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DB63 备案号:26347-2009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823—2009 欧拉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2009-08-31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09-15 实施 发布 DB63/T 823—2009 前 言 为规范青海省欧拉羊饲养管理,提高欧拉羊生产性能,充分发挥欧拉羊优势资源,加快我省畜牧业 发展步伐,在总结青海省特殊环境条件下欧拉羊饲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技术资料,制定出符 合青海省欧拉羊饲养管理的技术规范。 本规范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规范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起草。 主要起草人:毛学荣、余忠祥、雷良煜、阎明毅。 I DB63/T 823—2009 欧拉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青海省欧拉羊饲养管理的术语和定义、饲养环境要求、饲养管理、疫病防 治技术、出售和运输、资料记录。 本规范适用于青海省境内的欧拉羊饲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l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 l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T 18407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 GB l8596 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9630 有机产品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DB63/T 435 牛、羊规模饲养防疫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畜禽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欧拉羊 是藏系绵羊品种中的一个特殊生态类型,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长期影响和人们世代不断 的选育而形成的。体格大而壮实,四肢长而端正,背腰较宽平,胸、臀部发育良好,后躯较 丰满,十字部稍高,被毛稀,头、颈、腹部及四肢多着生杂色短刺毛,少数具有肉髯。蹄质 较致密,尾小呈扁锥形。公母羊都有角,向左右平伸或呈螺锥状向外上方斜伸。公羊前胸多 着生粗硬的黄褐色“胸毛”。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青、甘、川三省交接的黄河第一 弯曲部,对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恶劣的自然生态条件及四季放牧、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有很强 适应性的混型毛被的羊种。 3.2 组群 即按照羊只的性别、年龄合理组织羊群,依照品种标准选优去劣,分级分系,为等级选 配或品系繁育准备条件,为养羊生产打好基础。 3.3 鉴定 根据绵羊的生产力、外貌、体质以及发育状况来评定羊只的品质优劣。 3.4 死毛 一种变态有髓毛,较粗硬,横切面呈不规则形状,髓质层发达,脆而易断,无光泽,呈 骨白色。 3.5 胸毛 指在胸部前缘着生的粗直硬而长的毛。 2 DB63/T 823—2009 3.6 世代间隔 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通常以羔羊出生时父母的平均年龄来计算。 3.7 羊场废弃物 主要包括羊粪、尿、尸体及相关组织、垫料、过期兽药、残余疫苗、一次性使用的畜牧 兽医器械及包装物和污水。 4 饲养环境要求 4.1 饲养环境 饲养环境应符合NY/T 388的相关规定;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应符合GB/T 18407农产品 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应符合GB/T 19630有机产品的规 定。 4.2 羊舍要求 2 2 羊舍要求符合NY/T 388的规定。羊舍面积为每只羊占1.0m ~1.5m 。 4.3 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处理符合GB l8596的规定。 5 饲养管理 5.1 管理技术 5.1.1 组群 5.1.1.1 畜群结构 羊群适宜的适龄母畜比例为55%~70%,后备母畜比例15%~20%。核心繁育群年龄组成以 青、壮、老年比例15%、75%和10%为宜。 5.1.1.2 性别比例 自然交配和人工辅助交配,每25只~30只母羊配备1只种公羊。 5.1.1.3 选留淘汰 产羔期注意泌乳多、产双羔的母羊,优先留下高产的母羊与其后代,淘汰连年不孕母羊; 剪毛后注意淘汰老龄、体型不良、跛肢、瞎奶头和乳房炎的母羊;断奶后记下生长速度快的 羔羊和母羊号,作为选留依据。 5.1.2 鉴定 欧拉羊鉴定按照DB63/T 822《欧拉羊选育技术规范》执行。 5.1.3 编号 编号的方法第一个字母表示出生年份的最末一个数字,接着是羊的个体号,个体号的位 数由生产规模和育种的需要而定。如9001为2009年出生的001号羊。 5.1.4 留种和去势 5.1.4.1 留种 按DB63/T 822《欧拉羊选育技术规范》,选留符合标准的公、母羊留作种用。 5.1.4.2 去势 对不能留作种用的公羔、鉴定不合格的后备公羊和淘汰种公羊,采用手术法或结扎法去 势。 5.1.4.2.1 手术法 对阴囊外部用75%的酒精或碘酒消毒,然后一手握住阴囊上方,以防睾丸回缩腹腔内, 另一手用消过毒的刀在阴囊侧下方切开一小口,约为阴囊长度的1/3,以能挤出睾丸为度。 切开后把睾丸连同精索拉出,最好钝性刮断,刮断后断端消毒,撕断的上端精索自行回缩。 一侧的睾丸取出后,如法取掉另一侧的睾丸。睾丸摘除后,阴囊内撒20万~30万IU(国际单 位)的青霉素,最后对切口进行碘酒消毒。 5.1.4.2.2 结扎法 将睾丸挤进阴囊里,用橡皮筋或细绳紧紧地结扎在阴囊的上部,断绝睾丸的血液供应。 约经15d左右,阴囊及睾丸萎缩后会自动脱落。 3 DB63/T 823—2009 5.1.5 剪毛 5.1.5.1 剪毛时间 每年6月~7月进行剪毛。 5.1.5.2 剪毛次数 每年剪毛一次。 5.1.5.3 剪毛要求 剪毛时保持剪毛场地周围干净、被毛要干、避免重剪毛,毛包不堆放在潮湿阴暗处。 5.2 饲养技术 5.2.1 饲养要求 5.2.1.1 种公羊 种公羊要常年保持中上等膘情,体质健壮,精力充沛。补饲种公羊的饲料,必须富含蛋 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饲喂种公羊的粗饲料要求品质良好。 5.2.1.1.1 非配种期 在冬季和早春没有配种任务时,种公羊每天归牧后自由舔食营养舔砖或补饲精料 0.5 kg、干草1kg~2kg,充足饮水。 5.2.1.1.2 配种期 种公羊每天需要补饲精料1.0kg,青干草2.0kg,胡萝卜0.5kg~1.5kg,食盐15g~20g, 充足饮水。 5.2.1.2 繁殖母羊 5.2.1.2.1 空怀期 空怀期要对母羊抓膘复壮,为母羊的配种、妊娠贮备足够的营养,以确保有较高的受胎 率和产羔率。 5.2.1.2.2 怀孕前期 母羊在怀孕期的前3个月除放牧外,视放牧草场情况少量补饲。要求母羊保持良好的膘 情。管理上要避免吃霜草或霉烂饲料;不使羊受惊。 5.2.1.2.3 怀孕后期 注意蛋白质、钙、磷的补充,能量水平不宜过高。注意保胎,出牧、归牧、饮水、补饲 都要慢而稳,防止拥挤、滑跌,严防跳崖、跑沟,在较平坦的牧场上放牧,羊舍要保持温暖、 干燥、通风良好。 5.2.1.2.4 哺乳期 母羊在产后4周~6周增加精料补饲量,多喂多汁饲料。放牧时间由短到长,距离由近到 远,经常保持圈舍清洁、干燥。 5.2.1.3 育成羊 5.2.1.3.1 精料补饲 育成羊以放牧为主,冷季每天补饲混合精料0.2kg~0.5kg,同时注意矿物质钙、磷和食 盐的补给。 5.2.1.3.2 适时配种 育成母羊在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65%以上时配种。育种公羊在18月龄以后,体重达到成 年公羊体重的65%或50kg以上时参加配种。 5.2.1.4 羔羊 5.2.1.4.1 初乳 初生羔羊在生后1小时内应该保证吃到初乳。 5.2.1.4.2 补乳 加强对缺奶羔羊的补乳。宜用牛奶或人工奶,补乳时严格掌握温度(38℃~39℃)、喂量 (150mL~250mL)、次数(4次~6次)、时间(早、上午、中、下午、晚)及卫生消毒。 5.2.1.4.3 圈舍卫生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羔羊出生前对羊舍及周围环境要严格消毒,产羔期间对病羔隔 离,对死羔及其污染物及时处理,控制传染源。 5.2.1.4.4 断奶 发育正常的羔羊,到3月龄~4月龄断奶。对发育好的羔羊,断奶时间可以适当提前;发 育差的或计划加强培育的羔羊,断奶时间可以适当延迟,加强青干草的补饲。 4 DB63/T 823—2009 5.2.2 放牧技术 5.2.2.1 天然草场的利用 5.2.2.1.1 草场规划 根据草场的地形、地势、水源、交通、草质、草量和羊群情况,分别划定出饲料种植地、 各季放牧地和后备牧地等。对牧地的安排,种公羊和母羊要留有较好的牧地。育成羊要留出 专用牧地。圈舍附近的牧地留给哺乳母羊和羔羊。 5.2.2.1.2 划区轮牧 根据草场类型、利用时间、草地载畜量和寄生虫的侵袭动态等,将天然草场分成若干轮 牧区,羊群按计划在轮牧区内放牧。 5.2.2.1.3 围栏放牧 根据地形把草场围起来,在一个围栏内,根据牧草所提供的营养物质数量结合羊的营养 需要,安排一定数量的羊放牧。 5.2.2.2 四季放牧 5.2.2.2.1 春季放牧 在牧草返青期,防止羊只啃青和跑青现象。每隔10d~20d换放新地,抓好底膘。 5.2.2.2.2 夏季放牧 放牧地宜选岗头高地通风的地方。早出远牧,出牧和收牧时要掌握 “出牧急行,收牧 缓行”和“顺风出牧,顶风归牧”的原则,放牧要尽可能增加实际采食时间,采取满天星队 形或一条鞭式队形。防备狼害,高山放牧防止滚坡等意外事故发生。 5.2.2.2.3 秋季放牧 秋季无霜时应早出晚归,延长放牧时间。晚秋有霜时采取晚出晚归的办法放牧。严防吃 进霉烂的和霜冻的饲草。 5.2.2.2.4 冬季放牧 冬季牧场的利用,先远后近,先阴后阳,先高后低,先沟后平。当牧场积雪较厚时,要 及时补饲。 5.2.3 补饲技术 5.2.3.1 补饲饲料种类 包括粗饲料、精饲料和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粗饲料主要有各类干草、农作物秸秆等。精 饲料原料包括玉米、小麦、青稞、豌豆、菜籽饼、麸皮等。 5.2.3.2 补饲量见表 1。 表 1 各类羊每年的补饲量 羊 别 种公羊 成年母羊 育成公羊 育成母羊 羔羊 补饲天数(d) 180 180 180 180 180 干草补饲量(kg) 180 120~180 120~180 100~150 50 混合精料补饲量(kg) 100 30~40 30~40 20~30 20 5.2.4 育肥技术 5.2.4.1 放牧育肥 在夏秋季节将拟出栏的羔羊、羯羊、淘汰母羊组成临时育肥群,利用天然草场、人工草 场放牧育肥。育肥期羯羊群可在夏季草场结束;淘汰母羊群在秋季草场结束;中下等膘情羊 群和当年羔羊未达到上市
DB63-T 823-2009 欧拉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3:52:3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