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31.060.70
K 42
T/ZZB 1646—2020
交流电动机电容器
AC motor capacitors
2020 - 06 - 30发布 2020 - 07 - 30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准
T/ZZB 1646—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正常使用条件 ...................................................................... 1
5 基本要求 .......................................................................... 2
6 技术要求 .......................................................................... 3
7 试验方法 .......................................................................... 4
8 检验规则 .......................................................................... 5
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6
10 质量承诺 ......................................................................... 7
T/ZZB 1646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双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排名 不分先后):温岭市汉鼎电子有限公司、温岭市高峰电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宗春、李晓军、林斌、朱东锋、林繁荣、赵道宇、李兆才、赵桂芬。
本标准评审组组长:徐建楚。
本标准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解释。
T/ZZB 1646—2020
1 交流电动机电容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电动机电容器的术语和定义、正常使用条件、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拟连接到以频率为 100 Hz及以下、额定电压为 660 V 及以下的单相系统供电的异步电
动机绕组的电动机电容器 ,以及与三相异步电动机连接从而使这种电动机可以由单相系统来供电的电容
器。(以下简称电容器)。
本文件不适用于下列电容器:
——交流电动机起动电容器( 见IEC 60252-2) ;
——标称电压 1 000 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 (见IEC 60831-1) ;
——标称电压 1 000 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非自愈式并联电容器 (见IEC 60931- 1);
——标称电压 1 000 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见IEC 60871-1) ;
——在频率为 50 kHz下运行的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容器 (见IEC 60110-1) ;
——串联电容器 (见IEC 60143);
——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 (见IEC 60358) ;
——电力电子回路用电容器( 见IEC 61071) ;
——荧光灯和放电灯用小型交流电容器( 见IEC 61048) ;
——抑制无线电干扰用电容器;
——拟用于各种电气设备中作为其部件的电容器;
——拟在叠加有直流电压的交流电压下使用的电容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 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667.1—2016 交流电动机电容器 第1部分:总则 性能、试验和额定值 安全要求 安
装和运行导则
GB/T 4798.1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1部分:贮存
GB/T 4798.2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第2部分:运输
GB/T 24123 电容器金属化薄膜
GB/T 26572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IEC 60062 电阻器和电容器标志代码( Marking codes for resistors and capacitors)
3 术语和定义
GB/T 3667.1—2016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文件。
4 正常使用条件
T/ZZB 1646 —2020
2 本文件对拟在下列条件下使用的电容器给出了要求:
a) 海拔:不超过2 000 m;
b) 施加电压时电容器上的剩余电压 :应不超过额定电压的 10 %;
c) 使用环境条件: 本文件范围所包括的电容器满足在轻度污染的大气下运行;
d) 运行温度: 在-40 ℃和+100 ℃之间;
e) 湿热严酷度 :56天。电容器按气候类别分类,每一气候类别用最低和最高允许电容器运行温度
和湿度严酷度来表示,即 10/85/56 表示最低和最高允许电容器运行温度为 -10 ℃和85 ℃,湿
热严酷度为 56天。
5 基本要求
5.1 设计研发
具备交流电动机电容器芯棒、外壳和主要技术参数的设计和验证能力。
5.2 原材料
5.2.1 金属化聚丙烯薄膜
金属化聚丙烯薄膜性能指标要求如下:
a) 厚度允许偏差:标称 5 μm及以下,± 5 %;标称6 μm及以上,±3 %;
b) 介电强度:≥450 V/μm;
c) 方块电阻 R(Ω/□)要求为非加厚边 8<R≤10,加厚边 2<R≤3.5;
d) 其它项目符合 GB/T 24123 的规定。
5.2.2 芯棒
芯棒性能指标要求如下:
a) 耐温性能:在温度( 130±2)℃下,连续 24小时后,应无变形、收缩现象;
b) 耐腐蚀性: 放入环氧大豆油中 ,在温度( 110±2)℃下、连续 24小时后,试验后不得出现溶胀、
粉碎、变形现象。
5.2.3 有害物质限量
原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符合 GB/T 26572 的相关要求。
5.3 工艺及装备
5.3.1 分切、卷绕工序应采用自动分切和自动卷绕装备。
5.3.2 电容器芯子热定型采用阶梯缓慢升温工艺。
5.3.3 喷金采用全自动喷金设备,并配置空气过滤装置。
5.3.4 采用自动灌注机定量灌注工艺。
5.3.5 分切、卷绕车间环境条件为温度 18 ℃~25 ℃,湿度≤ 55 %RH。
5.4 检验检测
5.4.1 应具备进行金属化聚丙烯薄膜、芯棒的检测能力。
5.4.2 应具备进行容量、电压试验、损耗角正切值、耐久性试验,湿热试验项目的检测能力。
T/ZZB 1646—2020
3 6 技术要求
6.1 外观
6.1.1 表面应洁净,无气孔等缺陷。
6.1.2 封口树脂致密,无气孔、裂纹、泄漏等。
6.1.3 外壳上的产品标志应清晰。
6.1.4 引出端子应端正、洁净,无扭曲、变形等影响插拔的机械操作、表面无氧化、无污物。
6.2 结构尺寸
符合GB/T 3667.1—2016 中5.10的规定。
6.3 容量偏差
电容器的电容量应在标称电容的±3 %内。
6.4 损耗角正切值
电容器损耗角正切值符合表1规定。
表1 损耗角正切值
额定容量(C) 损耗角正切值
tgδ(1 kHz),不大于
插片 引线
C≤8μF 0.0008 0.0012
8μF<C≤16μF 0.0012 0.0014
16μF<C≤25μF 0.0014 0.0017
25μF<C≤35μF 0.0020 0.0027
35μF<C≤45μF 0.0025 0.0028
45μF<C≤55μF 0.0030 0.0035
55μF<C≤65μF 0.0035 0.0045
65μF<C≤75μF 0.0040 0.0050
75μF<C≤85μF 0.0050 0.0065
85μF<C≤100μF 0.0055 0.0070
100μF<C≤120μF 0.0065 0.0080
120μF<C≤130μF 0.0075 0.
T-ZZB 1646—2020 交流电动机电容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4 22:50:2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