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03.220.02 A 80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1724—2014 机动车交通事故道路技术状态鉴定 Road Performance Test Standards for Motor Vehicles Traffic Accident 2014 - 04 - 08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05 - 01 实施 发 布 DB51/T 1724—2014 目 次 前 言 ............................................................................... II 引 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鉴定要求 .......................................................................... 2 5 鉴定方法 ..........................................................................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确实道路线形资料时确定道路平纵线型参数方法 ...................... 8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道路路面现场测试随机选点方法 ................................... 10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沥青路面抗滑摆值测试方法 ....................................... 12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一般取样的随机数 ............................................... 14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记录用表格 ...................................................... 1 参考文献 ............................................................................. 6 I DB51/T 1724—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附录 A~附录 C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D~附录 E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司法鉴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由四川省司法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司法鉴定协会 本标准参加单位:成都成科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四川顺通机动车 司法鉴定所、西华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鸿、刘朝宽、陈斌、何操、李慧、张诗波、李山桥、刘沛奎、刘国华、曾红 彬、刘鹏、袁彬文。 II DB51/T 1724—2014 引 言 机动车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道路交通环境状况下,由于人、车、路、环境等诸要素配合失调而引起 的。近年来,由于机动车数量增长迅猛,远远超过道路基础设施增长速度,且部分道路路况差,如弯道 半径过小、道路纵坡过大、道路横坡不足、视距不良、路面摩擦系数过低等,个别路段的技术指标不能 满足国家及行业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这在客观上加大了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率。 为保障机动车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的公正、公平,维护事故当事人及相关管理者的合法权益,适应新 形势下机动车交通事故司法鉴定工作的需要,规范道路交通事故路段的几何线形和路面状况鉴定工作, 特制定本标准。 III DB51/T 1724—2014 机动车交通事故道路技术状态鉴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动车交通事故道路几何线形和路面状态鉴定的术语和定义、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城市道路机动车交通事故路段的平面圆曲线半径、纵坡、坡长、路面宽度、车 道宽度、路面超高横坡、道路净空、视距、路面摩擦系数的技术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J124-88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CJJ 193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E60-200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DB51/T 1457-2012 机动车司法鉴定项目分类 DB51/T 1459-2013 机动车司法鉴定机构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路 Highway 联结城市和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且经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并纳入公 路养护统计的道路。 3.2 城市道路 Urban Road 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且经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并纳入城 市道路养护统计的道路。 3.3 道路中线 Center line of Road 道路路幅的中心线。 3.4 1 DB51/T 1724—2014 纵坡 Longitudinal Slope 道路纵断面上同一坡段两点间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3.5 路面宽度 Pavement Width 指路面行车道、路缘带、硬路肩等的水平宽度之和。沥青路面宽度,是沥青面层与土路肩或路缘石 内边缘交界的两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3.6 车道宽度 Lane Width 在车行道上供单一纵列车辆行驶部分的宽度。 3.7 净空 Clearance 道路上空无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其高度称净高,其宽度称净宽。 3.8 路面超高横坡 Lateral Slope 在平面曲线路段,路面由外侧向内侧倾斜的单向横坡。 3.9 视距 Stopping Sight Distance 从车道中心线上一点的1.2m高度处,能看到该车道前方中心线上高为 0.1m 的物体顶点时,沿该车 道中心线量得的两点间水平距离。 3.10 路面摩擦系数 Friction Coefficient 采用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测定道路路面在潮湿条件下的抗滑摩擦系数值,它是表征路面抗滑性能的 一个综合指标。 4 鉴定要求 4.1 仪器设备 机动车交通事故道路技术状况鉴定的仪器设备配置应符合DB51/T 1459规定,并满足量值溯源的要 求;检测设备、仪器的精度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且全站仪精度应不低于I级、水准仪 精度应不低于DS3级。 4.2 检材处置 鉴定前应对被鉴定路段进行处置,包括以下内容: a) 确定检测路段。根据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的特征来确定检测路段,路段长度应满足事故原因调 查分析的需要,一般不宜小于 300m。 2 DB51/T 1724—2014 b) c) d) e) 4.3 确定和恢复道路设计中线。依据路线交点、施工控制点等设计或竣工资料,利用全站仪准确恢 复道路设计中线。当缺失道路路线交点、施工控制点等线形资料时,应按附录 A 确定道路平纵 线形参数,可不再恢复道路设计中线。 选取测定断面及测定位置。按照附录 B 随机选点方法,在检测路段选取测定断面及测定位置, 并做标记。测定断面一般应在平面直线、圆曲线路段选取,路面宽度、车道宽度宜选取在同一 断面位置。路面摩擦系数测点应布置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且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 1m。 确定横断面边界。根据道路现状或设计中线,确定路面各部分宽度的边界位置,并进行标识。 确定道路实际中心点。根据道路横断面边界位置,对道路路面宽度分中得到道路实际中心点。 有中间分隔带时,应对左右幅路面分别进行分中。 司法鉴定检验报告书 出具的司法鉴定检验报告书,应当符合《司法鉴定文书规范》规定的要求。 5 鉴定方法 5.1 平面圆曲线半径 5.1.1 在检测路段平面圆曲线横断面,用钢尺沿圆曲线径向量取道路实际中心点至道路设计中线之间 的水平距离,即道路中线的平面偏位值 ΔcL,以 m 表示。对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精确至 0.005m;对其他等级公路、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精确至 0.01m。 5.1.2 当道路实际中心点位于道路圆曲线设计中线内侧时,ΔcL 取值为正,反之,ΔcL 取值为负。 5.1.3 道路平面圆曲线半径 R 为平面圆曲线设计半径 R′与道路中线平面偏位 ΔcL 值之和。 5.1.4 缺失路线交点、施工控制点等线形资料时,按附录 A 方法确定平面圆曲线半径 R,精度要求同 第 5.1.1 条。 5.2 纵坡 5.2.1 将水准仪或全站仪架设在路面平顺处,以路线附近的水准点(或相对水准点)为基准对道路中 心点、左右幅路面中心点进行测量,得到道路纵断面高程。测点高程以 m 表示,精确至 0.001m。 5.2.2 连续测定全部测点,并与水准点闭合。采用支水准路线时,必须往返观测,取其往测、返测高 差的平均值作为观测结果。 5.2.3 2 2 根据测点( x + y ,H)数据,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拟合,拟合直线的斜率即为道路纵坡,准 确至一位小数。拟合时,相关系数不得小于 0.9。 5.2.4 2 2 缺失路线交点、施工控制点等资料时,按附录 A 方法,采用测点( x + y ,H)数据,通过拟合 直线段的斜率确定,准确至一位小数。 5.3 坡长 5.3.1 确定检测坡段、及其前后相邻坡段的拟合直线。 5.3.2 将检测坡段拟合直线外延,与其前后相邻坡段拟合直线相交得到两个交点,两交点间的水平距 离即为检测坡段坡长,精确至 0.01m。 5.4 路面宽度 3 DB51/T 1724—2014 5.4.1 用钢尺或全站仪,沿道路中线的垂直方向,水平量取路面各部分的宽度,以 m 表示

pdf文档 DB51-T 1724-2014 机动车交通事故道路技术状态鉴定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1724-2014 机动车交通事故道路技术状态鉴定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1724-2014 机动车交通事故道路技术状态鉴定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1724-2014 机动车交通事故道路技术状态鉴定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23:21:4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