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798697.X
(22)申请日 2021.11.16
(73)专利权人 上海翊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地址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顾北东路575弄
1-17号B区6 -41
(72)发明人 黄文博
(51)Int.Cl.
B21D 37/10(2006.01)
B21D 43/00(2006.01)
B21D 45/04(2006.01)
B21D 43/1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连续冲压汽车零件 模具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连续冲压汽车零
件模具结构, 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 在下模板
的进料侧设有限位板, 下模板上设有限位块, 限
位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第一凹槽
内设有第一限位柱、 第一弹簧、 第一复位挡板, 第
二凹槽内设有第二限位柱、 第二弹簧、 第二复位
挡板。 在料带两侧设置限位块, 防止料带向左或
向右偏移, 利用吸盘将料带与下模板分离, 防止
料带粘连下模板, 利用第一复位挡板将料带与吸
盘分离, 通过第二复位挡板制成料带防止料带再
次与下模板粘 连, 避免料带在冲压过程中发生形
变, 有效提升产品合格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6828231 U
2022.06.28
CN 216828231 U
1.一种可连续冲压汽车零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上模座和下模座, 上模座底
部设有冲压模具头, 冲压模 具头下方设有脱 料板, 脱料板上设有模孔, 冲压模具头可穿过模
孔, 下模座上方设有 下模板, 上模座和下模座通过伸缩杆连接, 冲压模具头与脱 料板之间设
有第一弹性件, 下模座与下模板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
所述脱料板的底面上有 多个吸盘, 吸盘位于料 带上方, 脱料板上还设有限位 通孔;
所述下模板的进料侧设有限位板, 限位板上开设有条 形孔;
所述下模板上设有限位块, 限位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第一凹槽和第二
凹槽的槽口均位于限位块的侧 面上, 且第一凹槽位于第二凹槽上方, 第一凹槽内竖直方向
上设有第一限位柱, 第一限位柱外侧设有第一弹簧, 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凹槽上侧 面连
接, 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复位挡板, 且第一限位柱穿过第一复位挡板的一端部设
置, 第一复位挡板的另一端部伸出第一凹槽 设置; 第二凹槽内竖直方向上设有第二限位柱,
第二限位柱外侧设有第二弹簧, 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凹槽上侧 面连接, 第二弹簧的另一
端连接有第二复位挡板, 且第二限位柱穿过第二复位挡板的一端部设置, 第二复位挡板的
另一端部伸出第二凹槽设置, 限位 块和第一复位挡板可穿过限位 通孔;
料带的两侧均至少设置一个限位块, 第 一弹性复位挡板和第 二弹性复位挡板朝向料带
设置, 第一 弹性复位挡板位于料带上方, 第一 弹性复位挡板与料带之 间设有间距, 第二 弹性
复位挡板位于料带下方, 第二弹性复位挡板与料带 的下表面抵靠, 限位块的侧 边与料带 的
侧边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连续冲压汽车零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板
的一端设有调节螺杆, 螺杆的调节端设有调节板, 调节板与料 带的一侧边抵 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连续冲压汽车零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块
与料带抵靠的侧面、 第一挡板的下表面和第二挡板的上表面均设有橡胶 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连续冲压汽车零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盘采
用硅橡胶制成。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828231 U
2一种可连续冲压汽车零件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一种可 连续冲压汽车零件 模具结构, 属于冲压模具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汽车零件或连接件主要是通过连续冲压设备进行加工而成, 进行连续冲压加工的
原料材料通常为薄板形料带, 现有 连续冲压 设备, 包括上模和下模, 上模和下模分别设置有
用于冲压成型 的脱料板和下模板, 在连续冲压加工时, 将料带置于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进
行冲压成型, 为防止在脱模过程中料带 的位置发生偏移, 下模板的进料侧 边设有用于对料
带进行限位的限位板, 限位板上开有 条形孔, 料带穿过条形孔, 在料带输送过程利用条形孔
对料带进行限位, 目的是使料带能准确进入冲压工位, 但需要在输送过程中不能损伤料带
侧边, 因此现有的设备为防止料带 的磨损条形孔的长度一般会大于料带 的宽度, 但这会造
成在冲压时料带位置发生偏移, 并且在料带在冲压后, 料带也会粘连下模板, 导致料带变
形, 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提供一种可连续冲压汽车零件模具结构,
它解决了现有技 术中在冲压过程料 带位置易发生偏移, 以及料 带形变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 所要解决的技 术问题采取以下技 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可连续冲压汽车零件模具结构, 包括: 上模座和下模座, 上模座底部设有冲压
模具头, 冲压模具头下方设有脱料板, 脱料板上设有模孔, 冲压模具头可穿过模孔, 下模座
上方设有下模板, 上模座和下模座通过伸缩杆连接, 冲压模具头与脱料板之间设有第一弹
性件, 下模座与下模板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
[0006]所述脱料板的底面上有 多个吸盘, 吸盘位于料 带上方, 脱料板上还设有限位 通孔;
[0007]所述下模板的进料侧设有限位板, 限位板上开设有条 形孔;
[0008]所述下模板上设有限位块, 限位块的一侧 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第一凹槽和
第二凹槽的槽口均位于限位块的侧 面上, 且第一凹槽位于第二凹槽上方, 第一凹槽内竖直
方向上设有第一限位柱, 第一限位柱外侧设有第一弹簧, 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凹槽上侧
面连接, 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复位挡板, 且第一限位柱穿过第一复位挡板的一端
部设置, 第一复位挡板的另一端部伸出第一凹槽设置; 第二凹槽内竖直方向上设有第二限
位柱, 第二限位柱外侧设有第二弹簧, 第二 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凹槽上侧面连接, 第二 弹簧的
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复位挡板, 且第二限位柱穿过第二复位挡板的一端部设置, 第二复位挡
板的另一端部伸出第二凹槽设置, 限位 块和第一复位挡板可穿过限位 通孔;
[0009]料带的两侧均至少设置一个限位块, 第一弹性复位挡板和第二弹性复位挡板朝向
料带设置, 第一 弹性复位挡板位于料带上方, 第一弹性复位挡板与料带之 间设有间距, 第二
弹性复位挡板位于料带下方, 第二弹性复位挡板与料带 的下表面抵靠, 限位块的侧 边与料
带的侧边抵 靠。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828231 U
3
专利 一种可连续冲压汽车零件模具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9:43:1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