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293292.9 (22)申请日 2021.11.03 (71)申请人 中国医学 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所 地址 300192 天津市南 开区白堤路23 6号 (72)发明人 董霞 吕丰 朱敦皖 张琳华  盛书培 张燕 马桂蕾 梅林  李稳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514 代理人 刘志刚 (51)Int.Cl. A61K 47/46(2006.01) A61K 47/51(2017.01) A61K 47/69(2017.01)A61K 31/4745(2006.01) A61K 9/51(2006.01) A61K 47/42(2017.01) A61K 47/34(2017.01) A61K 47/20(2006.01) A61K 41/00(2020.01) A61P 35/00(2006.01) B82Y 5/00(2011.01) B82Y 40/00(2011.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功能化凋亡小体药物递送体系及其制 备方法和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化凋亡小体药物递 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所述功能化凋亡小 体药物递送体系包括纳米颗粒药物和凋亡小体; 所述纳米颗粒药物包封于所述凋亡小体内; 该功 能化凋亡小体药物递送体系提高了细胞对药物 的摄取效率和药物对肿瘤的靶向效率, 并能够通 过激光照射可产生光热效应杀伤肿瘤; 实现免疫 联合光热疗法共同抗肿瘤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9页 CN 114081958 A 2022.02.25 CN 114081958 A 1.一种功能化凋亡小体药物递送体系, 其特 征在于, 包括纳米颗粒 药物和凋亡小体; 所述纳米颗粒 药物包封 于所述凋亡小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凋亡小体药物递送体系,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N ‑羟基琥 珀酰亚胺修饰的近红外荧光试剂, 所述N ‑羟基琥珀酰亚胺 修饰的近红外荧光试剂与所述凋 亡小体表面的氨基进行接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凋亡小体药物递送体系,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凋亡小体由 RAW267.4细胞制备 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化凋亡小体药物递送体系,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颗粒药 物为R848纳米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功能化凋亡小体药物递送体系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包括如下步骤: 将纳米颗粒药物与RAW264.7细 胞进行共同孵育, 经洗涤和紫外线照射后, 进行再孵育, 随后, 经差 速离心得到所述功能化凋亡小体药物递送体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颗粒药物为R848纳米颗粒, 所述R848纳米颗粒通过如下 方法制得: (a)将二硫苏糖醇添加到牛 血清白蛋白溶 液中并搅拌处 理, 得到混合溶 液; (b)向混合溶液中添加R848进行反应, 待反应结束, 向反应液中添加聚乙烯亚胺和2, 2'‑[丙烷‑2,2‑二基双‑(硫代)]二乙酸并搅拌一段时间, 再进行透析, 得到R848纳米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再孵育前加入 N‑羟基琥珀酰 亚胺修饰的近红外荧 光试剂; 优选地, N ‑羟基琥珀酰 亚胺修饰的近红外荧 光试剂的添加终浓度为12 ~18 μg/mL; 优选地, 纳米颗粒 药物与RAW264.7细胞的比例为2mg∶(106~108)cell。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同孵育温度为35~39℃, 时间 为6~12h; 优选地, 紫外线照射中紫外线的强度为0.08~0.12J/ cm2, 照射时间为25~3 5min; 优选地, 再孵 育温度为3 5~39℃, 时间为1.5~3 h; 优选地, 所述差 速离心具体包括: 先以250~350g离心8~12min并收集上清液, 将上清液再以1800~2200g离心15~ 25min。 9.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功能化凋亡小体药物递送体系在制备免疫联合光热治疗 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10.一种免疫联合光热治疗肿瘤药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功能 化凋亡小体药物递送体系。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081958 A 2一种功能化凋亡小体 药物递送体系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功能化凋亡小体药物递送体系及其制备 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疾病之一, 如何实现肿瘤靶向精准治疗以及预防 肿瘤复发与转移是肿瘤治疗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攻克难点。 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的发展为肿瘤 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肿瘤免疫治疗可通过重启并维持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刺 激宿主的免疫反应, 产生全身性抗肿瘤免疫。 但免疫治疗系统给药存在严重的脱靶副作用, 患者整体响应率不高(约为5 ‑30%), 治疗肿 瘤和预防肿瘤复发与转移疗效有限, 免疫逃逸 及局部肿瘤免疫抑制网络的形成是肿瘤彻底根除的主要障碍。 针对肿瘤免疫抑制性微环 境, 如何重新诱导足以重启机体免疫的肿瘤相关抗原尤为重要。 免疫治疗药物系统给药存 在一定的脱靶副作用, 如CD47抑制剂的血液毒性导致的严重贫血等, 可能诱发全身性免疫 毒性, 另外药物释放难以把控, 也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药效。 如何通过精准有效的递送系统 使免疫刺激物集中在病灶以克服局部免疫耐受、 实现高效治疗是面临的重要问题。 [0003]精准有效的递送系统的问题是药物的靶向递送和影像引导递送。 随着医学影像技 术的发展, 影像引导为药物精准递送系统提供了 “导航”系统。 荧光成像具有非离子低能量 辐射、 高敏感性、 连续 实时监测、 无创性 或微创性、 设备价格相对廉价等优势, 在影像引导药 物递送的应用方面发展迅猛。 近红外荧光试剂, 如吲哚菁绿(ICG)、 新吲哚菁绿(IR ‑820)等 作为临床上使用的荧光光热剂, 在近红外区域(NI R)显示出强荧光, 并在光热治疗中获得良 好治疗效果。 然而, 它们存在快速清除, 体内光稳定性不够, 以及缺乏体内靶向性等缺陷, 限 制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联合应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化凋亡小体药物递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该制备方法制得的药物递送体系采用凋亡小体作为载体, 能够被巨噬细胞特异 性摄取并通 过搭巨噬细胞便车 的方式主动靶向肿瘤, 有效提高了药物对肿瘤的靶向率, 并通过近红外 荧光试剂杀伤肿瘤。 [0005]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 特采用以下技 术方案: [0006]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功能化凋亡小体药物递送体系, 所述功能化凋亡小体药 物递送体系包括纳米颗粒 药物和凋亡小体; [0007]所述纳米颗粒 药物包封 于所述凋亡小体内。 [0008]优选地, 所述功能化凋亡小体药物递送体系还包括N ‑羟基琥珀酰亚胺修饰的近红 外荧光试剂, 所述N ‑羟基琥珀酰亚胺修饰的近红外荧光试剂与所述凋亡小体表面的氨基进 行接和。 [0009]本发明功能化凋亡小体药物递送体系能被巨噬细胞特异性摄取, 与游离药物和纳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14081958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功能化凋亡小体药物递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功能化凋亡小体药物递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功能化凋亡小体药物递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功能化凋亡小体药物递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17:0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