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080
C 50
T/BPMA 0001—2020
北京预防医学会 发布
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 发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
预防性消毒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reventive disinfection against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团 体 标 准
2020-04-13实施 2020-04-13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BPMA 0001—2020
II
目 次
前 言 ................................ ................................ ............. I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预防性消毒原则 ................................ ................................ .......2
5 重点消毒对象 ................................ ................................ ......... 2
6 消毒方法的选择 ................................ ................................ .......2
7 不同对象的消毒方法 ................................ ................................ ...3
8 消毒效果评价 ................................ ................................ ......... 5
9 注意事项 ................................ ................................ ............. 5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预防性消毒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 ................................ .6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消毒液配制流程 ................................ ............... 7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预防性消毒流程 ................................ ............... 8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传染病预防性消毒工作记录 ................................ ....12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BPMA 0001—2020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 北京预防医学会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于礼、王 劲、佟颖、李长青、慈九正。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BPMA 0001—2020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预防性消毒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预防性消毒原则、重点消毒对象、消毒方法的选择、不同
对象的消毒方法、消毒效果评价和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未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时的居家、
社区、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的预防性消毒,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括所有的修改 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193 疫源地消毒总则
WS/T 481 地震灾区预防性消毒卫生要求
WS/T 648 空气消毒机通用卫生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
是引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病原体,按照病原微生物危
害程度分类中的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进行管理。属于冠状病毒科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
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 60 nm~140 nm,主要通过呼 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导致发热、乏
力、干咳甚至肺炎等症状。
3.2
消毒 disinfection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3
清洁 cleaning
除去物品上的污染,使之达到预定用途或进一步处理所需的程度。
3.4
消毒剂 disinfectant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BPMA 0001—2020
2
采用一种或多种化学或生物的杀微生物因子制成的用于消毒的制剂。
3.5
预防性消毒 preventive disinfection
在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时,对可能受到病原 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毒。
4 预防性消毒原 则
4.1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情况下存在经
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因此预防性消毒的 对象主要是各类环境物体表面、空气和手 。
4.2 疫情期间,室内空气以自然通风为主,环境以清洁卫生为主,对重点对象进行预防性消毒。一旦
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或无症状感染者时,应按照 GB 19193的规定进行疫源地消毒。
4.3 防止过度消毒,原则上不宜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 ,不宜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 ,不宜对
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不宜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 ,不得在有人
条件下使用化学消毒剂对空气 进行消毒。 室内地面被污染的风险小, 以清洁为主, 消毒频率可适当减少。
4.4 必要时可针对重点对象的预防性消毒效果进行消毒评价。
4.5 所用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卫生健康部门管理要求,应按照产品说明书,在有效期内使用。
5 重点消毒对象
预防性消毒重点对象为人员频繁接触的表面,具体场所可参照表 1。
表1 预防性消毒重点对象
6 消毒方法的选择 场所 重点消毒对象
居家 客人用过的餐具、可能污染的表面如门把手、座椅、桌面、玩具、卫生间的水龙头、
台面、坐便器等
社区 厢式电梯按键、楼梯扶手、门把手、社区门禁按钮等
宾馆、酒店 服务柜台、餐桌、座椅、餐具、门把手、卫生间的水龙头、台面、坐便器及其他公
共用品用具
商场、超市 收银台、物品摆放柜台、超市手推车、电动扶梯的扶手、厢式电梯按键、卫生间水
龙头、坐便器等
办公场所 门把手、窗户把手、电话、传真机、复印机、电脑键盘、会议室桌椅、卫生间水龙
头、坐便器、饮水机按键、厢式电梯按键等
公共交通 门、拉手、扶手、座椅等
学校、托幼机构 楼梯扶手、卫生间水龙头、冲水按键、门把手、玩具、餐具、毛巾、餐桌等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BPMA 0001—2020
3
6.1 物理方法
首选物理方法,消毒效果可靠,无化学残留,如煮沸消毒、 流通蒸汽消毒、红外热力消毒、紫外线
消毒等方法。
6.2 化学方法
6.2.1 化学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醇类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含溴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
消毒剂等均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的预防性消毒 。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参照附录 A中的表A.1。
6.2.2 消毒剂配制
根据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含量,配制成所需使用浓度 ,须现用现配,具体配制流程参照 附录B中的
图B.1。
6.2.3 消毒方式
6.2.3.1擦拭消毒
擦拭消毒适用于各类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用抹布沾取消毒剂溶液,依次往复擦拭被消毒物品表
面,必要时,在作用至规定时间后,用清水擦 净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作用。
6.2.3.2 浸泡消毒
浸泡消毒适用于食(饮)具、织物等物品的消毒,将物品全部浸没于消毒剂溶液中,对导管类物品
应使管腔内也充满消毒剂溶液,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取出用清水冲净。根据消毒剂溶液的稳定程度和污
染情况,及时更换所用溶液。
6.2.3.3 喷洒消毒
喷洒消毒适用于各类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用普通喷雾器进行消毒剂溶液喷洒,喷洒顺序宜先上后
下,先左后右,以使物品表面全部润湿为度,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必要时用清水擦净以减轻可能引起的
腐蚀作用。
7 不同对象的
T-BPMA 0001—20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预防性消毒技术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6:0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