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B43 备案号:26891-2010 海 南 DB46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6/ T174—2009 乳鸽生产技术规程 2009 - 12 - 21 发布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0 - 01 - 30 实施 发 布 DB46/T 174-2009 前 言 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诚利鸽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成豪 梁海燕 龙玉华 周忠进 吕秀坤 梁武。 I DB46/ T174—2009 乳鸽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乳鸽的术语和定义、鸽场的建设、饲料及保健砂、生产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及其它 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乳鸽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 18407.3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产地环境要求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28 无公害食品 畜禽产品加工用水水质 NY 5030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 5339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乳鸽 30日龄以内的雏鸽。以25天左右的乳鸽口感最佳。 3.2 配对 一只公鸽与一只母鸽性成熟后配合成对。 3.3 产鸽 以公鸽与母鸽配对进行生产的成年鸽。 3.4 亲鸽 育雏期的产鸽。 1 DB46/ T174—2009 3.5 原粒饲料 作为饲料使用的原粒谷类或豆类籽实。 3.6 垫料 用于垫鸽窝供产鸽孵化和育雏用的材料。 3.7 查蛋 检查鸽是否产蛋、蛋的只数及大小,蛋是否破损或畸形、蛋孵化情况是否正常发育等方面情况。 3.8 照蛋 利用光线检查鸽蛋的受精与胚胎发育情况。 3.9 并窝 将鸽蛋(雏鸽)并入有与其孵化(出雏)日期相同或相近蛋(雏鸽)的其它产鸽窝中。 3.10 配合饲料 根据鸽子生长发育的特点及营养的需求, 将玉米、豌豆等原粮饲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制加工的颗粒饲料。 4 鸽场的建设 4.1 环境与条件 4.1.1 环境质量 4.1.1.1 鸽场内环境质量应符合 NY/T 388 的要求。 4.1.1.2 大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要求。 4.1.2 选址 4.1.2.1 鸽场选址宜在地势较高、干燥、平坦,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排水方便、通水通电、交通较 0 便利、隔离条件好的区域。在丘陵山坡地建场宜选择向阳、冬暖夏凉、坡度小于 30 的山坡地。 4.1.2.2 周围环境应符合 GB/T 18407.3 的要求。 4.1.2.3 鸽场周围 3km 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距离交通主干道、城市、村镇、居民点及其他畜牧场 应至少 1km 以上。以下地段不应建场:城镇禁养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 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区以及国 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内修建禽舍。 4.2 规划与布局 4.2.1 鸽场规划 场舍建筑应实用、美观、节约用地、节约投资,在满足乳鸽生产需要的同时,综合考虑将来扩建和 改造的可能性。 4.2.2 场内布局 2 DB46/ T174—2009 4.2.2.1 鸽场分为生活区、办公区和生产区,生活区和办公区与生产区分离,且有明确标识。生活区 和办公区位于生产区的上风向。养殖区域应位于污水、粪便和病、死禽处理区域的上风向。同时,生产 区内污道与净道分离,不相交叉。 4.2.2.2 鸽场应设有相应的消毒设施、更衣室、兽医室及有效的病禽、污水及废弃物无公害化处理设 施、鸽舍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和消毒,耐磨损,耐酸碱。墙面不易脱落,耐磨损,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4.2.2.3 鸽舍应具备良好的排水、通风换气 、防虫及防鸟设施及相应的清洗消毒设施和设备。 4.2.3 防疫设施 4.2.3.1 场周围应设置 1.5-2m 高的围墙,与外界进行隔离。 4.2.3.2 场的大门口、生产区入口设置供机动车辆通行的消毒池,消毒池长 3m,深 20-30cm,与门同 宽。 各通道设人行通道消毒池和洗手盆,消毒池长 3m 以上,深 5-10cm。各鸽舍门口设置消毒垫和消 毒脚盆;各鸽舍旁设置用具清洗消毒池。 4.2.3.3 生产区入口处设更衣消毒室,消毒室悬挂紫外灯消毒。 4.2.4 鸽舍 4.2.4.1 鸽舍采用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座北向南稍偏东,地处高爽、通风良好、光线充足,要做到 冬暖夏凉和雨天能防潮。鸽舍两边设置大于 0.6%坡度的排水沟;舍与舍之间相距 7-15m,建筑材料应坚 固耐用,无污染,水泥地面。 4.2.4.2 鸽舍要通风良好,在满足鸽子对鸽舍环境温度要求的同时,通风换气,使鸽舍内空气质量符 合 NY/T 388 的要求。注意防治贼风和过堂风。 4.2.4.3 鸽舍内地面、垫料应保持干燥、清洁,鸽舍应有适宜的保温及防暑降温设施。保证生长适宜 温度,适宜温度为 15-30℃,气温低于 10℃应采取保温措施,气温高于 35℃应通风降温,相对湿度宜 在 40%~75%。 4.2.4.4 鸽舍一般采用自然光照,光照不足或其它特定情况下应采用应急灯补充。鸽舍内应备有应急 灯。 4.2.5 笼具 4.2.5.1 采用三层或四层式鸽笼饲养,鸽笼规格为高 50cm、宽 50 cm、深 60 cm 或高 50cm、宽 55 cm、 深 60 cm。 饲料槽、水槽及保健砂杯分别挂在每层鸽笼前方,其底部与每层笼的底网对齐。 4.2.5.2 主要鸽具 a)产鸽笼组:由12-16个单笼组成,每个单笼规格至少高50cm*宽50cm *深60cm。 b)饲料槽:无毒塑料制成,深7-8cm,每1-2对产鸽配置一个。 c)保健砂杯:无毒塑料制成,深6-7cm,每对产鸽配置一个。 d)巢盆:每个单笼设置一个,半径22-24cm,深5 cm,方形或盆形,材料可选用塑料或铁丝,设置 位置距单笼底网20-25cm高。 e)饮水管(杯):无毒塑料制成,饮水管应在每个单笼处钻一个直径为5cm的孔,若用饮水杯供 水,应每对产鸽设一个,饮水杯深6-7cm,杯口直径为8-9cm。 3 DB46/ T174—2009 f)垫料:材料可选用麻袋片,毛毡片等,规格以等于或略大于巢盆为宜。 g)挡粪板:平放于巢盆上面与巢盆垂直距离20 cm以上,可用金属、木质或塑料制成,规格为长度 与宽度各大于巢盆直径5cm以上。 5 饲料与保健砂 5.1 饲料类型 5.1.1 蛋白质饲料 主要提供蛋白质的原粒饲料有:豌豆(麦豆)、绿豆、竹豆、蚕豆(破碎后用)、大豆(煮熟后晒 干)、火麻仁等。 5.1.2 能量饲料 主要提供能量的原粒饲料有:玉米、糙米、小麦、高粱等。 5.1.3 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可作为一种饲料原料添加于日粮中,在日粮中的使用比例不宜超过30%,其主要营养成分 要求:代谢能11.29 -14.19 MJ/kg、粗蛋白16-19%、钙3.50%、总磷0.60%、食盐0.37%。 5.2 营养要求 5.2.1 粗蛋白水平 鸽饲养粗蛋白水平为:13-16%。 5.2.2 代谢能 鸽代谢能为:12.0 -13.0 MJ/kg。 5.2.3 水 鸽子的饮用水水质应符合NY 5027的要求。鸽子采用自由饮水,每天清洗饮水设备,定期消毒。 5.3 饲料质量与仓储要求 5.3.1 采购的饲料应质地良好,没有发霉变质、虫蛀、不受病原菌、霉菌、农药及毒素污染并符合 GB13078 的要求,购入饲料应妥善保管。 5.3.2 鸽子饲料品质应符合 NY 5032 的要求。 5.3.3 饲料仓库地面宜铺距地面 15cm 的地脚板,有防潮、防霉、防虫、防鼠设施设备,仓内饲料应按 品种、规格分别有序堆放。 5.4 配制要求 5.4.1 日粮中的原粒饲料的种类多样化(6 种以上),适口性强。 5.4.2 配制前应除尘和杂质,并按比例准确称量,拌匀。 5.4.3 饲料搭配要求 4 种鸽饲料搭配应符合表 1 要求 DB46/ T174—2009 表1 种鸽的饲料配合比例 生产阶段 后备种鸽 产鸽 使用饲料种类 原粒饲料种数 日粮中配比(%) 能量饲料 ≥4 65-70 蛋白质饲料 1-2 20-25 配制饲料 1 ≤10 能量饲料 ≥4 55-60 蛋白质饲料 1-2 30-35 配制饲料 1 ≤30 5.5 保健砂 5.5.1 原料 贝壳片(粉)、中粗砂、红土、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食盐、木灰粉、石膏粉、二氧化铁(红 铁氧)、禽用矿物生长素、禽用多种维生素、蛋氨酸、赖氨酸等。 5.5.2 配制要求 5.5.2.1 贝壳片(粉)占保健砂总量的 30-40%,中粗砂占保健砂总量的 30-40%,红土占 5-10%,食盐 占保健砂总量的 3-5%;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占保健砂总量的 5-8%,木灰粉(只限于春夏季加入) 占 2-3%,二氧化铁(红铁氧)占 0.5-1%,其它根据需要添加。 5.5.2.2 保健砂各种原料应干燥、质量符合要求,称量准确,拌匀; 5.5.2.3 现配现用,确保新鲜。 6 生产管理 6.1 品种要求 饲养的肉鸽品种应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的,并适合市场对乳鸽外观和品质的要求。 6.2 种鸽引进 6.2.1 引种种鸽应从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种鸽场购买; 6.2.2 雏鸽需经产地动物防疫检疫部门检疫合格,达到 GB 16549 的要求。同一栋鸽舍的所有鸽子应来 源于同一批次的鸽子。不得从病疫区引进雏鸽。鸽场应有追溯程序,能追溯到鸽子出生、孵化的鸽场。 6.2.3 运输工具运输前需进行清洗和消毒。购买种鸽、种蛋或乳鸽到场作种用,调运前应依照《动物 防疫管理办法》和 GB 16567 检疫合格。种鸽运抵场后,应在隔离区观察 30d,经兽医检疫确认健康合 格,并进行免疫接种和驱虫后方可作为繁殖使用。 6.3 后备种鸽的选择与饲养管理 6.3.1.1 初选时间 初选时间为18-25日龄。 6.3.1.2 初选要求 5 DB46/ T174—2009 a)亲鸽年生产乳鸽数16只以上。 b)羽色:符合选种要
DB46-T 174-2009 乳鸽生产技术规程 海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23:44:3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