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 CCS B39 廊 1310 坊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10/T 273—2022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2022 - 08 - 10 发布 2022 - 09 - 10 实施 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310/T 273—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廊坊市安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廊坊师范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解春艳、杜娟、周志国、林童、任思竹、史振霞、吴智艳。 I DB 1310/T 273—2022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羊肚菌设施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场地环境、设施条件、播种时间、生产工艺流程图、 场地准备、品种与菌种选择、播种、营养袋、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廊坊地区羊肚菌的设施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5483 天然石膏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羊肚菌 俗称羊肚菜、羊肚蘑,隶属于子囊菌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菌。 外源营养袋 将羊肚菌营养袋生产所需原辅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搅拌均匀,装袋制成外源营养袋。 4 场地环境 种植场地条件应满足NY/T 391的规定,生产用水必须符合GB 5749的要求。选择地势平坦,土壤pH 值为6.5~8.5,耕作层厚度20 cm以上,土质疏松、肥沃的田地,水、电、设施齐全,交通运输方便。 5 设施条件 羊肚菌适宜在温室和冷棚内种植,温室内用黑色地膜覆盖菌床即可;冷棚需搭建遮阳棚,采用6针 遮阳网、遮阴率在60%~90%。 1 DB 1310/T 273—2022 6 播种时间 温室栽培时间在10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冷棚栽培时间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 7 生产工艺流程图 羊肚菌设施栽培生产工艺路线图见图1。 图1 8 羊肚菌设施栽培生产工艺路线图 场地准备 整地施肥 去除土地表面杂草、杂物等,在土地表面均匀撒生石灰粉、有机肥及颗粒N、P、K三元复合肥,施 2 2 2 2 2 2 用量为0.1 kg/m ~0.15 kg/m 生石灰、1 kg/m ~1.5 kg/m 有机肥、0.03 kg/m ~0.04 kg/m 三元复合肥, 旋耕机耕地至少两遍,耕深10 cm~15 cm,做到深耕细整,清除杂质。 做畦 在平整地面做平畦或高畦。平畦,畦面宽100 cm~120 cm,作业道30 cm~40 cm;高畦,畦面宽60 cm~ 100 cm,沟深10 cm~15 cm,畦间距20 cm~30 cm。 9 品种与菌种选择 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羊肚菌品种,廊坊地区可选用六妹羊肚菌系列、七妹羊肚 菌系列和梯棱系列。 菌种选择 可在具有相应资质的供种单位购买,要求羊肚菌菌洁白粗壮、无杂菌污染,菌龄不超过30 d。 10 播种 2 DB 1310/T 273—2022 播种管理 10.1.1 消毒 用75%乙醇或3‰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菌种瓶表面、掏种工具、塑料盆、接种人员的双手等进行消毒处 理。 10.1.2 播种 2 2 2 2 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播种,人工播种量为0.25 kg/m ~0.3 kg/m ,机械播种量为0.3 kg/m ~0.4 kg/m 。 播种前可先将菌袋脱袋揉散,可采用粉碎机或人工方法搓碎即可。 播后管理 10.2.1 覆土 播种后及时覆土,覆土厚度一般1 cm~3 cm。 10.2.2 浇水 播种后可浇大水1次,采用微喷或漫灌方式,一般沙土地质营浇水湿透、粘土土壤湿透5 cm即可。 播种后管理 10.3.1 温度管理 控制棚内温度不得低于2℃,最高温度不得超过20℃。 10.3.2 湿度管理 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棚内CO2浓度<1500 ppm,保持棚内空气新鲜。 11 营养袋 营养袋配制 11.1.1 营养料配方 宜用以下配方: a) 配方 1:麦粒 80%,谷壳 18%,石灰 1%,石膏 1%,pH 值 6.5~7.5; b) 配方 2:阔叶木屑 40%,麦粒 50%,稻壳 4%,过磷酸钙 1%,石灰 2%,腐殖土 2%,石膏 1%,含 水量 50%~60%,pH 值 6.5~7.5。 注:配方中的阔叶木屑的粒径5 mm~10 mm,麦粒浸泡24 h后使用;所用原料必须符合NY 5099的要求,其中石膏应符 合GB/T 5483的要求。 11.1.2 装袋 营养袋用14 cm×28 cm×0.04 mm或15 cm×30 cm×0.04 mm的聚丙(乙)烯袋,装入营养料后用扎口 机或绳子扎口。 11.1.3 灭菌 3 DB 1310/T 273—2022 装袋后及时装锅灭菌。常压灭菌锅内温度达到100℃保持8 h~10 h或高压灭菌124℃~126℃保持3 h~4 h。 11.1.4 冷却 灭菌后的营养袋搬运出锅,洁净冷却。冷却场所应事先消毒、灭虫、沉落空气中的尘埃,冷却过程 中应防尘、防雨、防鼠。 营养袋摆放 11.2.1 摆放时间 一般播种7 d后,当畦面出现大量灰白色菌丝时,摆放营养袋。 11.2.2 摆放方法 选择营养袋一平面划两道8 cm~10 cm的口子,摆放划口朝下,使营养袋紧贴畦面,按行间距40 cm~ 2 2 50 cm、袋间距40 cm~50 cm摆放,摆放4袋/m ~6袋/m ,营养袋呈品字或梅花状摆放。 11.2.3 覆膜 用黑色地膜覆盖菌床,地膜需提前进行打孔,孔径2 cm~3 cm,孔深6 cm~8 cm,孔距15 cm,以增 加土层透气性。 12 发菌管理 播种后的30 d~40 d为发菌管理阶段,控制棚内温度在6℃~18℃,最低不得低于2℃、最高温度不 得超过20℃。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棚内CO2浓度<1500 ppm,保持棚内空气新鲜。 13 出菇管理 催菇管理 13.1.1 催菇时期 当畦面2/3菌丝退去,菌丝颜色转为黄至黄褐色时,即可催菇,催菇时保证气温稳定在15℃,地温 稳定5℃以上,空气湿度85%~95%,散射光照射,昼夜温差大于10℃。 13.1.2 催菇方法 ——水分管理:采用微喷或漫灌方式浇水,沙土地质营浇水湿透、粘土土壤湿透 5 cm 即可; ——温度管理:控制设施内温度在 6℃~16℃、温差在 8℃~10℃; ——通风管理:催菇期内严禁大通风,采用渐进通风方法、可 1 h 一次逐步加大通风; ——光照管理:出菇期光照强度在 1500 lx-2500 lx。 子实体生长阶段管理 羊肚菌子实体生长阶段,控制棚内温度为6℃~16℃,不超过20℃为宜。适时浇水,保持土壤相对 含水量60%~7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80%。每天通风换气,保持棚内空气新鲜。 4 DB 1310/T 273—2022 14 病虫害防控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优良品种,使用合格菌种,把好菌种关。严格按照标准实施办法进行生产。 物理防治 门口处设置缓冲间;门窗通风口安装60目~80目防虫网,棚室内悬挂粘虫板,诱杀菇蚊、菇蝇;利 用杀虫灯诱杀双翅目、鳞翅目成虫。 化学防治 严格执行禁药期,用药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 15 采收 子实体出土10 d~15 d,颜色由深灰色变成浅灰色或黄褐色,菌盖表面蜂窝状凹陷充分伸展时即可 采摘,采收时用小刀齐土面割下,应采大留小,避免伤及幼小菇体。采后清除子实体基部泥土,轻拿轻 放于保鲜筐内,避免挤压。及时清理棚内菇根、死菇等残留物,运离栽培场所。鲜菇在1℃~5℃冷库中 贮藏。 5

pdf文档 DB1310-T 273-2022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廊坊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10-T 273-2022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廊坊市 第 1 页 DB1310-T 273-2022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廊坊市 第 2 页 DB1310-T 273-2022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廊坊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09:44:5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