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060 B23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 T 915—2016 红壤旱地春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Upland Red Soil Cultivation Technique Procedure of Spring Soybean 2016 - 05 - 31 发布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9 - 01 实施 发 布 DB36/ T 915—2016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产量指标 .......................................................................... 2 5 大豆地选择 ........................................................................ 2 6 整地与施肥 ........................................................................ 2 7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 2 8 播种 .............................................................................. 3 9 田间管理 .......................................................................... 3 10 收获 ............................................................................. 4 I DB36/ T 915—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瑞珍、赵朝森、骆赞磊、赵现伟、程春明、熊文华、熊艳。 II DB36/ T 915—2016 红壤旱地春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江西春大豆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与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技 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红壤旱地春大豆生产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T 5511 谷物和豆类 氮含量测定和粗蛋白质含量计算 凯氏法 GB/T 5512 粮油检验 粮食中粗脂肪含量测定 NY/T 850 大豆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春大豆品种 春大豆品种,是指通过国家或省一级品种区域试验,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适宜在江西省春季种植 的大豆品种,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7月中旬至下旬成熟。 3.2 开花期 春大豆开花的株数达到50%的日期。 3.3 结荚期 春大豆植株的幼荚形成长达2cm以上的日期。 3.4 鼓粒期 春大豆有50%的豆荚内籽粒较明显凸起的日期。 3.5 1 DB36/ T 915—2016 成熟期 全株95%的荚变为成熟色,摇动时开始有响声的植株达到50%的日期。 4 产量指标 4.1 产量 2 单位面积产量150kg/667m 以上。 4.2 收获株数 2 2 单位面积收获株数为2万株/667m ~5万株/667m 。 4.3 粒数 收获单株每株45粒以上。 4.4 百粒重 籽粒百粒重为18g以上。 5 大豆地选择 5.1 基本条件 地下水位较低,排水通畅,不渍水,土壤肥力中等以上,不重茬。 5.2 产地环境 选择远离医院、工业“三废”、生态条件良好的红壤农业生产区域。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850的规 定。 6 整地与施肥 2 越冬前翻耕晒地,深翻15cm左右。春季旋耕整地,每667m 施用45%三元复合肥20kg~25kg作基肥。 7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7.1 品种选择 选择高产、优质、中早熟、抗倒、抗病性强的春大豆品种,品质要求应符合GB 4404.2规定,经GB/T 5511、GB/T 5512标准检测,籽粒粗蛋白质含量达41%以上、粗脂肪含量达18%以上。种子质量和发芽率 应符合GB 4404.2的规定。 7.2 种子包衣处理 将200g 50%多菌灵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及150g钼酸铵溶于2.5L 40℃温水中,加入50kg种子均匀拌 种,晾干播种。 2 DB36/ T 915—2016 8 播种 8.1 播种期 抢晴早播,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2℃以上即可播种。赣南地区宜在三月上旬至中旬播种;赣中地区宜 在三月下旬播种;赣北地区宜在4月上旬至中旬播种。 8.2 播种量 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品种特性和种子发芽率确定种植密度和播种量,高肥力地块,植株高大分枝多、 2 2 籽粒大的品种,种植密度2~3万株/667m ,播种量6kg/667m ;肥力低地块,植株矮小、分枝少、籽粒小 2 2 的品种,种植密度3~5万株/667m ,播种量7.5kg/667m 。 8.3 播种方式 条播。机械播种,选用能一次性完成旋耕起畦、开沟播种、覆土镇压作业的大豆播种机播种,要求 40cm等行距播种,播种深度3cm~5cm,覆土厚度均匀一致。人工播种,行距30cm~40cm,播种均匀、深 度一致、盖土要细致。 8.4 清沟 播种后,清通畦沟、腰沟、围沟,并与田缺连通。 9 田间管理 9.1 查苗补缺 出苗后及时查苗,缺苗断垄的要雨后带土移密补稀。严重缺苗的应浸种2h~3h后补种。 9.2 间苗、定苗 第一片真叶平展后进行间苗,拔除病苗、弱苗,按种植密度定苗。 9.3 中耕、培土与追肥 2 植株封行前,进行一次中耕与培土,培土高度应超过子叶节。结合中耕培土,追施尿素5kg/667m 、 2 2 氯化钾10kg/667m 。花荚期喷施1~2次0.2%~0.3%硼酸、0.3%磷酸二氢钾、1%~2%尿素混合液25kg/667m 。 9.4 清沟排渍 及时清理畦沟、腰沟与围沟淤泥,排水防渍。 9.5 病虫草害防治 9.5.1 一般要求 使用化学农药应遵守GB 4285规定。 9.5.2 草害 3 DB36/ T 915—2016 2 化学除草应选用适合于大豆的化学除草剂。播后出苗前,每667m 用96%异丙甲草胺80ml~90ml,兑 2 水25L土壤封闭除草。在大豆2片~4片复叶,杂草3叶~4叶期,每667m 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盖草 能)乳油30ml~40ml,或10.8%精喹禾灵水剂30ml~40ml,兑水30L进行杂草茎叶处理。 9.5.3 虫害 苗期,当春大豆百株蚜量达500头时,选用10%吡虫啉1200倍液,或50%抗蚜威1500倍液喷药防治。 开花期,选用2.2%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500~3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 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斜纹夜蛾、菜青虫等食叶性害虫。结荚鼓粒期,选用40%毒死蜱800倍液,或10% 氯虫苯甲酰胺12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4000倍液防治豆荚螟。 9.5.4 病害 发病初期,喷洒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28%百菌清·乙霉威可湿 性粉剂500倍液、30%醚菌酯悬浮剂2500倍液防治大豆根腐病、炭疽病等病害,隔7d~10d一次,共2~3 次。 10 收获 10.1 收获时期 大豆叶片正常落黄,豆荚呈品种固有颜色,植株95%豆荚籽粒归圆时,抢晴收获。人工收获在大豆 黄熟末期进行,机械收获适当推迟。 10.2 晾晒、贮藏 人工收割后运出田间带株摊晒,晒干后脱粒、扬净。机械收获的,籽粒摊晒,或采用种子干燥设备 烘干。籽粒含水量降至13%后,装袋于通风处贮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36-T 915-2016 红壤旱地春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3:49:1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