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18 8877.2
(22)申请日 2021.12.14
(73)专利权人 瑞安市革 新机电有限公司
地址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莘塍街
道周田人民路
(72)发明人 林忠民
(74)专利代理 机构 温州亦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3468
专利代理师 徐志鑫
(51)Int.Cl.
B21D 37/10(2006.01)
B21D 37/14(2006.01)
F16F 15/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包括支撑底 座, 所述支撑底座的内部安装有便于
提高减震效果的减震橡胶, 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
焊接有操作台, 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安装有便于操
作的底台, 所述底台的顶部设置有便于回弹和缓
冲的缓冲机构, 所述缓冲机构的内部安装有便于
冲压的下模, 所述下模的底部连接有便于固定的
卡合机构。 该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通过减震橡
胶和减震杆的设置, 使 得冲压模 具在工作时所产
生的震动大大降低, 提高了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的稳定性, 同时通过缓冲机构 的设置, 使得金属
材料在进行冲压过后能够自动回弹, 并且通过卡
合机构的设置能够对下模进行拆卸和更换, 从而
有利于提高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的适应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6501903 U
2022.05.13
CN 216501903 U
1.一种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包括支撑底座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底座 (1) 的内部
安装有便于提高减震效果的减震橡胶 (2) , 所述支撑底 座 (1) 的顶部焊接有操作台 (3) , 所述
操作台 (3) 的顶部安装有便于操作的底 台 (4) , 所述底台 (4) 的顶部设置有便于回弹和缓冲
的缓冲机构 (5) , 所述缓冲机构 (5) 的内部安装有便于冲压的下模 (6) , 所述下模 (6) 的底部
连接有便于固定的卡合机构 (7) , 所述卡合机构 (7) 的一端设置有便于定位的伸缩机构 (8) ,
所述操作台 (3) 的顶面安装有 四组便于减震的减震杆 (9) , 所述减震杆 (9) 的顶端连接有顶
层 (10) , 所述顶层 (10) 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模 (1 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机构 (5) 包
括定位杆 (501) 、 压伸弹簧 (502) 、 顶板 (503) 、 滑槽 (504) 和开孔 (505) , 所述底台 (4) 的顶面
焊接有定位杆 (501) , 所述定位杆 (501) 的外立面缠绕连接有压伸弹簧 (502) , 所述定位杆
(501) 通过滑槽 (504) 贯穿顶板 (503) 并与顶板 (503) 滑动连接, 所述顶板 (503) 的内部开设
有开孔 (505)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 (503) 通过
压伸弹簧 (502) 与定位杆 (501) 构成伸缩 结构, 所述定位杆 (501) 关于底台 (4) 的中心线对称
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机构 (7) 包
括定位槽 (701) 、 横槽 (702) 、 卡板 (703) 、 弧形槽 (704) 、 伸缩槽 (705) 、 限位杆 (706) 、 伸缩块
(707) 和弹性橡胶 (708) , 所述底台 (4) 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 (701) , 所述定位槽 (701) 的两侧
开设有横槽 (702) , 所述横槽 (702) 的内部滑动 连接有卡板 (703) , 所述下模 (6) 的底部开设
有弧形槽 (704) , 所述弧形槽 (704) 与卡板 (703) 卡合连接, 所述卡板 (703) 的内部开设有伸
缩槽 (705) , 所述伸缩槽 (705) 的内部滑动 连接有伸缩块 (707) , 所述伸缩块 (707) 的两侧贯
穿连接有限位杆 (706) , 所述限位杆 (706) 的两端与伸缩槽 (705) 焊接连接, 所述伸缩块
(707) 的底部贴合有弹性橡胶 (708)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板 (703) 通过
弧形槽 (704) 与下模 (6) 卡 合连接, 所述限位杆 (70 6) 关于伸缩块 (707) 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机构 (8) 包
括凹槽 (801) 、 通槽 (802) 、 活动 块 (803) 、 顶扣 (804) 和连接弹簧 (805) , 所述底台 (4) 的内部
开设有凹槽 (801) , 所述凹槽 (801) 的底部开设有通槽 (802) , 所述通槽 (802) 的内部贴合有
活动块 (803) , 所述活动块 (803) 的一端焊接有顶扣 (804) , 所述顶扣 (804) 的底部焊接有连
接弹簧 (80 5) , 所述连接弹簧 (80 5) 的另一端与凹槽 (801) 相互连接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 (801) 的尺
寸与顶扣 (804) 的尺寸相吻合, 所述活动块 (803) 通过连接弹簧 (805) 与通槽 (802) 构成伸缩
结构。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501903 U
2一种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电机壳相关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电机壳是电机 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保护电机内部零件的重要零件, 在对电机壳
进行生产的过程中, 需要对电机壳进 行冲压工作, 而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 将材料加
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 称为冷冲压模具, 冲压, 是在室温下, 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
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 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 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
法, 电机壳生产过程中冲压模具和冲压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故此特别需要一种新型
电机壳冲压模具。
[0003]但是现有的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在对材料进行冲压 的过程中, 材料在冲压过后
可能卡在下模上不易取出, 导致冲压工作不能正常进 行, 严重影响了冲压模具的工作效率,
同时现有的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只能对特定的电机壳进行生产, 不能改变冲压后的电机壳
的形状, 使得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的适应性降低, 对生产工艺 也有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
出的现有的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但是现有的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在对材料进行冲压的
过程中, 材料在冲压过后可能卡在下模 上不易取出, 导致冲压工作不能正常进 行, 严重影响
了冲压模具 的工作效率, 同时现有的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只能对特定的电机壳进行生产,
不能改变冲压后的电机壳的形状, 使得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的适应性降低, 对生产工艺也
有一定的影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 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包括
支撑底座, 所述支撑底座的内部安装有便于提高减震效果的减震橡胶, 所述支撑底座的顶
部焊接有操作台, 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安装有便于操作的底台, 所述底台的顶部设置有便于
回弹和缓冲的缓冲机构, 所述缓冲机构的内部安装有便于冲压的下模, 所述下模的底部连
接有便于固定的卡合机构, 所述卡合机构的一端设置有便于定位的伸缩机构, 所述操作台
的顶面安装有四组便于减震的减震杆, 所述减震杆 的顶端连接有顶层, 所述顶层的底部固
定安装有上模。
[0006]优选的,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定位杆、 压伸弹簧、 顶板、 滑槽和开孔, 所述底台的顶面
焊接有定位杆, 所述定位杆的外立面缠绕连接有压伸弹簧, 所述定位杆通过滑槽贯穿顶板
并与顶板滑动连接, 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开 孔。
[0007]优选的, 所述顶板通过压伸弹簧与定位杆构成伸缩结构, 所述定位杆关于底台的
中心线对称设置 。
[0008]优选的, 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定位槽、 横槽、 卡板、 弧形槽、 伸缩槽、 限位杆、 伸缩块和
弹性橡胶, 所述底台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 所述定位槽的两侧开设有横槽, 所述横槽的内部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501903 U
3
专利 一种新型电机壳冲压模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9:43:5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