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819495.9
(22)申请日 2021.11.17
(73)专利权人 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 都市青羊区腾飞大
道265号
(72)发明人 侯毅 游健 朱浔
(74)专利代理 机构 成都巾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5126 0
专利代理师 邢伟
(51)Int.Cl.
B21D 39/02(2006.01)
B21D 43/00(2006.01)
B21D 37/10(2006.01)
B21D 45/04(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成型框架零件的双摆杆模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 于成型框架零件
的双摆杆模具, 下模设置于上模的正下方, 下模
包括由下往上顺次固设于一体的底座 (13) 、 下垫
板 (14) 和凹模板 (15) , 凹模板 (15) 的顶部设置有
凹腔 (16) , 凹腔 (16) 内且位于其后壁上固设有方
杆 (17) , 方杆 (17) 设置于压杆 (12) 的正下方, 凹
腔 (16) 内且位于方杆 (17) 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
左摆杆 (18) 和右摆杆 (19) , 左摆杆 (18) 和右摆杆
(19) 的下端部均经销轴 (20) 铰接于凹腔 (16) 的
前后壁上, 左摆杆 (18) 和右摆杆 (19) 的上端部均
延伸于凹模板 (15) 的上方, 且延伸端的顶表面 设
置有弧形面 (21) 。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提
高生产效率、 提高框架零件成型质量、 减轻工人
工作强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16501965 U
2022.05.13
CN 216501965 U
1.一种用于成型框架零件的双摆杆模具, 其特征在于: 它 包括上模和下模, 所述上模包
括由上顺次固设于一体的顶座 (4) 、 上垫板 (5) 、 固定板 (6) 和卸料板 (7) , 所述上垫板 (5) 上
固设有左楔形杆 (8) 和右楔形杆 (9) , 左楔形杆 (8) 和右楔形杆 (9) 均顺次贯穿固定板 (6) 、 卸
料板 (7) 且延伸于卸料板 (7) 下方, 左楔形杆 (8) 和右楔形杆 (9) 的底端部均设置有楔形面
(10) , 两个楔形面 (10) 相对立设置, 所述顶座 (4) 内设置有弹簧 (11) , 弹簧 (11) 的底部固设
有压杆 (12) , 压杆 (12) 设置于左楔形杆 (8) 和右楔形杆 (9) 之间, 压杆 (12) 顺次贯穿上垫板
(5) 、 固定 板 (6) 、 卸料板 (7) 且延伸于楔形面 (10) 的下 方;
所述下模设置于上模的正下方, 下模包括由下往上顺次固设于一体的底座 (13) 、 下垫
板 (14) 和凹模板 (15) , 凹模板 (15) 的顶部设置有凹腔 (16) , 凹腔 (16) 内且位于其后壁上固
设有方杆 (17) , 方杆 (17) 设置于压杆 (12) 的正下方, 凹腔 (16) 内且位于方杆 (17) 的左右侧
分别设置有左摆 杆 (18) 和右摆 杆 (19) , 左摆 杆 (18) 和右摆 杆 (19) 的下端部均经销轴 (20) 铰
接于凹腔 (16) 的前后壁上, 左摆杆 (18) 和右摆杆 (19) 的上端部均延伸于凹模板 (15) 的上
方, 且延伸端的顶表面设置有弧形面 (21) , 两个弧形面 (21) 分别设置于两个楔形面 (10) 的
正下方, 且弧形面 (21) 与楔 形面 (10) 相切, 所述左摆 杆 (18) 与凹腔 (16) 的左侧壁之间、 右摆
杆 (19) 与凹腔 (16) 的右侧壁之间均连接有倾 斜设置的斜弹簧 (2 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框架零件的双摆杆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楔
形杆 (8) 与右楔形 杆 (9) 关于 压杆 (12) 左右对称设置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框架零件的双摆杆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垫
板 (5) 上设置有导向孔, 所述压杆 (12) 滑动安装于导向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框架零件的双摆杆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摆
杆 (18) 与右摆杆 (19) 关于方 杆 (17) 左右对称设置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框架零件的双摆杆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杆
(17) 的宽度与半成品零件的中间板 (1) 的宽度相等。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501965 U
2一种用于成型框架零件的双摆 杆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框架零件 成型的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用于成型框架零件的双摆
杆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某成品框架零件的结构如图1所示, 其由半成品零件经级进模加工而成, 半成品零
件的结构如图2所示, 它包括中间板1、 成型于中间板1左右侧的左弯折板2和右弯折板3。 工
艺上要求将左弯折板2的末端与右弯折板3的末端闭合后, 才能加工出成品框架零件。 现有
的加工方法是工人先将 中间板固定在悬架上, 然后用木质榔头反复敲打左弯折板2和右弯
折板3, 直到左弯折板2的末端与 右弯折板3的末端闭合, 从而加工出成品框架 零件。 然而, 这
种手动加工方法虽然能够加工出成品零件, 但是单件生产周期长, 降低了成品零件的生产
效率, 此外需反 复敲打, 这无疑是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此外, 敲打过程中, 产生大量的痕
迹, 从而降低了框架零件的表面质量。 因此, 亟需一种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框架零件成型质
量、 减轻工人工作强度的双摆杆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提供一种结构紧凑、 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框架零件成型质量、 减轻工人工作强度的用于成型框架零件的双摆杆模具。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成型框架零件的双摆杆模
具, 它包括上模和下模, 所述上模包括由上顺次固设于一体的顶座、 上垫板、 固定板和卸料
板, 所述上垫板上固设有左楔形杆和右楔形杆, 左楔形杆和右楔形杆均顺次贯穿固定板、 卸
料板且延伸于卸料板下方, 左楔形杆和右楔形杆的底端部均设置有楔形面, 两个楔形面相
对立设置, 所述顶 座内设置有弹簧, 弹簧的底部固设有压杆, 压杆设置于左楔形杆和右楔形
杆之间, 压杆顺次贯 穿上垫板、 固定板、 卸料板且延伸于楔形面的下 方;
[0005]所述下模设置于上模的正下方, 下模包括由下往上顺次固设于一体的底座、 下垫
板和凹模板, 凹模板的顶部 设置有凹腔, 凹腔内且位于其后壁上固设有 方杆, 方杆设置于压
杆的正下方, 凹腔 内且位于方杆 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左摆杆和右摆杆, 左摆杆和右摆杆 的
下端部均经销轴铰接于凹腔的前后壁上, 左摆杆和右摆杆的上端部均延伸于凹模板的上
方, 且延伸端的顶表面设置有弧形面, 两个弧形面分别设置于两个楔 形面的正下方, 且弧形
面与楔形面相切, 所述左摆杆与凹腔的左侧 壁之间、 右摆杆与 凹腔的右侧 壁之间均连接有
倾斜设置的斜弹簧。
[0006]所述左楔形 杆与右楔形 杆关于压杆左右对称设置 。
[0007]所述上垫 板上设置有导向孔, 所述压杆滑动安装于导向孔内。
[0008]所述左摆杆与右摆杆关于方 杆左右对称设置 。
[0009]所述方杆的宽度与半成品零件的中间板的宽度相等。
[00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框架零件 成型质量、 减轻工人工作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501965 U
3
专利 一种用于成型框架零件的双摆杆模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9:44:4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