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870355.4
(22)申请日 2021.11.22
(73)专利权人 山东朝日不锈钢有限公司
地址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龙山高
新技术产业园龙 上路7799号
(72)发明人 陈延国 秦国梁 肖国栋 刘贵
傅友鹏 刘宝凯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947
代理人 胡欢
(51)Int.Cl.
B21D 37/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避免钢管焊 接处开裂的模具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一种避免钢管焊接处开裂的模
具组, 包括上模和与上模相配合设置的下模, 上
模包括上模轴和第一上模和第二上模; 下模包括
下模轴和轴对称的第一副模、 第二副模以及主
模, 下模轴依次穿过第一副模、 主模、 第二副模的
中轴线; 第一曲面外围包括第一凹陷槽, 第二曲
面外围包括第二凹陷槽, 第一副模与主模相连接
的端部直径均为r, 第二副模与主模相连接的端
部直径为r, 主模中部到两端 直径逐渐减小, 主模
两端到中部通过第三曲线平滑连接, 主模中部直
径为R,
本技术方案中有效
控制了主模与第一副模和第二副模之间的直径
和长度, 保证了钢管的有效弯曲, 避免了钢管在
主模位置过度弯曲造成边 缘翘曲的情况。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6126437 U
2022.03.25
CN 216126437 U
1.一种避免钢管焊接处开裂的模具组,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模(3)和与上模(3)相配合
设置的下模(2), 所述上模(3)包括上模轴(303)和设置在上模轴(303)上的第一上模(301)
和第二上模(302); 所述下模(2)包括下模轴(204)和轴对称的第一副模(202)、 第二副模
(203)以及主模(201), 所述第一副模(202)一端与主模(201)其中一端通过第一曲面平滑连
接, 所述第二副模(203)与主模(201)另一端通过第二曲面平滑连接, 所述下模轴(204)依次
穿过第一副模(202)、 主模(201)、 第二副模(203)的中轴线; 所述第一曲面外围包括第一凹
陷槽(205), 第二曲面外围包括第二凹陷槽(206), 所述第一上模(301)配合设置在第一凹陷
槽(205)内, 第二上模(302)配合设置在第二凹陷槽(206)内, 所述第一副模(202)与主模
(201)相连接的端部直径均为r, 第二副模(203)与主模(201)相连接的端部直径为r, 主模
(201)中部到两端直径逐渐减小, 主模(201)两端到中部通过第三曲线平滑连接, 主模(201)
中部直径为R, 所述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避免钢管焊接处开裂的模具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上
模(301)为圆柱形, 所述第一上模(301)的柱面为一个外凸的第四曲面(301a); 所述第二上
模(302)为圆柱形, 所述第二上模(3 02)的柱面 为一个外凸的第五曲面(3 02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避免钢管焊接处开裂的模具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上模(301)和第二上模(302)为形状结构相同的圆柱, 上模轴(303)依次穿过第一上模
(301)和第二上模(3 02)的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避免钢管焊接处开裂的模具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副
模(202)与第二副模(20 3)相对于主模(201)镜像对称设置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避免钢管焊接处开裂的模具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副
模(202)远离主模(201)的一端直径为H,所述第一副模(202)的两端通过平滑的曲面连接,
第二副模(203)远离主模(201)的一端直径为H, 所述第二副模(203)的两端通过平滑的曲面
连接, 所述H>R。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钢管焊接处开裂的模具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模
(201)的长度为 L, 所述2R≤L≤4R。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避免钢管焊接处开裂的模具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副
模(202)的长度为K, 所述2 r≤K≤4r, 所述第二副模(20 3)的长度为K, 2 r≤K≤4r。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避免钢管焊接处开裂的模具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曲
面(301a)的曲率小于第一曲面的曲率; 所述第五曲面(3 02a)的曲率小于第二曲面的曲率。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126437 U
2一种避免钢管焊接处 开裂的模具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成型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 避免钢板弯折过程中边缘褶皱翘
曲造成焊接 部位开裂的模具组。
背景技术
[0002]在工业制管领域中, 常用的制管方法有热轧法、 顶管法、 挤压法、 冷轧发、 冷拔法、
炉焊法、 电焊法等。 其中电弧焊制管法因其工艺简单、 成本较低、 生产效率快, 且制成的钢管
具有尺寸精度高、 成型美观、 壁厚均匀、 管内外表面光亮度高、 可生产的产品规格尺寸范围
大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尺寸、 高精度焊接钢管的制作。
[0003]在电弧焊制管法中, TIG焊制管工艺是较为成熟的, 其典型的工艺流程为: 料带开
卷—进料导向—成型、 焊接、 焊缝抛磨、 整形定径、 校直、 定尺切割、 自动卸料。 在此过程中,
焊接前的成型工艺是后续所有工艺的基础, 成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对后续生产造成极为
严重的影响。
[0004]制管流水线中的成型工艺是指使用模具将钢带压弯成钢管的过程, 其所 需的模具
分为水平模和 立模两大类, 水平模负责将钢 带压出弧度并初步弯成管状, 立模负责钢 管的
进一步成型以及后续焊接时的 的夹紧工作。
[0005]通过实际生产和实验发现, 在TIG焊接制管中, 水平模和立模的模具组数量以及水
平模具组对成型 的钢管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尤其是第一组水平模具组, 第一组水平
模具组负责将钢带两端的边缘压出初始弧度, 现有的第一组水平模具通常包括上模和下
模, 若下模中间部位无凸起, 例如 CN201921437869.7所示, 成型辊中所利用的下模中间凹
陷, 对钢板靠近下模的一面弯折 曲率大于钢板靠近上模的一面, 此时得到的钢管1如图1所
示, 其中合拢处1a 内径合拢, 但是外径有开口, 此时焊接的钢管并不 牢固。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
实用新型发明一种避免钢管合拢处有缝隙和褶皱从而导 致合拢效果 不佳的水平模具组。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避免钢管焊接处开裂的
模具组,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模和与上模相配合设置的下模, 所述上模包括上模轴和设置在
上模轴上的第一上模和第二上模; 所述下模包括下模轴和轴对称的第一副模、 第二副模以
及主模, 所述第一副模一端与主模其中一端通过第一 曲面平滑连接, 所述第二副模与主模
另一端通过第二曲面平滑连接, 所述下模轴依 次穿过第一副模、 主模、 第二副模的中轴线;
所述第一 曲面外围包括第一凹陷槽, 第二 曲面外围包括第二凹陷槽, 所述第一上模配合设
置在第一凹陷槽内, 第二上模配合设置在第二凹陷槽内, 所述第一副模与主模相连接的端
部直径均为r, 第二副模与主模相连接的端部直径为r, 主模中部到两端直径逐渐减小, 主模
两端到中部通过第三曲线平 滑连接, 主模中部直径为R, 所述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126437 U
3
专利 一种避免钢管焊接处开裂的模具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9:45:3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