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415490.8 (22)申请日 2021.11.25 (71)申请人 国家纳米科 学中心 地址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 11号 申请人 中国医学 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72)发明人 王琛 许海燕 孟洁 杨延莲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边人洲 (51)Int.Cl. C07K 14/00(2006.01) C07K 1/04(2006.01) A61K 9/107(2006.01) A61K 9/127(2006.01)A61K 31/337(2006.01) A61K 31/475(2006.01) A61K 31/55(2006.01) A61K 31/675(2006.01) A61K 31/704(2006.01) A61K 47/24(2006.01) A61K 47/42(2017.01) A61K 47/60(2017.01) A61P 3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的多肽、 靶向载药 共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的多 肽、 靶向载药共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所述靶向载药共递送系统包括靶向载药长循环 脂质体和靶向载药胶束。 所述特异性结合MUC1蛋 白的多肽采用固相多肽合 成法制备, 其氨基酸序 列的通式为X1‑DR‑X2‑VRTQFNQYDTRAASD ‑X3‑G‑ X4‑X5, 其中X1为氨基端, X5为羧基端。 所述靶向载 药长循环脂质体包括磷脂、 胆固醇、 两亲性聚合 物、 多肽‑两亲性聚合物和药物活性组分。 所述靶 向载药胶束包括两亲性聚合物、 多肽 ‑两亲性聚 合物和药物活性组分。 所述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 的多肽、 靶向载药长循环脂质体和靶向载药胶束 能够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1页 序列表2页 附图11页 CN 114106110 A 2022.03.01 CN 114106110 A 1.一种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的多肽,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的多肽的 氨基酸序列的通式为X1‑DR‑X2‑VRTQFNQYDTRAASD‑X3‑G‑X4‑X5; 其中, X1缺失或为氨基酸序列GG的肽片段, X2缺失或为氨基酸序列RTINVDR的肽片段, X3 为氨基酸序列Y R的肽片段或氨基酸D, X4为氨基酸序列GC、 GDGV、 GDDD或DDD的肽片段中的任 意一种, X5缺失或为氨基酸序列TSAPRTD的肽片段。 2.根据权利要 求1所述的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的多肽, 其特征在于, 所述X1为氨基端, 所 述X5为羧基端; 优选地, 所述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包括如SEQ  ID NO:1‑5所示的 序列中的任意 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的多肽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制备方法包括固相多肽合成方法。 4.一种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的靶向载药长循环脂质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异性结合 MUC1蛋白的靶向载药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原料包括磷脂、 胆固醇、 两亲性聚合物、 多肽 ‑两 亲性聚合物和药物活性组分; 所述两亲性聚合物包括DSPE ‑PEG和/或DSPE ‑mPEG, 所述多肽 ‑两亲性聚合物包括DSPE ‑ PEG‑多肽和/或D SPE‑mPEG‑多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的靶向载药长循环脂质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磷脂、 胆固醇、 两亲性聚合物、 多肽 ‑两亲性聚合物和药物活性组分的摩尔比为1: (0.01‑5):(0.001 ‑5):(0.001 ‑1):(0.001 ‑1), 优选为1:(0.01 ‑1):(0.01 ‑1):(0.001 ‑0.5): (0.01‑0.5); 优选地, 所述磷脂包括大豆卵磷脂、 氢化大豆磷脂或蛋黄卵磷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 两种的组合, 优选为大豆卵磷脂; 优选地, 所述药物活性组分包括高三尖杉酯碱、 长春新碱、 阿霉素盐酸盐、 紫杉醇或环 磷酰胺中的任意 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的靶向载药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 方法采用薄膜 ‑超声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磷脂、 胆固醇、 两亲性聚合物、 多肽 ‑两亲性聚合物、 药物活性组分和有机溶剂混 合, 得到第一混合溶 液; (2)蒸发去除第一混合溶 液中的有机溶剂, 得到薄膜; (3)将步骤(2)得到的薄膜与水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溶液, 超声, 得到所述靶向载药长循 环脂质体; 优选地, 所述有机溶剂包括无水乙醇、 氯仿、 乙醚或甲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 合, 优选为无 水乙醇; 优选地, 所述超声的频率为100 ‑500W, 优选为100 ‑200W, 所述超声的循环次数为5 ‑30 次, 优选为5 ‑10次, 所述超声的时间为3 ‑10s, 所述超声的间隔时间为2 ‑20s, 优选为2 ‑10s。 7.一种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的靶向载药胶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 的靶向载 药胶束的制备原料包括两亲性聚合物、 多肽 ‑两亲性聚合物和药物活性组分; 所述两亲性聚合物包括DSPE ‑PEG和/或DSPE ‑mPEG, 所述多肽 ‑两亲性聚合物包括DSPE ‑ PEG‑多肽和/或D SPE‑mPEG‑多肽。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106110 A 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的靶向载药胶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亲 性聚合物、 多肽 ‑两亲性聚合物和药物活性组分的摩尔比为1:(0.001 ‑10):(0.01 ‑30), 优选 为1:(0.1 ‑1):(0.1‑10); 优选地, 所述药物活性组分包括高三尖杉酯碱、 长春新碱、 阿霉素盐酸盐、 紫杉醇或环 磷酰胺中的任意 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的靶向载药胶束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 方法采用薄膜 ‑水化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两亲性聚合物、 多肽 ‑两亲性聚合物、 药物活性组分和有机溶剂混合, 得到第一混 合溶液; (2)蒸发去除第一混合溶 液中的有机溶剂, 得到薄膜; (3)将步骤(2)得到的薄膜与水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溶液, 超声, 水浴, 静置, 得到所述靶 向载药胶束; 优选地, 所述有机溶剂包括无水乙醇、 氯仿、 乙醚或甲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 合, 优选为无 水乙醇; 优选地, 所述超声的频率 为80‑120W, 所述超声的时间为15 ‑25min; 优选地, 所述水浴的温度为20 ‑65℃, 优选 50℃, 所述水浴的时间为25 ‑40min; 优选地, 所述静置的时间为1 ‑3h。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的多肽、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特异 性结合MUC1蛋白的靶向载药长循环脂质体或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 的靶向载 药胶束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106110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的多肽、靶向载药共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的多肽、靶向载药共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的多肽、靶向载药共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特异性结合MUC1蛋白的多肽、靶向载药共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18:1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