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098339.4 (22)申请日 2021.12.10 (73)专利权人 宾科汽车紧 固件 (昆山) 有限公司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 镇 中华园西路1895号 (72)发明人 魏双来 路凤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隆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366 专利代理师 金京 (51)Int.Cl. B21D 37/10(2006.01) B21D 4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模具顶杆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顶杆结构, 包 括: 顶杆本体, 其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杆部、 第二杆部、 第三杆部及第四杆部; 其中, 第二杆部 的外径与第四杆部的外径相一致, 第二杆部的外 径大于第三杆部的外径; 支撑块中开设有通孔, 通孔与第二杆部间隙配合, 支撑块套设在顶杆本 体上且能沿顶杆本体的轴线方向相对顶杆本体 的后半段移动; 垫块的一侧自其端面沿轴向开设 有第一卡槽及与第一卡槽连通的第二卡槽, 第一 卡槽能与第三杆部卡接并相对其移动至第二卡 槽与所述第四杆部卡接。 先优化了顶杆本体的结 构, 并在其上设置了支撑块和垫块, 支撑块在成 型受力时起支撑作用, 避免顶板本体弯曲变形, 提高工作效率; 且提高模具的使用寿 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6729104 U 2022.06.14 CN 216729104 U 1.一种模具顶杆 结构, 所述顶杆 结构整体呈圆柱体 状, 其特征在于, 包括: 顶杆本体, 所述顶杆本体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 一杆部、 第 二杆部、 第 三杆部及第四杆 部; 其中, 所述第二杆部的外径与所述第四杆部的外径相一致, 所述第二杆部的外径大于所 述第三杆部的外径; 支撑块, 所述支撑块中开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与所述第 二杆部间 隙配合, 所述支撑块套 设在所述顶杆本体上且能沿所述顶杆本体的轴线方向相对所述第二杆部、 所述第三杆部及 所述第四杆部移动; 垫块, 所述垫块的一侧自其端面沿轴向开设有第 一卡槽及与 所述第一卡槽连通的第 二 卡槽, 所述第一卡槽能与所述第三杆部卡接并相对其移动至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四杆部 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杆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杆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 二杆部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杆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杆部远离所述第 二杆部 的一侧设有台阶部, 所述台阶部的外径沿远离所述第一杆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杆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 一杆 部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杆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三杆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垫 块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杆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卡槽呈“U”形, 所述第二 卡槽也呈“U”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杆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卡槽包括呈长方形的第 一开孔及与所述第一开孔连通的第二开孔, 所述第二开孔呈圆形, 所述第一开孔的内径及 所述第二 开孔的内径均大于所述第三杆部的内径, 且小于所述第四杆部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顶杆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卡槽包括呈长方形的第 三开孔及与所述第三开孔连通的第四开孔, 所述第四开孔呈圆形, 所述第四开孔的内径大 于所述第三开孔的内径, 所述第三开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四杆部的外径, 所述第四开孔的 内径大于所述第四杆部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顶杆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开孔的内径与 所述第三 开孔的内径相一 致。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729104 U 2一种模具顶杆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了模具技 术领域, 具体的是一种模具顶杆 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冲压模具具有用于顶出工件的顶杆, 顶杆往往具有长度长、 杆径细的特点。 如图1 所示的常规顶杆, 顶杆在工作时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 使得顶杆会发生弯曲变形或断裂, 降 低了模具 的使用寿命, 增加了生产成本, 从而无法满足过大长径比和受力较大情况下 的生 产需求; 且 模具损坏需停机更 换模具, 使得生产暂停, 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具顶杆结构, 其用 于解决顶杆因 受力过大会断裂、 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000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具顶杆结构, 通过在常规顶杆的基础上先优化了顶杆 本体的结构, 使其具有外径大小不一的杆部, 并在顶杆本体上设置了支撑块和与所述顶杆 本体尾部卡接的垫块, 使得在产品成型过程中顶杆本体的第一杆部带动支撑块后移, 在成 型位置时, 支撑块设计停止在后段悬 空区域的中间, 在成型 受力时起支撑作用, 避免顶杆本 体弯曲变形, 实现在低成本情况下降低实际有效长径比, 从而实现顶杆的正常有效工作, 提 高工作效率; 且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0005]其中, 一种模具顶杆 结构, 所述顶杆 结构整体呈圆柱体 状, 包括: [0006]顶杆本体, 所述顶杆本体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杆部、 第二杆部、 第三杆部及第 四杆部; 其中, 所述第二杆部的外径与所述第四杆部的外径相一致, 所述第二杆部的外径大 于所述第三杆部的外径; [0007]支撑块, 所述支撑块中开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杆部间隙配合, 所述支撑 块套设在所述顶 杆本体上且能沿所述顶杆本体的轴线方向相对所述第二杆部、 所述第三杆 部及所述第四杆部移动; [0008]垫块, 所述垫块的一侧自其端面沿轴向开设有第一卡槽及与所述第一卡槽连通的 第二卡槽, 所述第一卡槽能与所述第三杆部卡接并相对其移动至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四 杆部卡接 。 [0009]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杆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杆部的外径。 [0010]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杆部远离所述第二杆部 的一侧设有台阶部, 所述台阶部 的外 径沿远离所述第一杆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1]进一步的, 所述 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杆部的外径。 [0012]进一步的, 所述第三杆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垫块的厚度。 [0013]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 卡槽呈“U”形, 所述第二 卡槽也呈“U”形。 [0014]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卡槽包括呈长方形的第一开孔及与所述第一开孔连通的第二 开孔, 所述第二开孔呈圆形, 所述第一开孔的内径及所述第二开孔的内径均大于所述第三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729104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模具顶杆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模具顶杆结构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模具顶杆结构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模具顶杆结构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9:44:0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