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B 23 备案号:49249-2016 青 海 DB63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1477—2016 马铃薯青薯 2 号种薯生产技术规范 2016 - 03 - 21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5 - 01 实施 发 布 DB63/T 1477—2016 前 言 本规范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纳添仓、孙海林、张生梅、耿生玲。 I DB63/T 1477—2016 马铃薯青薯 2 号种薯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马铃薯青薯2号种薯生产的原原种、原种和良种的种薯来源、施肥、田间管理、病虫 害防治、贮藏等要求技术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马铃薯青薯2号种薯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331 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 GB 18133 马铃薯脱毒种薯 DB63/ 354 马铃薯青薯2号 DB63/T 358 青海省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脱毒种薯 利用茎尖组织培养或无性系选方法获得的无马铃薯花叶型(PVX、PVY、PVS)、卷叶型(PLRV)和 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的种薯。 4 原原种生产 4.1 脱毒苗种薯生产 按DB63/T 358的要求进行生产。 4.2 脱毒扦插苗生产 4.2.1 扦插苗处理 脱毒试管苗株高达到10.00厘米、7片~8片叶时,从各分茎顶端剪下带有2叶1心的茎段作为扦插苗。 在0.02‰的生根粉水溶液中浸泡10分钟捞出,滤水待插。 4.2.2 扦插定植 扦插苗按4.00厘米×5.00厘米的密度在蛭石粉为基质的苗床上定植扦插。扦插后苗床喷洒清水,同 时搭建小拱棚。6天~7天扦插苗生根后移去拱棚。 1 DB63/T 1477—2016 4.2.3 温湿度管理 小拱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5%~100%,蛭石基质持水量达到饱和,19 ℃~22 ℃的茎叶生长适温; 小拱棚拆除后温度15 ℃~18 ℃。 4.2.4 光照调控 夏季防止强光照射扦插苗,中午拉遮阳网遮阴;冬季增加温室和小拱棚内透光度,扦插苗多见日光。 4.2.5 扦插苗种薯生产 扦插苗生根后按照DB63/T 358的要求进行生产。 5 原种及良种生产 5.1 种薯来源 符合GB 18133要求的,原种种薯来源用茎尖脱毒方法生产的原原种。良种种薯来源原原种田生产的 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 5.2 种薯田的设置 种薯田在年平均温度1 ℃~3 ℃的地区,选择肥力较好、土壤松软、灌排水良好的地块。实行3年 以上无茄科作物的轮作制。具备1千米以上的隔离条件。 5.3 种薯处理与精选 根据DB63/ 354的规定,选择无畸形、机械损伤、病薯及杂薯的健壮、适龄种薯,播前15天~30天 将种薯置于10 ℃~15 ℃、散射光下催壮芽。切块播种,每个切块带1个~2个芽。 5.4 播种 4月下旬~5月上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 ℃播种。种薯在播种沟内顶端向上放置,播深10.00厘 米~12.00厘米。 5.5 种植密度 原种田每公顷保苗8.25万株~9.00万株(每亩5 500.00株~6 000.00株)。 良种田每公顷保苗6.75万株~7.50万株(每亩4 500.00株~5 000.00株)。 5.6 基肥 结合整地起垄,每公顷基施农家肥60 000.00千克~75 000.00千克(每亩4.00立方米~5.00立方米), 纯氮69.00千克~103.50千克(每亩4.60千克~6.90千克)、五氧化二磷103.00千克~138.00千克(每 亩6.9千克~9.2千克)和氧化钾75.00千克~90.00千克(每亩5.00千克~6.00千克)。 5.7 田间管理 适时灌水,保持田间土壤持水量65%~75%,苗期到现蕾期中耕培土2次,现蕾期前后结合中耕培土, 视苗情追施纯氮75.00千克~112.50千克(每亩5.00千克~每亩7.50千克)。 6 去杂去劣 2 DB63/T 1477—2016 按照DB63/ 354的要求,在苗期和花期,进行2次~3次拔除。 7 病虫害防治 按照DB63/T 358的要求进行防治。 8 种薯检验 8.1 纯度检验 根据DB63/ 354要求,苗期和花期鉴定植株性状,块茎形成后鉴定块茎性状,并进行室内检验。 8.2 病害检验 田间通过目测,对病毒病和真菌、细菌病害进行调查记录,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销毁。原 种田生育期检验3次~5次,大田用种生产田生育期检验2次~3次。 8.3 种薯检疫 根据GB 7331种薯生产单位进行种薯自检,检疫部门进行复检。未取得检疫合格证的种薯,不得作 为种薯使用。 9 收获与贮藏 经检验合格的种薯,按照DB63/T 358的要求进行收获与贮藏。 3 DB63/T 1477—2016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各级别种薯带病植株的允许量 A.1 允许量 各级别种薯每次检验病害及混杂植株率的允许量见表A.1。 表A.1 各级别种薯带病植株的允许量 病害及混杂株% 种薯级别 第一次检验 第二次检验 第三次检验 原原种 原种 良种 类病毒植株 0 0 0 环腐病植株 0 0 0 病毒病植株 0 ≦0.25 ≦2.0 黑胫病植株 0 ≦0.5 ≦3.0 混杂植株 0 ≦0.25 ≦0.25 类病毒植株 0 0 0 环腐病植株 0 0 0 病毒病植株 0 ≦0.1 ≦1.0 黑胫病植株 0 ≦0.25 ≦1.0 混杂植株 0 0 ≦1.0 类病毒植株 0 0 环腐病植株 0 0 病毒病植株 0 ≦0.1 黑胫病植株 0 ≦0.25 混杂植株 0 0 4 DB63/T 1477—2016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良种块茎质量指标 B.1 质量指标 良种块茎的质量指标见表B.1。 表B.1 大田用种块茎质量指标 块茎病害及缺陷 允许率 环腐病 0 湿腐病和腐烂 ≦0.1 干腐病 ≦1.0 疮痂病和晚疫病 轻微症状(病斑占块茎表面积的 1%~5%) ≦10.0 中等症状(病斑占块茎表面积的 5%~10%) ≦5.0 有缺陷薯(冻伤除外) ≦0.1 冻伤 ≦4.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63-T 1477-2016 马铃薯青薯2号种薯生产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3:32:11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35.6 KB)
分享
友情链接
T-GDNS 001—2020 广东省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专家库管理规范.pdf
DL-T 5209-2020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pdf
T-IMCPNT 001—2024 中国马奶之乡特色产业示范旗建设与管理指南.pdf
DB51-T 2161-2016 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指南 四川省.pdf
GB-T 8335-2011 气瓶专用螺纹.pdf
GB-T 21082.4-2007 银行业务 密钥管理(零售) 第4部分 使用公开密钥密码的密钥管理技术.pdf
DB34-T 3379-2019 水利信息系统软件开发集成规范 安徽省.pdf
GB-T 35190-2017 海水中碘-131的测定 β计数法.pdf
GB-T 18154-2000 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pdf
CCIA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技术要求.pdf
HJ 164-2020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pdf
GB-T 29115-2012 工业企业节约原材料评价导则.pdf
SN-T 2770-2011 国境口岸军团菌荧光PCR检测方法.pdf
GB-T 42048-2022 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遴选要求.pdf
GB-T 19515-2023 道路车辆 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 要求及计算方法.pdf
GB-T 42316-2023 分布式储能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规范.pdf
GB-T 26855-2011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GB-T 4879-2016 防锈包装.pdf
T-GHDQ 89.1—2022 车载网络安全测试规范 第1部分: 车载CAN总线安全测试规范.pdf
GB-T 36568-2018 光伏方阵检修规程.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335.6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