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05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3071—2017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苦瓜操作指南 Good Agricultural Operation Guide for Export Balsam Pear 2017-12-13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01-13 实施 发 布 DB37/T 3071—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滨州市植物保护站、烟台市植物保护站、安丘市植物保护 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振博、缪玉刚、林彦茹、金宗亭、李洪刚、张路生、于凯、于晓庆、辛增英、 唐伟。 I DB37/T 3071—2017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苦瓜操作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苦瓜产地要求和生产环节监控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出口苦瓜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药残留 pesticide residue 使用农药后,在农产品及环境中农药活性成分及其在性质上和数量上有毒理学意义的代谢(或降解、 转化)产物。 3.2 有害物质 malfeasance matter 对人、生物及环境具有毒害作用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重金属等物质。 3.3 危害分析 hazard assessment 对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风险进行判断、评估。 3.4 溯源体系 system of trace to the source 作物从种植(包括生产基地选择)到收获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有农事活动的原始记录等。 3.5 有害生物 pest 危害植物或植物产品的病原微生物、害虫、杂草等生物。 3.6 1 DB37/T 3071—2017 IPM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有害生物综合管理。 3.7 安全间隔期 preharvest interval 经残留试验确证的试验农药实际使用时采收距最后一次施药的间隔天数。 4 记录保留 种植者应保留苦瓜各生产环节的原始记录(要求见附录A),证实所有的农事操作遵循本标准的要 求,从而完善整个溯源体系。必要的记录应保留2年或更长时间。 5 质量要求 5.1 感官要求 瓜条充分膨大,外皮嫩绿,光泽好。 5.2 质量安全要求 符合进口国质量安全标准要求(要求见附录B)。 6 基地选择与管理 6.1 基地选择 6.1.1 产地环境条件符合 NY/T 5010 的要求。宜选择前 2~3 年未种植葫芦科作物的地块。填写《基地 基本情况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1)。 6.1.2 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集中连片。 6.2 基地管理 6.2.1 环境监测 新建基地应由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环境质量检验,并进行风险评估。每2~3年或环境条件发 生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应及时进行检验,并填写《基地土壤化学成分检验结果表》(要求 见附录A.2)、《基地灌溉水质检验结果表》(要求见附录A.3)、《基地空气质量检验结果表》(要求 见附录A.4)。 6.2.2 档案 每个苦瓜生产地块(棚室)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 6.2.3 工作室 2 基地应建有工作室,面积30 m 以上。室内配备桌椅、资料橱等,水、电、通讯配套齐全,放置有 关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 6.2.4 平面图 2 DB37/T 3071—2017 面积较大的生产基地应制作平面分布图,用来制定轮作计划和种植方案等,并贴挂于工作室内。 6.2.5 仓库 基地应建有专用仓库,临时存放施药器械和未用完的种子、农药、化肥等。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 2 通风、避光等要求;内设货架;配备必要的农药配制量具、防护服、急救箱等;面积20 m 以上。 6.2.6 盥洗室 基地应设有盥洗室,且清洁卫生。 6.2.7 废物收集设施 基地应设有农药空包装和垃圾等废物收集设施。 6.2.8 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 7 整地施肥 7.1 清洁田园 清除上茬作物的残留枝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7.2 土壤耕翻 深翻土壤25 cm~30 cm,整平耙实。宜使用机械耕翻。 7.3 整地 日光温室按80 cm~100 cm起垄;大拱棚按行距4.5 m左右整畦,畦宽80 cm,畦中心开沟约20 cm 深,沟上方距离地面2 m拉铁丝做架;露地采用起垄栽培或平畦栽培,畦宽130 cm~150 cm,每畦2行。 7.4 基肥 2 根据当地土壤肥力状况,于整地前每667 m 撒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500 kg~3000 kg、氮磷钾三元 复合肥(15-15-15)40 kg~50 kg、中微量元素肥40 kg~50 kg,并加入适量生物菌肥。施肥后填写《田 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录A.5)。 8 育苗 8.1 品种选择 应按进口方要求选定品种。进口方未指定栽培品种的,宜选用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 好的丰产品种。 8.2 种子处理 将种子倒入55 ℃热水中烫种10 min~15 min,然后温水中浸泡4 h~6 h,置于28 ℃~30 ℃温度 下保湿催芽15 h左右,70 %左右的种子露白,用清水洗净粘液即可播种。并填写《基地种苗处理记录表》 (要求见附录A.6) 3 DB37/T 3071—2017 8.3 育苗 8.3.1 苗床育苗 采用无病虫源菜园土50 %~70 %,优质腐熟农家肥30 %~50 %,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0.1 % 制备苗床土。 播种前将苗床浇透水,将经过催芽的种子按8 cm~10 cm见方的密度,均匀撒于苗床内,覆细土2 cm~ 2.5 cm。 8.3.2 穴盘育苗 2份草炭加1份蛭石,以及适量的腐熟农家肥制备营养土。 将催芽后的种子点播于穴盘中,播后覆细土1 cm~2 cm。 8.3.3 营养钵育苗 选用无病虫源的营养土占三分之一、炉灰渣(或腐熟马粪,或草炭土,或草木炭)占三分之一,腐 熟农家肥占三分之一制备营养土。 将催芽后的种子点播于营养钵中,播后覆细土1 cm~2 cm。 8.4 育苗期管理 8.4.1 温度控制 出苗前白天适宜温度30 ℃~35 ℃,夜间20 ℃~25 ℃;出苗后白天适宜温度20 ℃~25 ℃,夜间 15 ℃~20 ℃;定植前5 d~7 d白天适宜温度20 ℃~23 ℃,夜间15 ℃~18 ℃。 8.4.2 水分管理 视育苗季节和墒情适当浇水,见干见湿。 8.5 壮苗标准 子叶完好,茎粗壮,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4~5片真叶,株高10 cm~12 cm, 根系发达,苗龄35 d~40 d。 9 田间管理 9.1 定植 选择晴天上午定植。日光温室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大拱棚3月下旬至4月上旬,露地4月中下旬至5 月上旬定植。 支架式栽培:大小行种植,大行120 cm左右,小行70 cm左右,株距50 cm左右。 棚架式栽培:行距4 m左右,株距80 cm左右。 9.2 肥水管理 缓苗后选晴天上午浇一次缓苗水,然后蹲苗;根瓜坐住后结束蹲苗,浇一次透水,以后5 d~10 d 2 浇一次;坐果后,5 d~7 d浇一遍水,每隔10 d~15 d随水每667 m 冲施磷酸氢二铵15 kg~20 kg、硫 酸钾20 kg~25 kg。 4 DB37/T 3071—2017 9.3 授粉 9.3.1 人工授粉 植株生长至1.5 m时,开始人工授粉,每朵雄花授2~3朵雌花,摘去雄花花瓣,用雄蕊扫雌花的柱 头。 9.3.2 熊蜂授粉 2 棚室内开花达3 %~5 %时,释放熊蜂,每667 m 放蜂30~35头。 9.4 整枝打杈 以主蔓结瓜的摘除侧蔓;以侧蔓结瓜的视密度大小整枝,留7~8个蔓,适当摘去下部老叶、病叶、 弱蔓。 每项农事操作后,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求见见附录表A.5)。 10 生产投入品管理 10.1 农药采购与储藏 10.1.1 农药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农药。不得采购下列农药: ——非法销售点销售的农药; ——无农药登记证的农药; ——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药; ——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农药; ——无标签或标签不合格的农药; ——超过保质期的农药; ——进口国禁止使用的农药。 采购的农药应填写《基地使用投入品表》(要求见附录A.7)和《农药质量检验结果记录表》(要 求见附录A.8)。 10.1.2 农药储藏 农药应储藏于专用仓库。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避光、防腐、通风良好等安全条件要求, 由专人负责保管,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 10.2 肥料采购与储藏 10.2.1 肥料采购 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不得采购下列肥料: ——非法销售点销售的肥料; ——无肥料登记证的肥料; ——无肥料生产许可证或肥料生产批准文件的肥料; ——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肥料; ——超过保质期的肥料; 5 DB37/T 3071—2017 ——进口国禁止施用的肥料。 采购的肥料应填写《基地使用投入品表》(要求见附录A.7)。 10.2.2 肥料储藏 肥料应妥善保存,放置于清洁、干燥的地方,与农药隔开存放,不得与苗木、新鲜农产品存放在一 起。 11 水源管理 11.1 水质监测 每年应由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一次水质检测。检测结果填写《基地灌溉水质检验结果表》 (要 求见附录A.3)。 11.2 灌溉系统 应有专用水源,如水井、储水池等,严防污染。水井井口应高出地面30 cm,并配有防护设施。宜 建立水源排灌系统,如供水管道、再利用体系、排灌设备等。 12 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12.1 种植者 种植者应当经过IPM技术培训,或在植保员指导下按照本规范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植保员应当获 得国家植保员职业资格证书,并填写《基地人员档案表》(附录A.9)。 12.2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不同防治对象及其发生情况,根据苦瓜生育期,分 阶段进行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生物措施和物理措施,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严格农药 安全间隔期用药。 12.3 防治措施 12.3.1 农业防治 12.3.1.1 品种选择 宜选用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丰产品种。 12.3.1.2 合理轮作 每2~3年与非葫芦科作物进行一次轮作。 12.3.1.3 高温闷棚 选晴天上午,浇一
DB37-T 3068-2017 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安全使用规则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7:51:2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