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355011.6
(22)申请日 2021.12.2 9
(73)专利权人 南京博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尧化 街
道甘家边东108号2幢101室
(72)发明人 方丽
(51)Int.Cl.
B66B 7/02(2006.01)
B66B 7/12(2006.01)
B66B 5/28(2006.01)
F16F 15/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基于减震型空心电梯导轨使用时的坠落缓
冲部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减震型空心电梯导
轨使用时的坠落缓冲部件, 涉及缓冲部件领域,
包括电梯井, 所述电梯井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缓冲
厚层, 且缓冲厚层的内部安装有液压缓冲器, 所
述液压缓冲器的顶端 连接有连接板, 且连接板的
底端设置有上套筒, 所述上套筒的外侧连接有第
一弹簧。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电梯井内部的底端
位于电梯下方通过缓冲厚层、 液压缓冲器和设置
在不同位置的弹簧, 可以使 得电梯在下降过程中
进行缓冲, 配合使用使得电梯的缓冲效果更好,
更进一步降低电梯内部人员受伤的概率, 缓冲层
皆为缓冲橡胶材质, 质地较软, 且与电梯直接接
触的也是橡胶材质的缓冲顶层, 柔性接触, 降低
电梯厢体损坏的概 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6711303 U
2022.06.10
CN 216711303 U
1.基于减震型空心电梯导轨使用时的坠落缓冲部件, 包括电梯井(1),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电梯井(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缓冲厚层(2), 且缓冲厚层(2)的内部安装有液压缓冲器
(3), 所述液压缓冲器(3)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板(4), 且连接板(4)的底端设置有上套筒(5),
所述上套筒(5)的外侧连接有第一弹簧(6), 且上套筒(5)的底端设置有下套筒(7), 所述下
套筒(7)的内部 设置有第二弹簧(8), 所述连接板(4)的顶端连接有底板(9), 且底板(9)的顶
端设置有第一交叉杆(10), 所述第一交叉杆(10)的一侧连接有第二交叉杆(11), 且第二交
叉杆(11)和第一交叉杆(10)的顶端连接有顶板(12), 所述第二交叉杆(11)和第一交叉杆
(10)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13), 所述顶板(12)的顶端连接有固定板(14), 且固定板(14)的
顶端连接有缓冲顶层(15), 所述电梯井(1)内部的两侧设置有导轨(16), 且导轨(16)的底端
连接有第一缓冲块(17), 所述第一缓冲块(17)的底端连接有第一铰接杆(18), 且第一铰接
杆(18)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铰接杆(19), 所述第一铰接杆(18)和第二铰接杆(19)之间连接有
第四弹簧(20), 且第一铰接杆(18)和第二铰接杆(19)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缓冲块(21), 所述
导轨(16)的两侧皆设置有润滑槽(2 2), 且导轨(16)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减震型空心电梯导轨使用时的坠落缓冲部件,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液压缓冲器(3)的数量为四组, 四组所述液压缓冲器(3)等距分布在缓冲厚层(2)的
内部, 所述缓冲厚层(2)为缓冲橡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减震型空心电梯导轨使用时的坠落缓冲部件, 其特征在
于: 所述上套筒(5)、 第一弹簧(6)、 下套筒(7)、 第二弹簧(8)的数量皆为多组, 多组所述上套
筒(5)等距分布在连接板(4)的底端, 多组所述下套筒(7)等距分布在缓冲厚层(2)的内部,
所述第一弹簧(6)位于连接板(4)和缓冲厚层(2)之间, 所述第二弹簧(8)位于上套筒(5)的
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减震型空心电梯导轨使用时的坠落缓冲部件,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底板(9)、 第一交叉杆(10)、 第二交叉杆(11)、 顶板(12)、 第三弹簧(13)的数量皆为
多组, 多组所述第一交叉杆(10)和第二交叉杆(11)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弹簧
(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交叉杆(10)和第二交叉杆(11)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板(4)和固定板
(14)之间设置有缓冲 弹簧, 且缓冲 弹簧的数量为多组, 多组所述缓冲弹簧等距分布在连接
板(4)和固定 板(1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减震型空心电梯导轨使用时的坠落缓冲部件,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缓冲顶层(15)与固定板(14)固定连接, 且缓冲顶层(15)为 缓冲橡胶材质, 所述导轨
(16)的数量为两组, 两组所述导轨(16)关于电梯井(1)的纵向中轴线对称设置, 且两组所述
导轨(16)通过螺 栓与电梯井(1)可拆卸连接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减震型空心电梯导轨使用时的坠落缓冲部件,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第一铰接杆(18)和第二铰接杆(19)铰接连接, 所述第四弹簧(20)的两端分别与第
一铰接杆(18)和第二铰接杆(19)固定连接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减震型空心电梯导轨使用时的坠落缓冲部件,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加强筋(23)为金属材质, 且加强筋(23)与导轨(16)焊接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711303 U
2基于减震型空心电梯导轨使用时的坠落缓冲部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部件领域, 具体为基于减震型空心电梯导轨使用时的坠落缓
冲部件。
背景技术
[0002]电梯导轨是由钢轨和连接板构成的电梯构件, 它分为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 从截
面形状分为T形, L形和空心三种形式, 导轨在起导向作用的同时, 承受轿厢, 电梯制动时的
冲击力, 安全钳紧急制动时的冲击力等, 这些力的大小与电梯的载质量和速度有关, 因此应
根据电梯速度和载质量选配导轨,通常称轿厢导轨为主轨, 对重导轨为副轨 。
[0003]现有的坠落缓冲部件大多采用一种缓冲结构, 要不就是机械缓冲要不就是弹簧或
者液压缓冲, 缓冲效果较差, 为此亟需基于减震型空心电梯导轨使用时的坠 落缓冲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基于减震型空心电梯 导轨使用时的坠落缓冲部
件, 以解决现有的坠落缓冲部件大多采用一种缓冲结构, 要不就是机械缓冲要不就是弹簧
或者液压缓冲, 缓冲效果较差的技 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减震型空心电梯导轨使用
时的坠落缓冲部件, 包括电梯井, 所述电梯井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缓冲厚层, 且缓冲厚层的内
部安装有液压缓冲器, 所述液压缓冲器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板, 且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上套
筒, 所述上套筒的外侧连接有第一 弹簧, 且上套筒的底端设置有 下套筒, 所述下套筒的内部
设置有第二 弹簧, 所述连接板的顶端连接有底板, 且底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一交叉杆, 所述第
一交叉杆的一侧连接有第二交叉杆, 且第二交叉杆和第一交叉杆 的顶端连接有顶板, 所述
第二交叉杆和第一交叉杆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 所述顶板的顶端连接有固定板, 且固定板
的顶端连接有缓冲顶层, 所述电梯井内部的两侧设置有导轨, 且导轨的底端连接有第一缓
冲块, 所述第一 缓冲块的底端连接有第一铰接杆, 且第一铰接杆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铰接杆,
所述第一铰接杆和 第二铰接杆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 且第一铰接杆和 第二铰接杆的底端设
置有第二缓冲块, 所述 导轨的两侧皆设置有润滑槽, 且导轨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
[0006]优选地, 所述液压缓冲器的数量为四组, 四组所述液压缓冲器等距分布在缓冲厚
层的内部, 所述缓冲厚层为缓冲橡胶材质。
[0007]优选地, 所述上套筒、 第一弹簧、 下套筒、 第二弹簧的数量皆为多组, 多组所述上套
筒等距分布在连接板的底端, 多组所述下套筒等距分布在缓冲厚层的内部, 所述第一弹簧
位于连接 板和缓冲厚层之间, 所述第二弹簧 位于上套 筒的底端。
[0008]优选地, 所述底板、 第一交叉杆、 第二交叉杆、 顶板、 第三弹簧的数量皆为多组, 多
组所述第一交叉杆和 第二交叉杆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 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交
叉杆和第二交叉杆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板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 且缓冲弹簧的数
量为多组, 多组所述缓冲弹簧 等距分布在连接 板和固定 板之间。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711303 U
3
专利 基于减震型空心电梯导轨使用时的坠落缓冲部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3:31:4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