽车额板冲压模具存在以下缺陷:
[0004]1、 下模板在下模架上的装配结构复杂, 不利于下模板的快速安装、 调整, 尤其是在
模具出现形变伤损影响产品美观后不便 于拆装维护。
[0005]2、 车顶加强额板 的周围设置了加强凹槽后, 在完成冲压脱模时, 产品凹槽容易夹
住上模的压槽凸棱, 而产品凹槽形成的底部凸棱又容易被下模凹槽夹住。 脱模时, 若产品一
个部位被下模凹槽夹住, 另一部分又夹住上模的压槽凸棱, 则脱模时产品会被拉扯变形而
影响产品的外形甚至报 废。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是: 如何简化下模板的安装结构使之便于安装
定位和拆卸维修。
[0007]本实用新型发明 内容是:
[0008]一种冲压新能源汽车车顶加强额板 的模具, 包括下模, 下模包括凸弧形的下模板
和安装下模板的下模架, 所述下模架上设置模床, 所述模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外 向夹
持面, 所述下模板底面的的前端和后端分别 设有内向夹持面; 所述下模板周边设有固定脚
一, 固定脚一和模床上均对应设有螺栓孔和用于将 固定脚一固定在模床上 的紧固螺栓; 应
用时, 下模板通过两端的内向夹持面卡合在模床两端的外 向夹持面上, 紧固螺栓将 固定脚
一固定在模床上。
[0009]进一步地, 所述固定脚一上设有用于定位加强额板坯件的L形的限位件, 限位件包
括竖向设置的限位柱和固定脚二, 固定脚二上设有腰形孔, 由所述的紧固螺栓通过腰形孔
将限位件的固定脚二紧压在固定脚一上。
[0010]进一步地, 固定脚一上设有朝向加强额板坯件的导向槽, 所述限位件的固定脚二
位于导向槽内。
[0011]进一步地, 所述限位柱包括上段柱和下段柱, 所述上段柱和下段柱之间在限位柱
的一侧通过铰轴铰接连接, 上段柱能够通过铰轴向下翻转至垂向向下; 应用时, 垂向向下的
下段柱朝下的端部位于加强额板坯件上 方。
[0012]进一步地, 还包括上模, 所述上模具有上模架, 所述上模架上设有与下模上的限位
柱对应的过柱孔。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705651 U
3
专利 一种冲压新能源汽车车顶加强额板的模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9:42: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