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421759.1 (22)申请日 2021.12.31 (73)专利权人 韩华新能源 (启东) 有限公司 地址 226200 江苏省南 通市启东经济开发 区林洋路8 88号 (72)发明人 周凯炜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210 3 专利代理师 俞春雷 (51)Int.Cl. H02S 30/10(2014.01) F16F 15/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适用于光伏组件的加强筋及光伏组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 于光伏组件的 加强筋及光伏组件, 所述加强筋包括支撑部、 第 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 所述第一缓冲部位于所 述支撑部的顶端, 所述第二 缓冲部位于所述支撑 部的底端, 所述支撑部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缓冲 部和第二 缓冲部的硬度; 所述支撑部用于起到支 撑作用, 所述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用于避免 所述光伏组件与支撑部 之间的摩 擦。 本实用新型 的一种适用于光伏组件的加强筋, 硬度最大的支 撑部起到支撑作用, 在使用时能够直接塞进光伏 组件的相应位置中, 并通过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 冲部起到缓冲作用, 实现有效卡接; 使用操作方 便简单, 有效节省人力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16819779 U 2022.06.24 CN 216819779 U 1.一种适用于光伏组件的加强筋, 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撑部、 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 部, 所述第一缓冲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顶端, 所述第二缓冲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底端, 所述 支撑部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的硬度; 所述支撑部用于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用于避免所述 光伏组件与支撑 部之间的摩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筋,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缓冲部和第 二缓冲部的材质为 橡胶, 所述支撑 部的材质为PBT、 PC或POM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筋,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缓冲部、 第二缓冲部和支撑部 的长度及宽度均相等, 所述支撑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的高度; 所述 第一缓冲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缓冲部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强筋,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的高度在所述加强筋的总高 度中的占比为5 0~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强筋,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的高度在所述加强筋的总高 度的占比为80~ 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筋,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缓冲部和第 二缓冲部均包括主 体部和位于所述主体部两侧的延伸部, 所述延伸部的垂 直高度由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向 另一侧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强筋,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的上表面 为斜面或弧形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强筋,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的顶 端到所述支撑 部的距离等于所述主体部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筋,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杆和 位于两个所述横杆之间的立杆, 所述立杆垂直于所述横杆, 所述立杆 的长度小于所述横杆 的长度。 10.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加强筋的光伏组件, 所述光伏组件包括 层压件及边框, 所述边框包括容纳腔及底板, 所述层压件的侧边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 加强筋的端部位于所述层压件与所述底板之间, 所述加强筋的高度大于所述层压件靠近所 述底板的一 面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819779 U 2一种适用于光 伏组件的加强筋 及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组件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光伏组件的加强筋及光 伏组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光伏行业的蓬勃发展, “平价”光伏发电已不是梦。 如何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成为衡量一个产业是否成熟 的重大依据。 除了降低原材料成本外, 制 造成本的降低已成重 中之重, 如组件使用的加强筋, 目前市场主流使用的加强筋的材质为铝合金, 安装时, 需要 去除保护膜, 粘贴Pad(缓冲层), 固定螺丝。 需要4~6人/班。 这大大增加了人力成本, 使 得企 业的制造成本随之升高; 且使用该加强筋的操作繁琐, 也 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 一种改进的适用于光伏组件的加强筋及 包括该加强筋的光伏组件, 能够有效减少人力成本 且使用方便、 快速 。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 术方案: [0005]一种适用于光伏组件的加强筋, 包括支撑部、 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 所述第一 缓冲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顶端, 所述第二缓冲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底端, 所述支撑部的硬 度大于所述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的硬度; 所述支撑部用于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第一缓 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用于避免所述光伏组件与支撑部之 间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通过 注塑或挤出工艺生产得到, 为一体成型, 使用时, 可直接将加强筋塞至相应的位置即可, 操 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支撑 部的形状为长方体。 [0006]优选地, 所述第一缓冲部、 第二缓冲部和支撑部的长度及宽度均相等, 所述支撑部 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支撑部位 核心部件, 主要起到支撑作用, 故 中间的高度及硬度均大于第一缓冲部和 第二缓冲部。 支撑 部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如PBT(polybutylene  terephth alate,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C (polycarbonate, 聚碳 酸酯)、 POM等(po lyformaldehyde, 聚甲醛)。 [0007]优选地, 所述第一缓冲部 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缓冲部 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 的一些实施例中, 第一缓冲部的高度优选为大于第二缓冲部的高度, 相比于第二缓冲部, 主 要是第一缓冲部起到缓冲作用(当太阳能组件在户外工作时, 会因为风压和雪载的缘 故, 导 致层压件的下凸。 因背板为柔性材质, 层压件冲击加强筋会导致内部太阳能电池的碎裂, 因 此, 需要位于背板与 支撑部之间的第一缓冲部来避免这一风险)。 第一缓冲部和 第二缓冲部 均采用橡胶这类软质材料制成, 如氟/硅橡胶、 聚酯橡胶、 丙烯酸酯橡胶等, 其具有弹性, 能 够有效起到缓冲作用, 避免发生摩擦; 此外, 弹性材料可发生形变, 通过将该加强筋挤压塞 进光伏组件的相应位置后, 可防止加强筋的脱落, 保证其被有效固定 。 [0008]优选地, 所述支撑 部的高度在所述加强筋的总高度的占比为5 0~90%。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819779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适用于光伏组件的加强筋及光伏组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适用于光伏组件的加强筋及光伏组件 第 1 页 专利 一种适用于光伏组件的加强筋及光伏组件 第 2 页 专利 一种适用于光伏组件的加强筋及光伏组件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3:31:1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