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575166.2 (22)申请日 2021.12.20 (71)申请人 重庆能投工程 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2号 建发大厦7楼部分房屋 申请人 重庆能投渝新能源 有限公司   重庆能投物流有限公司   四川古叙科技咨询服 务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蒋腾 蒋和财 汪雄 郭臣业  罗德华 程崇胜 陈永兴 金志浩  何华 周俊杰 刘朝富 张俐  黎定成 许开华 杨光林 廖礼  张凯强 陈永勇  (74)专利代理 机构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50211 代理人 刘代春 郭云(51)Int.Cl. H04L 67/12(2022.01) H04Q 9/00(2006.01) H04L 9/40(2022.01) E21F 17/18(2006.01) G01N 33/00(2006.01) G01F 23/00(2022.01) G08B 19/00(2006.01) H04M 1/72406(2021.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关闭煤矿隐蔽灾害监控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闭煤矿隐蔽灾害监控 方法, 包括在巷道封堵和井筒封堵过程中, 采用 光纤型传感器 分别通过光纤将瓦斯传感器、 一氧 化碳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埋设于封闭的巷道和 井筒中; 基于已埋设的光纤传感器构建可视化远 程智能监控系统; 基于已构建的可视化远程监控 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形成监控记录, 以在出现险 情时, 及时消除 隐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 在井筒和巷道内设置光纤型传感器, 利用光纤传 输监测信号, 并基于多个传感器构建的可视化远 程智能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以便及时发现井 下瓦斯集聚、 发火或涌水隐患, 并采取相应预防 措施, 避免次生 灾害发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14374713 A 2022.04.19 CN 114374713 A 1.一种关闭煤矿隐蔽灾害监控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 传感器埋设: 包括在巷道封堵和井筒封堵过程中, 采用光纤型传感器分别通过 光纤将瓦斯传感器、 一氧化 碳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埋设于 封闭的巷道和井筒中; 第二步, 构建实时监控系统: 基于已埋设的光纤传感器构建可视化远程智能监控系统; 第三步, 实时监控: 基于已构建的可视化远程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形成监控记录, 以在出现险情时, 及时消除隐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视化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包括移动终 端、 监控主机、 监控数据服务器、 监控交换机和监测站, 监测站 通过光纤与各个传感器连接; 监测站通过光纤与监控交换机连接, 监控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监控数据服务器连接, 监控数 据服务器通过网线与监控主机连接、 监控数据服务器还通过网线与公共网络连接; 且监控 数据服务器与公共网络之 间设有防火墙;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公共网络与监控数据服务器形 成无线通讯联络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巷道封堵过程中, 由砌体和黄泥 芯形成的混合封堵墙将巷道口封堵, 砌体位于黄泥芯两侧; 相应光纤伸入密闭的巷道内100 米, 并在光纤末端设有分别设有一所述瓦斯传感器、 一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和一所述水位 传感器; 其中, 瓦斯传感器和一氧化 碳传感器巷顶0.2m, 水位传感器距巷顶0.3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封堵墙位于巷道内厚度不小于 20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倾斜巷道封堵过程中, 还包括在巷道内 距混合封堵墙1m处设置一所述瓦斯传感器、 一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和一水位传感器; 光纤 的剩余长度上每间隔20m 设置一个水位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5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井筒封堵过程中, 光纤伸 入井筒封堵段下方100 m, 并在光纤末端和距井筒封堵段1m处分别设置一所述瓦斯传感器和 一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 所述水位传感器由光纤末端开始设置, 并在向上延伸的光纤上每 隔20m设置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位于井筒内的所述瓦斯传感器、 一氧化碳 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与井筒 筒壁的距离均不小于 0.2m。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374713 A 2一种关闭 煤矿隐蔽灾 害监控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关闭煤矿的安全管理技术, 具体涉及一种关闭煤矿隐蔽灾害监控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根据煤矿安全管理规定, 煤矿关闭后, 必须对井筒进行永久性封堵处理, 以消除安 全隐患, 确保后期不发生瓦斯燃烧、 爆炸、 窒息及次生灾害事故。 对于煤层已采尽或低瓦斯 未采净的小型煤矿而言, 这种处理方式基本满足关闭煤矿的安全要求。 但对于高瓦斯或未 采尽的大型煤矿而言, 封闭后仍然存在瓦斯突出、 煤层自燃, 以及矿井水涌出 的隐患, 可能 导致次生灾害发生。 为此, 需要井下瓦斯和涌水隐患、 煤炭自燃发火隐患进行动态监控, 以 提早采取措施, 预防次生灾害发生。 但目前 的管理方法通常只能通过地面监测结果推测井 下情况, 不能准确洞察井下实际险情, 导 致难以准确把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关闭煤矿井下隐情只能通过地面情况推测的不足, 提 供一种关闭煤矿隐蔽灾害监控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井筒和巷道内设置光纤型的瓦斯传感 器、 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 利用光纤传输监测信号, 并基于多个传感器构建的可视 化远程智能监控系统进 行实时监控, 以便及时发现 瓦斯突出、 煤层自燃发火或涌水隐患, 并 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避免次生 灾害发生。 [0004]为实现前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 术方案。 [0005]一种关闭煤矿隐蔽灾害监控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6]第一步, 传感器埋设: 包括在巷道封堵和井筒封堵过程中, 采用光纤型传感器分别 通过光纤将瓦斯传感器、 一氧化 碳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埋设于 封闭的巷道和井筒中; [0007]第二步, 构建实时监控系统: 基于已埋设的光纤传感器构建可视化远程智能监控 系统; [0008]第三步, 实时监控: 基于已构建的可视化远程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形成监控记 录, 以在出现险情时, 及时消除隐患。 [0009]采用前述方案 的本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井筒和巷道内设置光纤型的瓦斯传感器、 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 利用光纤传感器灵敏度高、 可以制成任意形状、 可用于高 压、 高温、 腐蚀或其它恶劣环 境等优异特点传输监测信号, 并基于多个传感器构建的可视化 远程智能监控系统进 行实时监控, 以便及时发现井下瓦斯突出、 煤层自燃发火或涌水隐患, 并采取周边人畜隔离、 疏散, 重要设施移除等预防措施, 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本发明采用光 纤传感器可确保灾害 要素信号传输准确可靠, 监控系统运行 稳定, 可靠性 好, 使用寿命长 。 [0010]优选的, 所述可视化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包括移动终端、 监控主机、 监控数据服务 器、 监控交换机和监测站, 监测站 通过光纤与各个传感器连接; 监测站 通过光纤与监控交换 机连接, 监控交换机通过网线与监控数据服务器连接, 监控数据服务器通过网线与监控主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4374713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关闭煤矿隐蔽灾害监控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关闭煤矿隐蔽灾害监控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关闭煤矿隐蔽灾害监控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关闭煤矿隐蔽灾害监控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3:32:3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