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138684.6
(22)申请日 2021.12.14
(73)专利权人 上海航天精密机 械研究所
地址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贵德路1号
(72)发明人 候正全 冯苏乐 简翰鸣 陈波
张柳锋 陈莎莎 徐爱杰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 107
专利代理师 唐敏
(51)Int.Cl.
B21D 9/05(2006.01)
B21D 37/10(2006.01)
B21D 4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多球节逐次递减 包络的数控弯管模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球节逐次递减包
络的数控弯管模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夹紧块
(1)、 助推块(2)、 防皱块(3)、 镶块(4)、 芯棒(5)、
滚轮(6)以及球节(7), 所述球节(7)为多个, 多个
球节(7)两两串联连接, 球节(7)串联后与芯棒
(5)连接, 并在弯曲过程中置于管坯内侧, 所述助
推块(2)、 夹紧块(1)安装在数控弯管机上, 弯曲
时夹紧块(1)夹紧管坯, 助推块(2)以V1速度推进
管坯, 防皱块(3)、 镶块(4)安装在滚轮(6)上, 并
随滚轮(6)一同绕中心轴以V2速度旋转。 本产品
尺寸精度高、 产品减薄率小、 产品表面质量好, 还
可保证零件在弯曲过程中内部质量, 有效防止了
内部划伤、 起皱缺陷, 从而 满足了高质量要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7121383 U
2022.08.05
CN 217121383 U
1.一种多球节逐次递减包络的数控弯管模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夹紧块(1)、 助推块
(2)、 防皱块(3)、 镶块(4)、 芯棒(5)、 滚轮(6)以及球节(7), 所述球节(7)为多个, 多个球节
(7)两两串联连接, 球节(7)串联后与芯棒(5)连接, 并在弯曲过程中置于管坯内侧, 所述助
推块(2)、 夹紧块(1)安装在数控弯管机上, 弯曲时夹紧块(1)夹紧管坯, 助推块(2)以V1速度
推进管坯, 防皱块(3)、 镶块(4)按滚轮运动方向依次安装在滚轮(6)上, 并随滚轮(6)一同绕
中心轴以V 2速度旋转, 用于实现管 材弯曲成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球节逐次递减包络的数控弯管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
球节(7)中各球节(7)的直径D按距离芯棒(5)由近至远而依次递减, 直径递减量α 定义为相
邻两个球节直径的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球节逐次递减包络的数控弯管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节
(7)采用包络结构, 球节(7)型面呈120 °倾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球节逐次递减包络的数控弯管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节
(7)通过铰链结构与芯棒(5)连接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球节逐次递减包络的数控弯管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节
(7)数量为3个, 单个球节(7)的直径D1, D2, D3按距离芯棒(5)由近至远而依次递减, 直径递
减量α 为α =D1 ‑D2=D2‑D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球节逐次递减包络的数控弯管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节
(7)型面具有自外球节肩部平台向外延伸L的延伸部(7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球节逐次递减包络的数控弯管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节
(7)、 防皱块(3)采用紫铜为材料, 夹紧块(1)、 助推块(2)、 镶块(4)、 芯棒(5)、 滚轮(6)采用
(45)钢作为材 料。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球节逐次递减包络的数控弯管模具, 其特征在于, 多个球节
(7)中相邻两个 球节直径的差值是相同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球节逐次递减包络的数控弯管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节
(7)分为外球节(71)和内球节(72)两部分, 其中内球节(72)采用分瓣式结构, 实现与外球节
(71)的连接和与前后球节(7)的拆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球节逐次递减包络的数控弯管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
伸部(73)的曲率与球节自身曲率 一致。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121383 U
2一种多球节逐次递减 包络的数控弯管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载火箭动力系统小弯曲半径薄壁弯管成形工艺技术, 具体地,
涉及多球节逐次递减 包络的数控弯管模具。
背景技术
[0002]航空航天领域中飞机、 运载火箭、 卫星和飞船等主体结构件基本上是由板材成形
的薄壳复杂结构组成, 统计资料表明, 钣 金类零件约占武器型号零件数量的50%左右, 占运
载火箭零件数量的70% ‑80%。
[0003]其中运载火箭增压输送系统采用薄壁轻质材料如1Cr18Ni9Ti不锈钢等, 其中导管
部位采用弯管连接, 壁厚仅为0.8mm, 相对弯曲半径为 1.8D(D为管材外径), 属于薄壁小弯曲
半径弯管, 其产品质量要求相 对普通弯管更高, 即截面畸变率要求不大于5%mm, 产品减薄
率不大于20%, 同时, 由于燃料需要从管材内部流动, 因此为防止流量影响, 要求零件内表
面无起皱、 划伤等 缺陷。
[0004]在传统的数控绕弯方法中, 针对小弯曲半径薄壁管(壁厚小于 1mm)极易产生起皱、
畸变、 开裂等缺陷, 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同时, 传统的钢材制造的球节7结构容易对零件内表
面产生划伤, 因此如何控制零件变形, 保证材料流动均匀, 避免弯曲过程出现上述缺陷成为
动力系统产品研究的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球节逐次递减包络的数控弯管
模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夹紧块1、 助推块2、 防皱块3、 镶块4、 芯棒5、 滚轮6以及球节7, 所述球
节7为多个, 多个球节7两两串联连接, 球节7串 联后与芯棒5连接, 并在弯曲过程中置于管坯
内侧, 所述助推块2、 夹紧块1安装在数控弯管机上, 弯曲时夹紧块1夹紧管坯, 助推块2以V1
速度推进 管坯。 防皱块3、 镶块4按滚轮运动方向依次安装在 滚轮6上, 并随滚轮6一同绕中心
轴以V2速度旋转, 用于实现管 材弯曲成形。
[0006]进一步的是, 所述多个球节7中各球节7的直径D按距离芯棒5由近至远而依次递
减, 直径递减量α 定义 为相邻两个 球节直径的差值。
[0007]进一步的是, 所述球节7采用包络结构, 球节7 型面呈120 °倾角。
[0008]进一步的是, 所述球节7通过铰链结构与芯棒5连接 。
[0009]进一步的是, 所述球节7数量为3个, 单个球节7 的直径D1, D2, D3按距离芯棒5由近
至远而依次递减, 直径递减量α 为α =D1 ‑D2=D2‑D3。
[0010]进一步的是, 所述球节7 型面具有向外延伸L的延伸部73 。
[0011]进一步的是, 所述球节 7、 防皱块3采用紫铜为材料, 夹紧块1、 助推块2、 镶块4、 芯棒
5、 滚轮6采用45钢作为材 料。
[0012]进一步的是, 多个 球节7中相邻两个 球节直径的差值是相同的, 所述延伸部73 。
[0013]进一步的是, 所述球节 7分为外球节71和内球节 72两部分, 其中内球节 72采用分瓣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7121383 U
3
专利 一种多球节逐次递减包络的数控弯管模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9:43:1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