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DB63 备案号:26348-2009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824—2009 欧拉羊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2009-08-31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09-15 实施 发布 DB63/T 824—2009 前 言 为了正确掌握和统一欧拉羊生产性能测定标准和方法,规范在生产性能测定中的各项技术要点、基 本操作程序和方法,特制定了欧拉羊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本规范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黄南州质量技术测试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规范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黄南州质量技术测试学会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毛学荣、余忠祥、雷良煜、阎明毅、马德正、李国亮。 I DB63/T 824—2009 欧拉羊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明确规定了欧拉羊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产毛性能、产肉性能等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青海省境内的欧拉羊生产性能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 74 羊毛样品采集方法 NY/T 77 羊毛长度测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欧拉羊 是藏系绵羊品种中的一个特殊生态类型,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长期影响和人们世代不断的选育而形 成的。体格大而壮实,四肢长而端正,背腰较宽平,胸、臀部发育良好,后躯较丰满,十字部稍高,被 毛稀,头、颈、腹部及四肢多着生杂色短刺毛,少数具有肉髯。蹄质较致密,尾小呈扁锥形。公母羊都 有角,向左右平伸或呈螺锥状向外上方斜伸。公羊前胸多着生粗硬的黄褐色“胸毛”。主要分布于青藏 高原东部边缘青、甘、川三省交接的黄河第一弯曲部,对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恶劣的自然生态条件及四季 放牧、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有很强适应性的混型毛被的羊种。 3.2 体尺测量 用专用器具对羊只体躯不同部位进行的测定工作,是研究外貌、估测体重和生产性能的一种手段。 主要包括体高、体长、胸围、管围。 3.3 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生物体整体及各个部分的重量和大小所发生的量上的增长。发育是指生物体形态结构的改 变与机体内各种机能逐步达到完善的过程。 3.4 羊毛长度 毛丛在自然状态下两端间的直线距离。 3.5 眼肌面积 测定倒数第1与第2肋骨之间脊椎上眼肌(背最长肌)的横切面积。 3.6 GR 值 测定第十二与第十三肋骨之间,距背脊中线11cm处的组织厚度,作为代表胴体脂肪含量的标志。GR 值(mm)大小与胴体膘分的关系:0 mm~5mm,胴体膘分为1(很瘦);6 mm~10mm,胴体膘分为2(瘦); 1 DB63/T 824—2009 11 mm~15mm,胴体膘分为3(中等);16 mm~20mm,胴体膘分为4(肥);21mm以上,胴体膘分为5(极 肥)。 4 生长发育测定 4.1 测定项目 包括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和尻宽。 4.2 测定年龄 初生、6月龄、1.5岁、2.5岁、成年。 4.3 测定方法 4.3.1 体重 用电子称等衡器称测羊空腹重量。 4.3.2 体高 用测杖测量羊鬐甲顶点至地面的垂直高度。 4.3.3 体长 用测杖测量羊肩端前缘至坐骨结节后缘的直线距离。 4.3.4 胸围 用软尺测量羊肩胛骨后缘绕胸一周的长度。 4.3.5 胸深 用测杖测量羊髻甲到胸骨的直线距离(沿肩胛后角量取)。 4.3.6 胸宽 用测杖测量羊肩甲后缘左右两垂直切线间的最大直线距离。 4.3.7 尻宽 用测杖测量羊后躯十字部下方尻部的左右直线距离。 4.4 测定样本 样本数为30只以上。 5 繁殖性能 5.1 母羊繁殖性能 5.1.1 繁殖特性 母羊10月~12月龄初情,1.5岁~2岁初配投产,一年一胎,一胎一羔,有少数母羊产双羔,终身产 羔4胎~6胎,5月~7月为发情旺季,发情周期为16~21天,发情持续1天~2天,妊娠期为145天~155 天。 5.1.2 测定项目 产羔率、繁殖率、羔羊成活率、繁殖成活率。 5.1.3 测定方法 5.1.3.1 产羔率 母羊产羔总数占产羔母羊总数的百分率,公式如式(1)。 产羔率= 母羊产羔总数 产羔母羊总数 ×100%………………………………………(1) 5.1.3.2 繁殖率 指年度内母羊产羔总数占年初适龄繁殖母羊总数的百分率,公式如式(2)。 2 DB63/T 824—2009 繁殖率= 母羊总产羔数 适龄繁殖母羊总数 ×100%…………………………………(2) 5.1.3.3 羔羊成活率 指本年度内奶断的羔羊数占本年度内产羔总数的百分率,公式如式(3)。 羔羊成活率= 本年度内断奶羔羊数 本年度内产羔总数 ×100%…………………………(3) 5.1.3.4 繁殖成活率 本年度内断奶的羔羊数占年初适龄繁殖母羊总数的百分率。公式如式(4)。 繁殖成活率= 本年度内断奶羔羊数 适龄繁殖母羊总数 ×100%…………………………(4) 5.2 公羊繁殖性能 5.2.1 繁殖特性 公羊1.5岁可参加配种,2.5岁配种能力最强,6.5岁以后配种能力下降,利用期限4年~5年。 5.2.2 测定项目 射精量、精子活力、精子密度、种用体况、性欲。 5.2.3 测定方法 5.2.3.1 射精量 指采精时公畜一次射出的精液毫升数。单层集精杯本身带有刻度,采精后直接观测即可。双层集精 杯,则要吸入有刻度的玻璃管中观测。 5.2.3.2 精子活力 对采精后或稀释后的精液分别进行活力检查。用已消毒的干净玻璃棒取出原精液一滴,或用生理盐 水稀释过的精液一滴,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然后在400倍~60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观察时室温 不得低于18℃。 评定精子活力可用五分评定法。在400倍~600倍的显微镜下,全部精子作直线前进活动的为五分, 80%精子作直线前进活动的为四分,依次类推,每减少20%减一分,如果精液内只看到摇摆运动而无直 线前进的精子,说明无活力,如果精子全不活动,则以“死”表示。 5.2.3.3 精子密度 以密、中、稀、无表示。密——在视野内看见布满密集的精子而无空隙。中——精子之间可以看见 空隙,但空隙不大。稀——精子之间有很大空隙。无——精液内看不见精子。 5.2.3.4 种用体况 种公羊要求长年体质健壮、精力充沛、中上等膘情。 5.2.3.5 性欲 种公羊要求性欲旺盛,对发情母羊具有强烈的交配欲望。与发情母羊接触后,迅速出现性激动反射, 主动接近母羊,嗅舔母羊外阴部,频步出现“叭哒嘴”反应,并能完成爬跨交配,用假阴道和台畜可以成 功采精。 6 产毛性能测定 6.1 毛样采集 采集部位和方法按照NY/T 74的规定执行。 6.2 测定项目 羊毛长度、产毛量和粗毛、干死毛、绒毛的重量比。 3 DB63/T 824—2009 6.3 测定方法 羊毛长度按NY/T 77的规定执行;产毛量用衡器称剪下的羊毛重量;粗毛、干死毛、绒毛的重量比 在室温20℃、相对温度60%实验室条件下分类后,用衡器称测重量并计算。 6.4 测定样本 样本数为30只以上。 7 产肉性能测定 7.1 测定项目 包括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眼肌面积、GR值;计算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 7.2 测定方法 7.2.1 宰前活重 称测空腹24h临宰时的实际体重。 7.2.2 胴体重 屠宰放血后,剥去毛皮,去头、去内脏及前肢膝关节和后肢趾关节以下部分后,整个躯体 (包括肾 脏及其周围脂肪)静置30min后所称的重量。 7.2.3 净肉重 将温胴体精细剔除骨头后余下净肉的重量。要求在剔肉后的骨头上附着的肉量及损耗的肉屑量不能 超过300g。 7.2.4 眼肌面积 一是用硫酸纸贴在横断眼肌面上,用软质铅笔沿眼肌断面边缘描下轮廓,以求积仪或坐标方格纸计 算面积,或用下面公式估测。公式如式(5) 2 眼肌面积(cm )=眼肌高×眼肌宽度×0.7……………………(5) 7.2.5 GR 值 用游标卡尺或透明直尺测定第十二与第十三肋骨之间,距背脊中线11cm处的组织厚度(mm)。 7.3 测定样本 样本数为30只以上。 7.4 计算 7.4.1 屠宰率 胴体重量占宰前活重的百分率。公式如式(6) 屠宰率= 7.4.2 胴体重 宰前活重 ×100%……………………………………… (6) 胴体净肉率 净肉重占胴体重的百分率。公式如式(7) 胴体净肉率= 净肉重 胴体重 ×100%……………………………………(7) 7.4.3 肉骨比 指胴体骨重与胴体净肉重之比。 8 板皮测定 8.1 测定项目 主要包括板皮面积、鲜皮重、板皮厚度、板皮抗张强度。 8.2 测定方法 4 DB63/T 824—2009 8.2.1 板皮面积 板皮颈部中点至尾根间的直线距离×板皮两边中点间的直线距离。公式如式(8) 板皮面积=长×宽………………………………………………(8) 式中: 长——板皮颈部中点至尾根间的直线距离,用cm表示。 宽——板皮两边中点间的直线距离,用cm表示。 8.2.2 鲜皮重 屠宰羊只剥取的新鲜板皮重量,以kg表示。 8.2.3 板皮厚度 新鲜板皮剪去肩、体侧、背、臀部被毛后,折叠成双层,用游标卡尺或皮张厚度测表量取其双层厚 度,以mm表示。 8.2.4 板皮抗张强度 2 指单位板皮面积上承载的抗张力程度,单位用kg/mm 表示。采用拉力测试机测量。 9 生产性能测定表 生产性能测定表见附录A。 5 DB63/T 824—2009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生产性能测定表 A.1 欧拉羊体重、体尺测定表 表 A.1 欧拉羊体重、体尺测定表 单位:kg、cm 耳号 性别 测定人: 月龄 体重 体高 体长 胸宽 胸深 尻宽 胸围 管围 (kg) (cm) (cm) (cm) (cm) (cm) (cm) (cm) 记录人: 年 等级 月 备注 日 6 DB63/T 824—2009 A.2 欧拉羊屠宰试验测定表 表 A.2 欧拉羊屠宰试验测定表 实验羊 1 2 3 4 5 耳号 性别 年龄 宰前活重(kg) 胴体重(kg) 净肉重(kg) 净骨重(kg) 骨肉比 GR 值(mm) 2 眼肌面积(cm ) 净肉率(%) 屠宰率(%) 肩背部(kg) 臀部(kg) 颈部(kg) 胴 体 分 胸部(kg) 腹部(kg) 割 颈部切口(kg) 前小腿(kg) 后小腿(
DB63-T 824-2009 欧拉羊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3:52:0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