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3.040 P 28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833—2017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设计规程 Standard for Design of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Channel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03 - 30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4 - 30 实施 发 布 DB34/T 2833—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提出单位: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归口单位: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 限公司、安徽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可、杨晓光、陈发根、郑建中、曹光伦、李润清、石雪飞、姚春江、蔡兵、 阮欣、刘志权、王吉双、王胜斌、董阁、陈修和、张其云、马祖桥、吴建民、王宏斌、王凯。 I DB34/T 2833—2017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设计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的术语和定义、符号、材料、总体设计、主体设计、洞口设计、 拼接设计、附属设施及附属工程设计、作用、结构计算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按小桥、涵洞分类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的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D6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1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简称通道)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channel 一种采用工厂制造和现场拼装工艺建造的钢筋混凝土涵洞或小桥类构造物,按截面形状可分为装配 式钢筋混凝土管型通道(本规程简称管型通道)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箱型通道(简称箱型通道)两种型 式(见图1)。 图1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示意图 1 DB34/T 2833—2017 3.2 节段 segment 通道沿纵向按规定长度划分的具有完整截面形状的结构区段。 3.3 顶板 top slab 通道截面上按整体受力特征划分的独立顶部构件。 3.4 底板 bottom slab 通道截面上按连接侧墙,兼做基础要求设置的底部构件。 3.5 侧墙 side wall 通道截面上按支挡两用、装配自稳要求设置的两侧构件。 3.6 平接缝 flat joint 通道节段拼装或构件拼装中,对应平面的对接缝。 3.7 铰接缝 hinged joint 通道节段拼装或构件拼装中,凸凹弧面的对接缝。 3.8 弯螺栓 curved bolt 通道节段拼装或构件拼装中,将节段或构件在接缝处进行纵向或环向连接的弧形螺栓组件。 3.9 洞口 channel entrance 通道两端设置的构造物(见图2)。 2 DB34/T 2833—2017 图2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洞口示意图 3.10 翼墙 wing wall 通道洞口向两侧斜向展开的挡土墙。 3.11 端墙 head wall 管型通道洞口垂直于通道纵向的挡土结构。 3.12 帽梁 cap beam 箱型通道洞口顶部垂直于通道纵向的条形挡土结构。 3.13 基座 foundation bed 通道洞口向两侧斜向展开的翼墙的基础。 3.14 洞口面板 entrance faceplate 通道洞口底部两侧翼墙间的现浇混凝土板。 4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Bk —— 通道标准净宽; Hk —— 通道标准净高; Sj —— 通道有效通行面积。 5 材料 3 DB34/T 2833—2017 5.1 通道用混凝土、钢筋应符合 JTG D62 的有关规定。 5.2 通道拼装用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 M15,性能应符合 JTG D61 的有关规定。 5.3 通道拼装用粗砂、砂砾、碎石、沥青、防水卷材、弯螺栓等应符合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 6 总体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的设计基准期为 100 年;设计使用年限在高速和一级公路上为 50 年, 在二、三、四级公路上为 30 年。 6.1.2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应进行系统的总体和构造设计,进行极限状态以及耐久性验算。 6.1.3 通道顶部填土厚度大于或等于 2 m 时,设计宜优先选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型通道(见图 3)。 图3 管型通道布设示意 6.1.4 通道顶部填土厚度小于 2 m 时,设计宜优先选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箱型通道(见图 4)。 图4 箱型通道布设示意 6.1.5 通道节段、截面的划分在满足受力要求条件下应简化制造品种。 6.1.6 通道洞口的设计宜采用装配型式。 6.2 标准净空 6.2.1 通道作为人、车通行时,标准净空应符合 JTG B01 和 JTG D60 的规定(见图 5): a) 人行通道净宽应不小于 4.0 m,净高应不小于 2.2 m; b) 拖拉机、畜力车通道净宽应不小于 4.0 m,净高应不小于 2.7 m; c) 农用汽车通道净宽应不小于 4.0 m,净高应不小于 3.2 m; d) 汽车通道净宽应不小于 6.0 m,净高应不小于 3.5 m。 6.2.2 通道用作过水涵洞时,净通行面积的计算应综合考虑过水断面形状,流量、流速、河床坡度以 及上下游环境条件等因素(见图 5)。 4 DB34/T 2833—2017 (a) 管型通道 (b) 箱型通道 图5 通道标准净空示意 7 主体设计 7.1 一般规定 7.1.1 通道应由标准化节段组成。各节段一般应由顶板、底板、两侧墙等四个构件组成。 7.1.2 通道的节段及构件宜不受通道斜交的影响,统一按正交型式设计(见图 6)。 (a) 正交管型通道 (b) 正交箱型通道 (c) 斜交管型通道 (d) 斜交箱型通道 图6 通道正交、斜交设计示意 7.1.3 通道的顶板、侧墙应为预制,底板可为预制或现浇。 7.1.4 过水通道应按通道水流或排水方向设置单向或双向纵坡。 7.1.5 管型通道内如采用铺装,铺装横向可不设横坡,铺装厚度可计入通道标准净高。 7.1.6 箱型通道内如采用铺装,铺装横向可不设横坡,铺装厚度应计入通道标准净高。 7.1.7 箱型通道顶部填筑厚度(包括路面)小于 0.5 m 时,顶板应设置纵向连接。纵向连接装置可采 用弯螺栓。 7.1.8 箱型通道用作明通道时,顶板应设置牛腿,安置搭板。 7.2 截面 5 DB34/T 2833—2017 7.2.1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的截面宜以内轮廓线为基准定形。管型通道内轮廓线应采用多弧线拟合; 箱型通道内轮廓线可采用多折线组合而成(见图 7)。可参照附录 A 的截面设计方法。 (a) 管型通道 (b) 箱型通道 图7 通道主体截面示意 7.2.2 管型通道的控制壁厚可按式(1)计算: t ( B j H j ) / 40 .................................... (1) 式中: Bj —— 管型通道的内轮廓线净宽; Hj —— 管型通道的内轮廓线净高。 7.2.3 箱型通道的控制壁厚可按式(2)计算: t 1.25 Bk / 20 .................................... (2) 式中: Bk —— 箱型通道内轮廓线净宽,即标准净宽。 7.3 节段 7.3.1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的节段一般宜包括 3 m 标准节段和 1 m 标准节段,并应按下列规定使用: a) 标准节段 3 m 作为通道的基本节段,在最大范围内使用; b) 标准节段 1 m 作为通道的调整节段,一般设于通道端部。 7.3.2 节段应以通道纵轴线和端平面为基准定位。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通道纵轴线应统一为通道底板顶面中线,通道端平面应统一为以通道纵轴线、通道前端倒角后 缘线上最外点为界的矩形平面; b) 通道端平面顶线在正交、斜交情况下均应以最小间距完全出露于路基侧面以外; c) 通道两端平面间距应使通道由 3 m 和 1 m 标准节段组合而成。 7.4 构件 7.4.1 通道节段顶板、侧墙、底板各构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C40 的混凝土预制或现浇。各构件应 按双筋矩形截面对称配筋,截面配筋率应不小于 0.5%。 7.4.2 构件中的主钢筋、分布钢筋及架立钢筋应按稳固的钢筋骨架设计,配筋应根据结构计算确定, 需满足构件的受力和施工操作要求,应采用 HRB400 的普通钢筋制作。 6 DB34/T 2833—2017 7.4.3 通道各预制构件宜设置吊环,以方便制造、运输和拼装过程中的起吊。吊环应采用 HPB300 的普 通钢筋制作,严禁以冷加工钢筋代替,且吊环计算应力标准值应不大于 50 MPa,以保证使用中的安全。 7.4.4 通道节段顶板、侧墙、底板各构件的形状和尺寸按下列规定设计: a) 管型通道节段顶板应为圆弧型,等壁厚,两端设置拼装铰接缝凸角; b) 箱型通道节段顶板应为倒槽型,顶部内轮廓宜设置平倒角,两侧折墙宜为等壁厚,底部设置拼 装铰接缝凸角; c) 管型通道节段侧墙应为倒τ型(见图 8),墙体宜为等壁厚,下部撑脚区宜为变壁厚,顶端应 设置拼装铰接缝凹角; 图8 管形通道倒τ型侧墙 d) e) f) g) 8 箱型通道节段侧墙应为倒T型,墙体宜为等壁厚,下部撑脚区宜为变壁厚,顶端应设置拼装铰 接缝凹角; 通道底板宜设置不大于 4%的横坡; 通道顶板、侧墙、底板一般应取同一控制壁厚; 节段预制构件棱线处应设置倒角,以方便预制和拼装。 洞口设计 8.1 一般规定 8.1.1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洞口应采用标准化、通用型的模块化构件拼装成形。 8.1.2 通道的洞口分为现浇形式和预制形式,宜选用预制形式,可采用削竹式、翼墙式及通用预制挡 墙等结构形式,本规程推荐适用通用预制装配式洞口结构。 8.1.3 管型通道洞口一般应由翼墙、基座、端墙、面板四组构件组成;箱型通道洞口一般应由翼墙、 基座、帽梁、面板四组构件组成。 8.1.4 翼墙应由预制构件拼装,基座、端墙、帽梁可预制拼装或现浇,面板应为现浇。 8.1.5 翼墙和基座可合并设计为预制构件。 8.1.6 洞口两侧翼墙的斜角应相
DB34-T 2833-2017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设计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4:31:2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