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972743.3
(22)申请日 2021.11.30
(73)专利权人 武汉光谷精工技 术有限公司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 技术开
发区长城园路8号
(72)发明人 吴明泽
(74)专利代理 机构 武汉红观 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2247
专利代理师 曾国辉
(51)Int.Cl.
B21D 37/10(2006.01)
B21D 37/14(2006.01)
B21D 22/02(2006.01)
F16F 15/067(2006.01)
B21D 43/00(2006.01)B21D 43/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接线 端子级进冲压模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级进冲压
模具, 包括上模具与下模具, 所述下模具的顶部
固定安装有下缓冲座, 所述上模 具的底部固定安
装有上缓冲座, 所述上缓冲座的底部设置有缓冲
杆, 所述上缓冲座与缓冲杆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
机构。 通过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的配
合, 上模具与下模具对原料进行冲压时, 第一弹
簧和第二弹簧会共同起到缓冲的作用, 提高了对
上模具的缓冲效果, 并且通过牵引机构的设置,
能够从上模 具与下模具外部对远离进行牵引, 通
过定位机构的设置, 能够将原料固定在压板与滚
筒之间, 以便于原料进行移动, 无需工作人员手
动对原料进行移动, 降低了工作人员受伤的风
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7095287 U
2022.08.02
CN 217095287 U
1.一种接线端子级进冲压模具, 包括上模具(6)与下模具(1),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具
(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缓冲座(3), 所述上模具(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缓冲座(5), 所述
上缓冲座(5)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杆(4), 所述上缓冲座(5)与缓冲杆(4)之间设置有第一 缓冲
机构, 所述下缓冲座(3)内部设置有第二缓冲机构, 所述下模具(1)的侧壁设置有牵引机构;
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滚筒(7)、 支撑块(11)和电机(12), 所述下模具(1)的表面通过螺钉
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块(11), 两组所述支撑块(11)的表 面转动连接有滚筒(7), 其中一组所
述支撑块(11)的表 面固定安装有电机(12), 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与滚筒(7)的一端相连,
两组所述支撑块(1 1)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级进冲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缓冲机构
包括第一挡边(13)、 第一弹簧(14)和第二挡边(15), 所述缓冲杆(4)与上缓冲座(5)之间安
装有弹簧, 所述上缓冲座(5)的内壁焊接有第一挡边(13), 所述缓冲杆(4)的外壁焊接有第
二挡边(15), 所述第一挡边(13)与第二挡边(15)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级进冲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缓冲机构
包括挡板(16)和第二弹簧(17), 所述下缓冲座(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7), 且 所述
下缓冲座(3)的内部设置有挡板(16), 所述挡板(16)的底部与第二弹簧(17)的顶部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级进冲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连接架(2)、 螺纹柱(8)、 压板(9)和旋钮(10), 所述连接架(2)固定安装于两组支撑块(11)的
顶部, 且所述连接架(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板(9), 所述压板(9)的表 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柱
(8), 所述螺纹柱(8)贯穿于连接架(2)的表面, 且所述螺纹柱(8)与连接架(2)之间螺纹连
接, 所述螺纹柱(8)的顶部焊接有旋钮(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级进冲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挡边(13)
与第二挡 边(15)设置为直径相同的环状结构, 所述第一挡 边(13)的内壁贴合于缓冲杆(4)
的外壁, 所述第二挡边(15)的外壁贴合于上缓冲座(5)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级进冲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9)的侧
壁开设有凹槽, 所述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滚轮(18), 所述滚轮(18)贴合于连接架(2)的内
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级进冲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架(2)的
内壁开设有与滚轮(18)相匹配的卡槽(21), 所述滚轮(18)卡 合于卡槽(21)的内部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级进冲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9)的底
部焊接有两组连接条(20), 两组所述连接条(20)之间转动连接有四组转动杆(19), 且 四组
所述转动杆(19)之间等距设置 。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级进冲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杆(4)的
直径与下缓冲座(3)的内径相同, 所述挡板(16)的外壁贴合于下缓冲座(3)的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级进冲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柱(8)设
置于压板(9)与连接架(2)的中心部位, 所述连接架(2)的宽度与压 板(9)的宽度相同。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095287 U
2一种接线端子级进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接线 端子加工技 术领域, 具体为 一种接线 端子级进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接线端子又称铜鼻子、 线鼻子、 铜接线鼻子、 铜管鼻、 铝鼻子等, 接线端子是用于电
线电缆连接到电器设备上 的连接件, 顶端为固定连接的螺丝孔, 末端为连接剥皮后的电线
电缆铜铝芯;
[0003]接线端子在 生产时需要使用级进模具进行冲压, 现有的级进冲压模具在使用时缓
冲机构的作用不佳, 而且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原料进行移动, 增 加了工作人员受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级进冲压模具, 通过第一缓冲机构和第
二缓冲机构配合对上模具进行缓冲, 通过牵引机构配合定位机构带动原料移动, 以解决上
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 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线端子级进冲压模具, 包
括上模具与下模具, 所述下模具 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缓冲座, 所述上模具 的底部固定安装
有上缓冲座, 所述上缓冲座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杆, 所述上缓冲座与缓冲杆之间设置有第一
缓冲机构, 所述下缓冲座内部设置有第二缓冲机构, 所述下模具的侧壁设置有牵引机构;
[0006]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滚筒、 支撑块和电机, 所述下模具的表面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
两组支撑块, 两组所述支撑块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滚筒, 其中一组所述支撑块的表面固定安
装有电机, 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滚筒的一端相连, 两组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机构。
[0007]优选的, 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第一挡边、 第一弹簧和第二挡边, 所述缓冲杆与上
缓冲座之间安装有弹簧, 所述上缓冲座的内壁焊接有第一挡边, 所述缓冲杆 的外壁焊接有
第二挡边, 所述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相互贴合。
[0008]优选的, 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挡板和第二弹簧, 所述下缓冲座的内部固定安装
有第二弹簧, 且所述下缓冲座的内部设置有挡板, 所述挡板的底部与第二弹簧的顶部相 接
触。
[0009]优选的,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架、 螺纹柱、 压板和旋钮, 所述连接架固定安装于
两组支撑块的顶部, 且所述连接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板, 所述压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螺
纹柱, 所述螺纹柱 贯穿于连接架的表 面, 且所述螺纹柱与连接架之 间螺纹连接, 所述螺纹柱
的顶部焊接有旋钮。
[0010]优选的, 所述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设置为直径相同的环状结构, 所述第一挡边的
内壁贴合于缓冲杆的外壁, 所述第二挡边的外壁贴合于上缓冲座的内壁。
[0011]优选的, 所述压板的侧壁开设有凹槽, 所述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滚轮, 所述滚轮
贴合于连接架的内壁。
[0012]优选的, 所述连接架的内壁开设有与滚轮相匹配 的卡槽, 所述滚轮卡合于卡槽的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7095287 U
3
专利 一种接线端子级进冲压模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9:43:4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